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市场中有许多由图文结合来讲故事的app,都希望通过UGC的形式去构成app的主要内容,那么就会涉及三个问题:内容产生、内容传播和内容的消费和升值。
一、内容产生
内容产生是内容流动的第一步,是整个app内容来源,在设计该流程的时候,不应该只考虑此项功能,应当从整个内容流动的角度考虑如何在产生阶段能够提升内容再流动过程中的效率。在这一点上,Storehouse采用话题的方式,利于话题被搜索。但是在发布新内容的时候没有选择标签或者是请编辑标签的提示,那用户的内容是如何被分类的?后台根据关键字做的吗?有些用户会在副标题用“#+标签名”的方式直接写出,但是并不是每个用户都知道需要这么做。这是对此app的第一个疑问点。
二、内容的传播
内容的传播主要有四种方式,主题小组、标签、精选内容或者专题内容,所有这些需要以用户关系为纽带。Storehouse的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关注,可以通过我的-关注的人,去查看关注人所发布的内容。有添加联系人的功能,可以搜索此app中的用户,从手机通讯录导入或者接入类似脸书等的第三方,瞬间从陌生人之间的弱关系变为脸书或者t上的好友强关系。
三、内容的消费和升值
1.互动,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及活跃度,互相的评论、回复和点赞也能提升用户的成就感;
2.整理,通过整理形成系统性的内容能够产生内容整合后的价值。这一点可能就与第一项中标签的划分产生了关联,当某一类信息形成一个系统之后将带来一定的价值,价值点可能在于用户对产品的依赖,也可以在于鲜活内容的获取,Storehouse毕竟不是一个新闻资讯平台,它不需要每天实时去更新全球最新资讯,每时每刻都有用户上传自己的故事,而正如同我们不断刷微信一样,我们有探求别人世界或者生活的心理,无论是满足好奇还是生活常识,又或者是艺术欣赏与自然美景,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并沉浸其中
3.收藏,这一点毋庸置疑,用户对于好内容的收藏是种普遍的心理与动机
从交互形式上来讲
它的布局属于传统的纵向流式,能够提高阅读的效率,加上其上滑下拉的内容的渐远渐近效果,使得同布局的内容又有一定的变化
当你打开某个故事的时候,如果是at a glance之后不喜欢这个内容,没有阅读的欲望,直接下拉就可以收起这篇文章,类似的操作还存在于页面底部,当全部看完内容后,无需右滑页面或者回到顶部点击返回,继续上拉即可收起文章,回到列表页面,列表页与详情页切换动效自然
页面之间的切换除了列表与详情的展开收起还有页面间的翻转切换,个人认为页面间的翻转切换动效比较大,多用于一级二级页面之间的切换,不用处处都使用,其他层级较深的页面可直接用出现的方式,切换时的翻转是为了提示用户,告诉用户当前的内容与之前页面的关系,如果所有地方都用就会觉得app在不停的动,反而会产生一种乱的错觉
文章详情页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文章时页面顶部与底部多余元素隐藏,使用户专心于文章内容,轻轻下拉即可呼出。左下角区域可点击出现评论浮层,看起来页面纵向层级就没有那么多,记录用户的评论和回复,记录所有的点赞与转发,这两个功能是国外app中经常出现的,国内目前的same和next都这么做了,具体这么做的意义和目的我还没有想的太清楚,感觉自己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太在乎具体是谁对此内容进行了点赞和转发操作。还有个疑问点在于它的转发操作,直接点击点亮转发操作icon,却没有预期的弹出层询问我往什么渠道转发,类似微信、微博、脸书等第三方,只是在我的-转发中显示我转发过的内容
内容也丰富多样,标题+文字+副标题(可带话题)+正文文字(含引用样式)+图片+gif+视屏,形式上,可描述性内容、访谈对话内容等
Storehouse的消息系统是一个完备的消息,涉及到与“我”所有相关操作的提醒,例如:XXX赞了我的评论,点击后直接跳转至相应文章,并出现所有评论的浮层;XXX发表新故事,点击直接进入正文;XXX开始关注您,点击进去XXX的个人主页;XX@您,点击直接到相应文章出现评论浮层并且定位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