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今天发出了一则消息:富士康、宜家、福特、大众、Verizon、庞巴迪、通用汽车都被爆出裁员计划,最大规模的裁员有7万余人。
这些裁员大部分是因为业务萎缩,或是产业调整。面对局势的急剧变化,裁员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不主动求变,企业将会面临着更残酷的被淘汰。
不得不说,2018年是变动的一年,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各行各业都在调整。
有些是原先的泡沫过大,形势急转直下后虚假的繁荣被打破;有些是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陈旧过时的事物再也无法适应现状;有些是消费需求和习惯的改变,带来的传统业务的转型。
很多人说,寒冬来了。
我有一个朋友的公司,裁员下不去手,于是冻结了技术团队的加薪,原来的奖金也停发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半年过去了,竟然一个辞职的人也没有。
这可是当年连涨薪都留不住人的技术团队哦!
我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是因为养家糊口的压力,而做出的这个最保守的选择。不过虽然短期逃过一劫,可一旦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等到再也无法支付员工薪水的地步,裁员的那一天终究还是会到来。
选择一时的安全感,还是放手一搏,这是很多人纠结的点。
面对变化和未知,人人都会恐惧。可我们就是在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啊。
人类进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原始人到智人,经历了近百万年;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经历了几千年;而从工业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只经历了百余年。
我们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齿轮转动得更快。它逼迫着人们不断前进,丝毫不能有半分懈怠的想法。一旦你停了,等待你的可能是需要加倍付出的代价。
十年前的我们,无法想象出门不带现金和银行卡,一台手机就可以扫遍天下;也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小县城,人人出门都以车代步,逢年过节堵得水泄不通的场景;更无法想象,银行大堂、医院门诊摆满各类自助机器,开卡、挂号、缴费全都由机器代替人工。
如今的我们,很难想象得到,十年以后街头又会呈现一幅怎样的景象。
每逢变革,总会带来一轮新旧更替,个体只是浪潮里小小的一只水分子,即使消逝,也掀不起任何波澜。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旧岗位被裁撤,但当人类从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也许也会催生出更多的新兴工作。
裁员潮是这个时期的阵痛,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每个人是坏事还是好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顺应变化的人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还记得当某个收费站即将被拆除时,那个在收费站里工作了几十年的大姐,抱怨除了收费再无任何所长。
长久停留在舒适圈子里的人,跟一台锈迹斑斑的笨重机器没什么区别。持续更新自己的人,却是一套操作系统,每一次升级都能带来性能的提升和令人惊叹的新功能。
不断进化,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