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有明确口味记载的粽子是在唐代。唐朝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后,在宴请中宗帝的“烧尾食单”中,有一款甜点叫“赐绯含香粽子”,括号里还添了“蜜淋”,由此一来,在唐宋时期甜粽子一直占据优势。咸粽首次大放光彩,当属袁牧《随园食单》中出自扬州洪府的“火腿粽子”。从此,咸粽异军突起,打破了甜粽大一统的格局,并且大致形成了南咸北甜的口味区别。北方常见的有蜜枣粽、果脯粽、蜂蜜凉粽等等,而南方人常吃的粽子,则会包入腊肉、五花肉、咸蛋黄等咸口馅
料。
第一款有明确口味记载的粽子是在唐代。唐朝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后,在宴请中宗帝的“烧尾食单”中,有一款甜点叫“赐绯含香粽子”,括号里还添了“蜜淋”,由此一来,在唐宋时期甜粽子一直占据优势。咸粽首次大放光彩,当属袁牧《随园食单》中出自扬州洪府的“火腿粽子”。从此,咸粽异军突起,打破了甜粽大一统的格局,并且大致形成了南咸北甜的口味区别。北方常见的有蜜枣粽、果脯粽、蜂蜜凉粽等等,而南方人常吃的粽子,则会包入腊肉、五花肉、咸蛋黄等咸口馅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