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成立了华北政府,并在报纸上公布出政府人员名单,在瑞宣的眼里,这一群人物是他所熟知的,也是他所痛恨的军阀与官僚。
这些人在中国动乱时圈地瓜分利益,如今国家被侵略了,他们换个身份,作了日军的走狗,媚外求荣。
他们这些人,自然也包括冠太太、蓝东阳,还有瑞丰, 瑞宣恨不得杀遍他们,就像对待日军一样。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弟弟也在其中,杀戮的心就软下来,这一态度让瑞宣也觉得自己在和他们同流合污。
蒋介石的继续抗战宣言让瑞宣稍微放宽了心情,也让他重新拾起希望,战争还没完全输呢!
截止到这一章节,老舍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来掌控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瑞宣的心境,大起大落,变化反复:相对不同的事件,瑞宣的表现都十分不一样;观察着身边人的言行举止,又能联想出更宏观更本质的思索。
钱先生已经逐渐恢复精神和健康,他对日军依然充满仇恨,他巴不得赶紧恢复健康,然后亲自去参加抗战。
这一章节,有一大部分是讲钱先生的回忆,也是读者都好奇的部分,钱先生究竟如何从日军处活着回来的,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钱先生先被带到一个日本军官面前接受审问,但没问两句,日本军官就开始扇钱先生的耳光,直把钱先生打倒在地上。
左右开弓的嘴巴使他象一个不倒翁似的向两边摆动。打人的笑出了声——打人不是他的职务,而是一种宗教的与教育的表现;他欣赏自己的能打,会打,肯打,与胜利。被打的低下头去,打人的变了招数,忽然给囚犯右肋上一拳,被打的倒在了地上。打人的停止了笑,定睛看地上的那五十多岁一堆没有了力气的肉。
“左右开弓”、“不倒翁”、“一堆肉”,这些词惟妙惟肖,让人看着也肉痛。
随后钱先生被带上了车,不知开往何处。
钱先生在车上开始无边的思考,思考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思考诗歌与疼痛带来的感觉,钱先生想到一了百了,骄傲地赴死也不赖。
钱先生被关押在牢里,也有其他人早于他关在里面,后续也有人进来,其中有一对青年情侣。
一天,女学生被日本人带走,想来也知道要惨遭什么对待,男学生轰然崩溃,这给了钱先生“生”的力量:
“不能死!不能死!我须活着,离开这里,他们怎样杀我们,我要怎样杀他们!我要为仇杀而活着!”
老舍在这一段钱先生的回忆里又给读者强烈的冲击,侵略者的残忍、无辜平民被残酷对待、生与死的取舍,读后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以下链接是我写读书笔记的初衷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