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知乎文章《怎样做好一个五分钟以内的演讲?》很受触动,自我感觉自己的表达力也不太好,就想向作者学习。然后链接他后听了他的一节课,很有收获,今天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要提升自己的表达力?
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都是需要沟通,都是需要表达,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表达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你的价值展示能力。
我之前刚做过一个分享,没有多少经验,现在重新回听,发现了很多问题,语音上,语速上,表达的条理上等等都有问题。我觉得提升自己的表达力很有必要。
那怎么提高?总结起来四个字:论证类比。
借用一下老师的PPT。
1、论:结论先行。
我们会发现生活或工作汇报时有人说半天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要讲什么,原因就在于他把结论放到了最后。
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需要表达时,应该先把结论放前面,这样别人就知道你到底要讲什么问题,才有针对性地去听,效果会更好。
2、证:以下论上。
这个很好理解,证就是论据,就是论证上面的观点,就是像辩论一样,列出自己的一条条论点,论证观点的过程。
3、类:分类归组。
从上面的图上我们看到论据A下面的论据是A1、A2、A3,而不是A、B、C。就是说我们的论据应该是同一类别的,比如按性别划分:都是男人或者女人,而不应该男女交叉。同类别的论据更能体现出逻辑条理性。
4、比:逻辑递进。
这是说几个分论点间的逻辑关系是层层递进的。比如先孩子,再大人,再老人,这样的一层递进关系让结构完整,思维缜密。
掌握了这4个点,我们的表达能让别人更清楚我们在说什么,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
听懂的前提是什么呢?
听懂的前提是他要听啊!
怎么吸引他来听呢?
那我们还要掌握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听过很多人分享,感觉最会讲的人是会讲故事的人。我们经常记不起来小时候的很多事,但却记得很清楚爷爷奶奶讲的故事。这就是故事的神奇魅力。
这个道理也许很多人都懂,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故事可以讲,或者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没有吸引力。
那该怎么办呢?
第一:要收集故事。
收集故事,就是收集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案例素材,这就是我们的素材库。这就跟我们写作是一个样的,只要有素材,我们就能用,就能说出来。
第二:开放心态。
什么叫开放心态?就是要去多接触自己不懂的领域和人,多尝试新的工具方法,见识新的世界,我们的思维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就会了解更多的故事,我们也会有更多自己的故事。
第三:多维视角。
多维视角,就是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故事。对一个问题,你的立场不同视角不同,你的感受也会不同,你看到的故事也不同。多维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掌握故事,掌握事情本质。
那有故事了该怎么讲?那也是有套路的,后面学习后继续分享。
这是新年日更第20篇,后面会继续分享母乳育儿护理知识,敬请期待。
文末彩蛋
如果你正在为母乳喂养问题所困扰,想要提升奶量,想要轻松母乳喂养,却无法自己解决,欢迎关注 @我是豆豆妈a。
我从奶水不足,到成功母乳喂养至今,用1年半的时间学习和实践科学育儿,并在2个月内帮助十多位妈妈成功解决母乳喂养路上的难题。
现在加 summer_snow134,备注简书。
免费送你一份价值299元的《母乳喂养的正确打开方式》和《崔玉涛育儿课堂77讲》,让你在母乳喂养和育儿路上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