林老师说,没有家庭教育,只有家庭疗愈,什么?你教了孩子懂礼貌,那只不过是四流五流的教育。原生家庭很重要,一个人可能命运的80%都是原生家庭决定的。
这话乍一听很反常识,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反省过去一路走来,常常在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里面转圈圈,把社会关系都活成了“父子关系”与“母子关系”,你说可怕不可怕?所以这个疗愈还真的蛮重要的。
难就难在,你刚刚疗得差不多了,它这个糟糕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又来纠缠你。如何平衡这个关系,始终纠缠和决定着我们一生啊!
哪怕父母去世,哪怕亲人走光了,这种关系它也始终伴随着你。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丈夫走了,孩子也走了,但是杨绛原生家庭的爱的滋养,却一直陪伴着她,让她始终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哪怕遇难也定能成祥,一百多岁的人,听到拍卖公司私自拍卖自己和丈夫的信件,爬起来也要去法院告人家侵权,这就是好的原生家庭爱的滋养力量。
杨绛的这种力量,来自于她的父亲杨荫杭,杨父不畏权势,不畏人言,始终能够做到独立自强,永远保持一刻独立思考的头脑,这些都一点点潜移默化进入杨绛先生的头脑,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当整个社会形势都是打压个人,崇尚集体思维的时候,唯有杨绛先生能够永远保持一刻独立思考的头脑。敢爱敢恨,绝不亏待自己,这才是她最终能高寿一百多岁的主要原因。
当大家把杨绛先生拉上台,去批斗和臭骂的时候,很多人不会排解这种屈辱和伤痕,最后走不出来就向内把自己逼上了绝路。然而,杨绛先生现场就用那种哭喊的方式来发泄出来,绝不会留下任何心理上的伤痕,这也是她的厉害之处。
而钱钟书,完全可以在杨绛先生爱的滋润下,同样也能走出这种屈辱的心伤。同样的,我们的旧式教育方式,总是忽视孩子的自我,忽视孩子的需求,更加忽视孩子的心灵,这和杨绛受到批斗和臭骂是一样的。
在那特殊的十年,可以说,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体会过这种打压和控制,都体会过作为一个“孩子”的苦楚,但很可笑的是,等到自己做了父母,竟然也去同样的方式控制和打压孩子。所以,老旧的棍棒打骂教育方式,也有一部分是承袭了,那“打压人性”的十年。
阿仁算是彻底废了,从来不会释放自己压力,一切的心结全部集结在内心底,不到40岁的年龄,却是活成了一个80岁的脑袋。十多天前,他竟然中风瘫痪在床。一个被认为是最善良、最孝顺和最聪明的人,就这样半瘫痪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医生给他疏通脑血管,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而这需要60万医药费等待着去救命。
果不然,最终也没凑齐几个钱,孤儿和妹妹凑了几千块钱送到医院,也只是杯水车薪。两天前,阿仁还撒手西归,留下可怜的孤儿哥撕心裂肺的妹妹。
但是,阿仁能怪谁呢?能怪我妈将他小时候狠狠打一顿吗?我老妈有一次。不准他和我玩耍,并警告他说,你找找我们阿东,我见一次打一次。
我老娘威胁完阿仁,接着就开始威胁我“小东,你给我记好了,你要是再敢跟你那个没用的仁哥一起玩,除了打阿仁,老子一样回家打断你的狗腿,最后我顶多花钱再给你接上。”
十多年后,阿仁给我打电话倾诉时,还在表达对我的愧疚之情,说因为和他玩耍,我在家受尽了老妈老爸的毒打和嘲讽,很是过意不去,那是他终生走不出来的阴影。
这个时候,最深的伤疤,它往往就喜欢一再重演和复制。我的老娘,她从小在学校里被大家嘲笑和打压,别人都骂她是地主家的后代,是挨千刀的地主家臭娘们,不愿意和她做朋友。这个深深地伤痕,她非要传给我,她小时候没有朋友,没有来自同学的关爱。她非要把我也搞得众叛亲离,你说搞不搞笑?
