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解语花
有些人看爱情只看男人的甜言蜜语,而不看男人的实际行动。新修版里袁承志对阿九只有内心yy想和她快活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从来不考虑她的内心感受她的处境,包括她国破家亡孤苦无依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保护她,从来没有想过她的心情好坏,就是想着阿九好美好美,和她待10天半个月一定很快活,从新修版袁承志对阿九那一系列的内心描写,其实阿九对于袁承志就是一个青春期时期男人对美貌女子的性幻想。
爱情里面包括感情,责任义务,现代自由恋爱然后结婚,进入婚姻以后就有责任义务了,袁承志和青青没有结婚,两人也没有婚约,袁青之间只有鸳盟,鸳盟就是情侣之间定的山盟海誓,但是这个山盟海誓是私定终身,袁承志如果真的不爱青青了他可以不遵守这个鸳盟,因为这个鸳盟不具备法律效应。是袁承志自己非要遵守他和青青之间的鸳盟,鸳盟顾名思义鸳鸯定的盟约,鸳鸯自古以来就是用来形容情侣的,袁青相爱互定鸳盟,虽然袁承志曾经对阿九的美貌动过心,但是在他不断对比以后,还是觉得青青对他更重要,他和青青之间的感情更深,所以他最后和青青一块去海外逍遥,抛弃阿九他就是内心惆怅伤感了一下,但是并不会影响他以后和青青之间幸福的生活.
有些人只看金庸写袁承志对青青是义,对阿九是情,就说袁承志只爱阿九不爱青青,问题是袁青之间的义是建立在鸳盟的基础上,为啥金庸要写袁青之间是鸳盟,因为两人相爱互动盟约所以就是鸳盟,因为两人相爱互定盟约就有责任和义务了,有了责任和义务当然就是义了,但是袁青没有结婚,两人的鸳盟也没有对师门和朋友说,所以他们两人的鸳盟不具备法律效应,只靠个人意愿遵守,这个个人意愿就是靠爱情维系,没有爱情了,那么可以不用遵守。袁承志最后能抛弃民族大义,能抛弃继承父志对父亲的孝义,他为啥不能抛弃没有爱情基础的鸳盟,他之所以选择青青,是因为他对青青的感情比阿九深,青青对他比阿九更重要。
新修版里袁承志对阿九的心里描写是不断变化的,当袁九之间发生一夜情以后,袁承志把青青定义为义,这个义是建立在鸳盟的基础上,两人之间爱情已经升华成要负责尽义务了。而袁九之间一夜情以后,把阿九定义为情,这个情是建立在情欲的基础上,不具备负责尽义务,这也为了以后阿九被抛弃埋下伏笔。
三联版是在床上啥都没干,新修版是阿九没穿衣服半裸着钻进袁承志的怀里,袁承志一时把持不住和阿九拥抱热吻,就差临门一脚的时候想到青青忍住了,这行为在封建礼教最严格的明朝基本属于一夜情。
古代授受不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封建礼教最严格的明朝,新修袁把半裸的阿九抱了亲了,阿九要么嫁给袁承志,要么死要么出家没第三条路走,所以最后袁承志不娶阿九,阿九就出家了。
阿九作为公主,对一个见过三次面的男人太奔放热情了,在床上新修袁开始拿剑隔着两人,她让袁把剑拿开,也是她主动钻进袁承志的怀里,是她先勾引袁承志,后来被袁承志抛弃,新修袁九都不无辜,金庸非要把袁承志改的这么渣,最后非要把渣男硬塞给青青。
金庸笔下新修阿九是一个出身高贵非常美貌的公主,但是金庸只给她了一个美貌的空壳,把她描写成一个没有思想,没有自尊,没有亲情,不自爱的一个人物,这就是典型的小三形象。国破家亡,父母死了弟弟失踪,她竟然不伤心不难过而是追到华山去抢男人,哪个正常人在父母双亡不是给父母守孝,只有没思想没亲情不自尊自爱的没人性的女人才会去抢男人。在华山袁承志因为焦虑青青中毒根本没看见她,还是她自己刷存在感袁承志才发现她,后来袁承志和玉真子恶斗,她看见袁青有情的互动,继续刷存在感勾引袁承志让他心烦意乱差点害死他,为啥说袁承志心烦意乱,因为袁承志被她的美貌勾引想要和她在一块,但是又不想真正的和她在一起,竟然要抱着她一块死。后来金庸那段意假情真的描写,说感情真真假假连当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从这以后,金庸就把袁青之间从义描写成有情有义了,再也没有写袁九之间有情或者深爱了。
