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
晋灵公八年,楚庄王侣继位。根据史记的记载,庄王继位初年,不理朝政,日夜为乐。他知道贵族会劝谏他,就先行下令不准进谏,如果敢有犯言直谏的杀无赦。但是朝中关系家国命运的正直人士实在太多,这么一道诏令自然是挡不住他们的进谏之路的。伍子胥的爷爷伍举就对这种荒唐行径感到实在恼火,就不顾人们的劝阻去劝谏庄王。
他进到王宫王宫的时候,楚庄王正左手抱着郑姬,右边还亲着越女,朝堂上钟鼓之声不绝,莺歌燕舞不断,一片淫靡之色。以当时人们的阅历,恐怕还真没见过这么荒淫无道的君主了。
庄王看到伍举进来了,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让他周身不适进退两难,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最近有人给我出了一个谜语,实在猜不出来,所以想讲给吾王听。”不等庄王问,他接着说道:“土山上落了一只很奇怪的鸟,三年不鸣不飞,这是什么鸟呢?”庄王听了之后很是不屑地笑道:“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你退下吧。”
庄王虽然知道了伍举的意思,却并没有表明态度,但是伍举又不好再劝谏,只好退下。可是事后楚庄王并没有要改过的意思,反而更加放浪了。另一个暴脾气的大夫苏从没有伍举那么多的心眼,看到伍举这来软的不行,就干脆来硬的,直接就跑到朝堂上搅乱了歌舞奏乐,让楚王很是不开心。
楚庄王就问道:“你没有听到我的命令吗?”苏从说:“为臣自然知道,只是如果能够让吾王醒悟,臣死而无憾。”楚庄王看到苏从态度坚决,便自觉的停止了歌舞作乐,开始一本正经地处理国政,尚贤任能,诛杀佞臣,修整国政。不久之后楚国就在庄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灭掉了庸国,征服了宋国,并征伐陆浑之戎,观兵于周疆,成为一代雄主。
然而这个故事有太多戏剧化的成分,楚庄王即位时的韬光养晦也许确有其事,然而他所面临的内外局势要远比史记所描述的凶险的多。楚庄王继位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若敖氏的乱局。而这个若敖氏是如何威胁王权的,我们就从头开始扒一扒若敖氏的那些事儿。
若敖氏家族
想要搞清楚若敖氏家族的关系,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下是若敖氏家族大致的关系图,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若敖氏是楚国早期君主若敖的庶子及其后代形成的势力,因为早期的封地在斗,因此也被称为斗氏。斗氏最早在楚厉、武王时期有斗祁和斗伯比出任楚国令尹,掌握楚国的军政大权,协助楚国称霸群蛮,并僭称王号。与其同时期的还有斗廉、斗章等支系。
到楚文王时期,楚国攻灭申国设立申县,斗伯比的儿子斗班被委派到申县担任县公,因此被人称作申公斗班。楚成王即位时,令尹子元作乱,申公斗班平灭子元之乱。不久之后,斗伯比的另一个儿子斗榖於菟担任了楚国令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令尹子文。
斗榖於菟是一个传奇人物,据说早年斗伯比曾与自己的表妹,也就是郧国国君之女有私情,生下一个私生子。因为这个孩子出生的时间是五月初五,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出生后就被丢弃在云梦泽中。后来这个孩子被一只老虎收养长大,郧国国君知道后大惊失色,急忙派人把他找了回来,并取名斗榖於菟,毂在楚语中是奶的意思,於菟就是老虎,榖於菟就是被老虎养大的意思。
这个喝老虎奶长大的孩子在回到楚国之后,执掌楚国国政长达二十七年。期间也因为权势过甚,被人诽谤,曾先后两次去职,但他对于职位的升降都处之泰然,无怨无悔。斗榖於菟为政清廉,不蓄私财,甚至为了楚国的发展,不惜拿出了自己的家产,毁家纾难,帮助楚国渡过艰难时刻。
城濮之战前,斗榖於菟因为年老退居二线,推荐了自己的弟弟成得臣为令尹,也就是令尹子玉。成得臣执政时,恰逢晋国的流亡公子重耳国境楚国,成得臣曾劝谏成王杀掉重耳。但是成王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使得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成了楚国进据中原的障碍。
从这个事情上看,成得臣也算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懂得防患于未然,并不是一个庸人,晋文公就对他很是惧怕。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过于刚愎自用,因为这个性格特点,使得他在治军时过于苛暴。当时尚还年幼的蒍贾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成得臣不是一个治国治军的最佳人选,甚至断言,只要给他的军队超过三百乘,他就必然会无法控制,最终战败。
后来的事情发展果然如蒍贾所预料,成得臣在城濮之战时不服从楚成王的调令,一味冒进,致使楚国在城濮败给了新崛起的晋国,楚国与霸主之位失之交臂。尽管他保全了中军的主力,然而终究因为无颜面对申息父老而选择了自裁。
成得臣为令尹时,若敖氏与王室之间的矛盾就已经暴露无遗了,以蒍氏为代表的楚国贵族也都开始向若敖氏发难。成得臣死后,楚成王大概也有趁机打压若敖氏的意思,就让他们的政敌蒍吕臣担任令尹。但若敖氏的势力太过于强大,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蒍吕臣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因此在担任令尹不到一年之后就死去了。
蒍吕臣死后,令尹的职位就又回到了若敖氏的手中,由曾在城濮之战中协助成得臣统帅楚军右翼陈蔡联军的斗勃(子上)担任令尹。但是斗勃与当时的太子商臣有矛盾,早年成王想立商臣为太子时,斗勃坚决反对没有奏效,但却与商臣结下了仇怨。到成王晚年,晋国的阳处父侵蔡,斗勃率军救援,结果中了阳处父的疑兵之计,被迫撤军。商臣得到机会,在成王面前诬告斗勃收了晋国的贿赂,导致斗勃被杀。
斗勃死后,楚穆王商臣杀君弑父自立为王,令尹职位的则是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大孙伯)接任。成大心主持国政期间,吞并了周边的许多小国。晋襄公五年,楚吞并江国;次年,成大心、仲归灭六国,公子燮灭蓼国;其后楚国又发动了持续数年的对东夷的战争。晋灵公四年,楚国降服陈、郑、蔡等国,在厥貉会见诸侯图谋伐宋时,麋国国君因不服楚王的骄横而中途逃走。楚国于第二年派成大心和潘崇两次讨伐麋国,攻克其国都锡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