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义上的美国高中教育(128—133,共6页)
美国的高中在教育改革中同样存在大量问题,我们都只能立足实际情况,寻找突破口。
二、学校的社会组织(134—141,共8页)
1.打卡看书的模式不是特别适合我,看完这一本,我决定还是恢复之前自己安安静静看书的状态~
2.在大型学校中,学生更多的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个人认为因学校而异,像我的老东家长郡双语是所大学校,但因老师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成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度还是很高滴)
3.美国为了降低学校过度拥挤难题,退出了多轨制计划。
4.大鱼-小池塘效应在按能力分班的优等生中的体现:一堆优等生在一起,不拔尖的人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如他人。
5.对于有学习困难的青少年应该接受学习技巧、时间规划、组织技能、记笔记技巧等方面的辅导。
6.多动症被认为是遗传性很强的生物障碍,此外,在母亲孕期出现的胎儿脑损伤、分娩时的并发症、体重过轻而导致的脑损伤都有可能造成多动症。
7.常用于治疗多动症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灵,这对于70%的人是有效的。
三、班级氛围 高中毕业之后 学校与青少年发展(142—152,共11页)
1.对青少年最有益的班级氛围:学生高度参与、老师高度支持、合作而非竞争、对行为和学业有很高且详细要求、反馈清晰、给予肯定、准时上下课。
2.大部分学生被迫学习,课堂组织死板、一成不变,老师注重讲课而非让学生参与,都会让学生疏离学校,破坏学习欲望。
3.美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其他地方不同之处:多样性和普及性。
4.优秀学校的品质:强调智力活动,老师认真负责,与社区融合在一起,班级有序但不压抑,老师专业且懂青少年。
5.学生在校的幸福度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和同龄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