自从金庸那段感情的事情真真假假连当事人都搞不清楚的描写以后,袁青之间就被金庸从义写成有情有义了,袁九之间再没有出现袁承志认为阿九是情是深爱的描写了,反倒是袁承志通过李岩的话把阿九比做陈圆圆,陈圆圆的身份是妓女,在碧血剑里的出场就是一个美色诱惑。当袁九之间发生一夜情冲击力非常强的时候,袁承志定义青青是义,阿九是情,后来感情真真假假当事人都分不清以后,袁青成了有情有义,阿九成了美色诱惑。金庸为啥要这样写,这样写就是告诉读者,袁青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包括感情,责任义务以及要有良心。袁九之间是美色的勾引和幻想,所以袁九之间没有责任义务。感情不能只看片面描写,要综合全文,不能只看袁承志某一段时间心里的想法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看他平时所作所为考虑的是谁的感受把谁放在第一位。
至于说袁九之间有仇恨,袁承志才抛弃阿九的,那同一本书里,金蛇郎君和温仪之间也有仇恨,但是金蛇郎君愿意为了真爱放弃仇恨。袁承志不愿意为了阿九放弃仇恨,说明他不爱阿九。有人说袁承志和青青在一块是因为良心,现在骂负心渣男不外乎就是你没有良心,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当男女之间没有法律道德约束,没有利益约束的时候,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才对这个女人有良心,当他不爱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才对这个女人没良心。袁承志只要一想到离开青青他就受不了,第一次痛哭流涕,第二次说是**不如,第三次终身良心不安。但是这三次都有阿九做对比,第一次抛弃阿九不会痛哭流涕,第二次就算**不如也要抛弃阿九,第三次抛弃阿九不会良心不安,心安理得。袁青之间没有法律道德约束就是没结婚,也没有利益约束就是青青是孤女不影响袁承志的事业发展,那他为啥要死要活的非要和青青在一起,还不是他自己不想失去青青。
还有人说青青以死相逼,袁承志害怕青青死他才留在青青身边的。青青离开上华山去安葬父母合葬的时候,那时候青青并没有以死相逼,是袁承志听说青青有危险急着去救的,救了青青以后他继续对青青山盟海誓,后来青青跳崖是因为袁承志一二再的欺骗她,她才一气之下跳崖的,跳华山应该没人能活下来吧,但是偏偏金庸不让青青死,金庸还不如把青青写死成全袁九呢,青青跳崖袁承志跟着跳下去救,连阿九看了都心里承认自己在袁承志心里不如青青,所以她才顺水推舟的拜木桑为师远离,因为她知道华山和袁承志身边没有她的立锥之地,袁承志听说阿九拜师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高兴,袁承志从小就认识木桑,知道他行踪不定,那阿九拜师之后也会跟着木桑离开,知道阿九要走袁承志的第一反应就是高兴。后来阿九说几年以后袁承志不去找她就会出家,袁承志脱口而出的甜言蜜语就是放心一年之内会去找她,见不到她会死的。这种前面知道离开高兴后面受到威胁脱口而出的甜言蜜语,其实就是哄着阿九赶快离开,不然对青青没法交代。
后来袁承志下华山救李岩那些有关阿九的心里描写,基础就是建立在他不去找阿九,阿九就会出家上面,但是他最后心里不断纠结自我修复以后,把阿九比做陈圆圆,觉得抛弃阿九心安理得,然后他就高高兴兴带着青青以及一帮亲朋好友出海逍遥去了,除了心里惆怅伤感了一下,没有给阿九任何交代,二三十年以后,江湖上就出现了一个九难师太,鹿鼎记里面的九难二三十年也不知道袁承志的去向,袁承志的徒弟何铁手还偶尔回中原,但是袁承志却不让她和九难有任何联系,那说明袁承志去海外以后根本没有想过阿九的死活,也绝不会和她有任何联系。
金庸那句意假情真然后写感情的事真真假假连当事人都分不清楚,就是给出了袁青和袁九感情真假的疑问,当他给出这个疑问以后,最后当然就要给答案,后面的答案就是袁青之间是有情有义可以生死相随,袁青之间的感情是真的,袁九之间就是美色诱惑可以随意抛弃,袁九之间的感情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