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存在感”

今天在李教练班级助教,一路上的状态可以用“匀速下滑”来形容。在球场上,就像一个孤魂野鬼的感觉,还是面对着台下“一帮家长”和场上“学员”的孤魂野鬼。整个人不是自己了,而变成压力下的“僵”,不知道该如何安放。就是我们说的“刻意找画面”,但是我其实有些被动的,也不想去找画面,很多时候直接变身“隐形人”。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技术应用,55分钟左右,“小我”的存在感执念太强,居然到55,我的元认知“意识”才觉察到,平时一些错误的想法基本在5分钟就会被我觉察,并打破。这一次执念是有些深了。

意识到“掉坑“以后就好办了,开始捞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因为“对的场景做对的角”,在青训的课堂上,一切的行动都是为了孩子变得更好,不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好”的行为,例如忙着给自己找存在感,都会显得格格不入。而任何符合底层核心“为了孩子变得更好”的行为都会显得毫无违和感,完全相融,即使是教练的怒吼,惩罚,等动作,只要是出发点对了,你会完全自洽。

因此,“存在感”分场合的,在不同的场合,要找到对应自己的角色,明确一个简单,无敌的出发点,哪能将所向披靡,只要不断去靠近你的出发点,指导你的行为,你将拥有“无敌的存在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