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丁丁最近很反常,早上该上幼儿园的时候了,妈妈发现,无论她怎么喊丁丁,丁丁都不吭声,他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任怎么喊都也不睁开。
妈妈以为丁丁生病了,赶紧给他量体 温,一看体温是正常的。妈妈把他从床上抱起来,这下发现问题了,丁丁的裤子全湿了,一贯很少尿床的丁丁昨晚把尿拉在床上了。
更让妈妈费解的是,丁丁一向用水杯喝牛奶,但最近的他一定要用刚出生半个月的妹妹的奶瓶喝牛奶。到了晚上,一贯9点准时睡觉的丁丁每天吵着要妈妈陪他睡,理由是他的房间太黑了,他害怕,妈妈给他开了台灯,他也不干。
妈妈觉得很奇怪:这孩子最近是怎么啦?
妈妈说:丁丁,今天是不是做梦梦到尿尿了呀?
丁丁说:妈妈,我不喜欢妹妹,你把她送走吧。
妈妈说:为什么呀?妹妹不可爱吗?
丁丁说:她一点也不可爱!她老是要你抱,要你陪她睡,我不喜欢她。
妈妈说:可是,妹妹还小呀,还不会走不会自己吃饭,我不抱她,她怎么办呢?
丁丁说:你们只爱她,不爱我了,呜呜呜呜,边说边哭了起来。
至此:妈妈明白了:是新出生的妹妹给丁丁带来了不安全感,他担心妹妹抢走了妈妈的爱,他妒忌了,吃醋了。
专家提示:
丁丁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妒忌的情绪。妒忌是一种包含了比较、爱、恐惧、不安与愤怒在内的复杂情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孩子可因在竞争中受挫而产生对其他伙伴的妒忌,可因大人对他人的关注、表扬而生妒忌,也可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如别人或者一些不合适的家庭养育方式而产生妒忌心理。
有妒忌心理的孩子可能通过倒退行为来引起别人的关注与重视,比如看见妹妹成为大人们重点关注的目标,丁丁就倒退到了婴孩阶段(尿床、用奶瓶喝奶)以引起妈妈的关注。有的孩子通过一种顽皮的行为,如哭闹、拒食、反叛来表达妒忌情绪,也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对被妒忌小孩的不友善行为。
爸爸妈妈怎么做?
1. 找到孩子产生妒忌心理的原因并加以合适的引导。如针对上述丁丁感觉到大人对于自己的忽视,可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和教育。
2. 让孩子理解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爱孩子。同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爸爸妈妈的爱是平等的。引导孩子要爱护、帮助和照顾比自己年幼的弟弟或者妹妹。
3. 对待孩子不偏心,不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攀比。欣赏孩子的优点,也接纳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犯错,以理智的态度公平处理,用鼓励的方法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
4. 有妒忌心的孩子与人交往时喜欢做核心,喜欢暗中攀比,易受外界影响。家长要引导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别人,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得到正当的满足。
总之,对于三四岁幼儿而言,二孩弟弟或者妹妹的诞生是他感受到的最大危机。作为父母,要细细体谅到孩子内心,明白自己所做所说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不是一味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处事,这样才能真正给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以良好的成长环境。
#育儿# 情感写作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