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胡卓明
图 来自于书法爱网 词典网
一轮红日缓缓从大地中升了起来。连绵不断的土地变成了阴与阳,一半为黑,一半为白。大地瞬间被姹紫色浸染。世界从黑暗混沌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天地,即天亮。“旦”字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中的天与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旦”字,一天的开始,从太阳缓缓升起的那一刻起,人们开始了一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对土地有着深厚而敬畏的情感。如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少平。如张艺谋《黄土地》电影中,走也走不到尽头的黄土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古老的华夏民族把日字下加了一横。横代表地平线,日代表太阳。日子也是从每天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开始。
旦字隶书写法。看的出华夏民族对土地的尊重与敬畏。每个字都有扁平之感。横向笔画连绵起伏,粗犷有力。竖向笔画,短小而纤细。刚好和西方有一个时期,叫哥特,形成了鲜明对比。哥特式的建筑高耸入云。西方几百年的建筑师们都想把教徒修的无限接近于天堂。而我们的老祖宗在连绵不绝的土地上创造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智慧与审美。哲学如此,艺术也如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日”为何?
日:《说文解字》的解释:能量充盈。太阳的精华永远不会亏空枯竭,光芒永恒照天地。
日:《新华字典》的解释: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所以中国古人看待事物都是用一直艺术和哲学的眼光。和现代人看待事物的眼光是有本质差别的。
中国古人的艺术思维是深入到生活的一点一滴的。看见处升的太阳,看见广漠的大地,看见太阳从大地下升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