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更”之己见
不打自招之前言:一看这题目,又有些得罪人,再次希望不要对号入座,我只是有感而发,一己之言而已,不必跟俺一般见识哈。
“日更”一词,我到简书才知道,意即每日更新一篇新文章,到一定时候封你个“日更达人”,听上去还颇有诱惑力。咋一看,貌似很好,既是一种激将与约束,又是对自己能力、耐力的考验,还能练就你“下笔如有神”的写作功夫,说不好哪天就成就了你的作家梦也说不准呢。所以,简书的日更还是很受大家追捧的,不说别的,至少催生了“简书首页推荐”的兴旺发达,只要你多关注几天首页,关于日更话题的上榜率那是相当之高呢!
但,细细一推敲,你就会发现,日更其实也有很多弊端。
首先,文章毕竟不是日记,那是需要反复思考斟酌的,不经大脑思考就草草成文,不说别的,有多少能令自己满意?这不是天知、地知的问题,这是一个公众平台,文章一出,分分钟就尽人皆知了,要是再遇上不靠谱的“首页推荐”,你的文章更是秒秒钟就“声名远播”了。当你还沾沾自喜陶醉之时,其实你已是歪名在外了,人家不明言,是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罢了。
其次,日更还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试问,有多少人敢于停下养家糊口的活计来专业写文,估计99% 都是业余爱好而已。要工作,要写文,往往会有冲突,偶尔为之没什么,天天更文就没那么轻松了。有时忙了一天,早已是疲惫不堪,多想洗洗睡了,但一件天大的事还没完成:日更怎么办?没有捷径,打起精神,继续战斗呗,还得赶在12点前发文,有点料还好,要是没料,岂不愁上加愁?最后只能交差了事,这又有什么意义呢?长此以往,身体健康也没法保证,还能写出好文?
第三,日更带累读者。大家本来热情很高,时时关注新文,谁知读了却大失所望,还浪费了时间,这能指望良性循环吗?再说,谁又有多少时间来瞎耗呢?能呆在简书的,多半都是有文字情结的人,我敢说,作者数量远胜于读者,既然都是行家,谁又不明究里呢?你浪费别人的时间,难道不是谋财害命吗?这可是鲁迅先生的意思。
第四,日更是简书的损失,别以为这个举措是自己平台的杰作,实际是败笔。试问,日更产生了多少好文章?成就了多少名人?有多少人真正认可?广告收益咋样?都互利共赢了吗?若回答不上,那岂不是在鼓励人制造网络垃圾:你只管写就是了,质量啥的就甭考虑了!
当然,也确实有不少写作高手,能胜任日更(像狂妃),有这样的才能,参不参加“日更”,对他们又有多少意义呢?真正想写了,日更算什么,一日几更也不在话下!
自古以来,文章就是有讲究的,白居易早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写作必须表达某种主题,记事写人,绘景抒怀,都是为传递某种思想服务的,那必定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既如此,那就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才是有境界的写作!
我认为,既然不是小说连载,日更实际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它弊大于利,写文章是不可以走形式主义路线的!
写作,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相信,在没有功利的情况下,在一种自由的环境里,在一种放松的心境中,更容易写出好文章,平台也更容易产生好文章。
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看待写作,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写作,按自己的节奏轻松写文,轻松更文,勿忘初心吧!
自我反省之后记:我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我也是日更过三次(在网易,每次一个月)的人,有时10点下课,回家已是11点过,省掉洗漱都难于搞定,有时不得已先占位私发,等有时间再补,简书可得真刀真枪霸王硬上弓呢,太不容易了。
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简书的“日更”不可取,对那些能坚持日更者,更多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