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赞美她,可见,爱的影响力是深远而又无穷的。
一场培训课上,一段亲人对视3分钟的视频,引来无数人对于爱的传递的围观热议,刷新了史上泪点最低的纪录。播放一分钟,众人纷纷落泪。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你内心的那根弦一定是被某种细节触动了。可能是觉得父母老去的速度太快而没有尽到作为儿女的职责,也可能是因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在快节奏的大城市里奔波打拼的辛酸。
对于爱的传递这个话题,我自然而然会想到我的父母,想到,如果爱他们就要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或许,你再勇敢那么一点点,他们就会觉得更加幸福。
小的时候,写过太多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但都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有时甚至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自己再“胡编乱造”深加工一下,一篇热乎乎的,有条理的,符合要求的作文就出锅了。而现在,我要专门为我的爸爸妈妈写一篇关于无私的爱的文章。
我曾在作文中,日记里,心间,对父母说过无数次“我爱你”!可是却从来没有当他们的面说过一次。
孩提时代,对爱的理解是基于物质的,简单的,比如,给你好吃的,夸奖你就是爱,打你骂你则是不爱,长大后,才发现,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
读高中的时候,就发现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家都很匆忙,只不过那时候眼里心里只有学习二字,那时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只是想着赶紧高考,结束了我就解放了。
终于熬到了读大学。渴望一个人自由自在飞翔,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再受父母约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那时感到无与伦比的开心,觉得,连呼吸都变得不一样了。
可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却越来越恋家,反而怀念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快乐。发现人生的轨迹像是一条抛物线,少小时候想离开家飞的更远,而长大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却希望可以陪在父母身边。
记得,第一次真正感受爱,是妈妈那次温暖疼惜的拥抱,这应该是我懂事之后跟妈妈做过最open的表达爱的方式了。
而爱的另外一个衍生词,叫做幸福。
幸福,不只在别人眼中,感受幸福,其实,很简单。
我大概8岁的时候,一时兴起,想做一个从书上看来的“孝顺”的女儿——为父母做点事。我就想要不然就熬个粥吧,看平时大人做饭也没有很难,就是加水加米而已。
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让他们开心开心,我很努力的回想着要加多少水多少米,事实上,没有想清楚就随便乱放了。可想而知,我的第一次做饭就出师不利,以失败告终了。心里惴惴的。
试想一下,大夏天,你的父母顶着热烈的太阳回家,正是渴的时候,眼前呈现的却是一锅略微有些糊味的浓粥。。。我以为我会挨骂,被批评笨蛋又浪费粮食等等一些指责,可迎来的却是父母欣慰的笑容,我想我做到了!然后,一家人就开开心心的把这锅粥喝完了。
经过这次,我更加知道,爱,就要勇敢表达出来,不只是说,还要做到!
父母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我们,而我们把爱给了谁呢?能分给父母的又剩多少呢?
工作之后,更加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父母能够把我们养大,真的是最伟大的成功。
离家越来越远,也愈加感受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痛楚与无奈。所以,每次与父母的相聚,我都倍加珍惜,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珍惜和家人一起的美好时光,珍惜眼前的幸福。
我心里一直坚信,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等我赚到足够的钱,我就回去陪你们!
个人点评:
写文仓促,感情却真挚。
上文写于2016年3月20日的厦门,那时虽有感悟,仍颇显稚嫩。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父亲却也不在了。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此番作弄,让人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