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晚上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书的问题。
还记得昨天我们说过的读书闭环吗,就是有读书、笔记、记忆、输出4个环节组成的闭环。
就像我们在炒菜的时候,也是包括切菜、火候、调味等等的关键环节,要想炒菜可口美味可不是只在炒的环节下功夫,要全流程做好质量的控制,才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
所以我们读书的闭环也是一样,要想把知识更好的内化成我们的一部分,就要每个环节都把控好。今天我们开始切入第一个环节:读书。
想想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不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读书的时候,书上作者写了什么,我们就被动的看。这种就叫做听课式读书,是所有学习方式中效果最差的。
为什么这种方式效果会最差呢。因为这种方式既无趣,又没有反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走上讲台,打开他那用了10几年的ppt,然后就开始念,直接能把你催眠。而很多人读书的时候,也是被动的让文字信息从眼前扫过,脑袋中流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样的学习是不是很无趣呢。
没有反馈,同样的信息在脑中经过后,什么都没留下,但是留下了一个错觉,就是让我们觉得自己懂了,自己会了。但实际上,真正要用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并不会。
不怕自己不知道,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以后还有补救的机会;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就没有任何改进的机会了,直到有一天吃了大亏才晓得。
上面说的都是被动式读书,那么想要真正学到是不是要主动呢,如何主动。
针对听课式读书的弊病,我们阅读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对话式阅读。
也就是说我们不再是单纯地看,听作者说,而是应该和作者进行对话。对话就必须是双方的,所以我们在也不能被动的读书了,变成要主动和作者交流。
大家对论语还有印象吗。里面的内容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学习,先有问题,再有答案。
那么问题从哪里来,有的朋友会说自己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
其实问题作者已经帮我们提供了,就在书本的目录里,书本的每个小标题就像一道论述题的论点,然后书中具体的章节内容就是对论点的诠释。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对话式阅读的步骤是什么。
- 通过标题、简介、序言,了解书籍内容
- 浏览书籍目录,让目录成为作者问自己的考题
- 尝试自己回答感兴趣的问题
- 阅读书籍,看看作者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什么答案,和你的回答有什么差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阅读的节奏,很多朋友不知道在阅读的时候,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有的还会有强迫症,必须把整本书一字不差的读完,但是最后读完又收获到什么呢。
如果我们把读书当成对话,想象一下,你就是在和你的朋友聊天,那你是不是只会问他你感兴趣的内容,如果你们聊到内容想法一致,是不是可以很快开始聊别的内容。用到对话式阅读的时候也是一模一样的道理,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和作者展开对话,收获精神上的交流。这才是主动阅读的正确方式。
好的,谢谢你我的朋友,明天我们还会继续聊聊读书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