但是,伤痕只能承接,还拒绝不了,谁让她是我“最亲爱的老娘”。为了控制我,她对我进行惨无人道的控制和打压。她也知道我怕疼,那就稍有犯错,一顿皮鞭再说。结果,我在爸妈跟前,向来只有颤抖和恐惧的份,丝毫做不成自己。
渐渐地,我在她的打压下,在家里不敢说话,不敢抬头,不敢称呼人,甚至都不太敢吃饭,肚子饿了也不敢要吃的,口渴了也不敢喝水,这就是打压和棍棒的力量,把一个热爱满满的孩子,变成了胆怯和恐惧儿童。我曾经害怕一切,我那时讨好一切,我更是畏惧一切。
老话说,“爱之深,恨之切”,她用她所谓的爱,对我进行了最痛切的“恨”,再加上,她又不自觉地,把我投射成那个曾经严厉责罚她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老舅。
这样,我一向就是活该挨打,我一向不配拥有,不配得到她的爱。毕竟,我可是痛恨的那个“坏大哥哥”。把我投射成她哥的坏的部分,把我弟,也就是老五,给投射成他哥的好的部分。
渐渐的,我在家里被孤立了起来,在学校里,我也不敢肆意表达,其实家校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我渐渐从一个热爱满满的人,变成了心灵灰暗、胆小如鼠、伤痕累累的少年。
想想一个15岁的孩子,最后被逼得天天只能看《红楼梦》,也就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我就在感红楼人物之所感,爱红楼人物之所爱,再也找不到几个知心好友。书籍倒是成为了我的唯一慰藉,要不是老爸的一次乐于助人,给天泣阅读算命书,我也不会培养出热爱阅读的爱好,真是歪打正着,或者叫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
在《红楼梦》《牛虻》《卫斯理传奇》《今古传奇》《七剑下天山》《碧血剑》《侠客行》等等书籍中,我渐渐把悲伤和落寞化为了前进的力量。哪怕和老娘一样,并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但是有了书籍这样一个老朋友,一样可以给我的伤痕累累,慢慢进行一个疗愈。
可是,阿仁就惨了,五年级就辍学在家。后来,他同样地传承了我们落后农村的封建思想,一生被其左右,跳脱不出这个封建糟粕文化的五指山,确实有几分悲剧。
阿仁在35岁时胡乱找了一个婆娘,结了婚生了儿子,如今眼看着这个四岁的小男孩失去爸爸,这真是天底下最见不得的生死离别了。他的老婆在第二年就跟人跑了,如今无父无母的小男孩,别提多么可怜了。只能由姑姑去抚养,不然就要去儿童福利院了。
昨天,我第一次看到走了爸爸,丢了妈妈的小男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无助又绝望的眼神。他躲在姑姑家小墙角,落寞地默默垂泪。我对着小孩子姑姑说道:“你也三十岁了,还没结婚,再带一个小侄子,那就更难找到男朋友了啊!”
只听她苦笑一声道:“难不成你帮我带?……如果不接受侄子,我宁愿一辈子不结婚。”
“唉,这可怜的孩子,真难为你这个姑姑了啊!希望你好运吧!”
…… ……
临走时,小男孩仍然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想得到姑姑的爱,又有些畏惧着什么,又或者疑虑着什么!毕竟,三十岁的小姑,也是第一次带孩子,啥也不懂。
人生皆苦啊,我接受了妈妈的高控制和压迫事实,小男孩终也有一天,会慢慢接受一个事实,没有亲爸亲妈了,只有姑姑了,如果有一天走运,他甚至还要接受一个接受自己的姑父。唯愿他,早日走出恃怙全失的阴影,不逃避,不闭心门,早日去沐浴姑姑最纯粹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