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发表了《异化的教育之一:是什么阻碍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主要探讨当前教育体制之下,“异化”的家长与学生。一直构思着第二篇,要写“异化”的学校与教师,追问教育的“风向标”。
为什么我要用“异化”这一个词语?哲学上,“异化”指将自己拥有的东西转化成同自己对立的东西。那么为什么说“家长和学生”会“异化”呢?那是因为在当前功利的教育体制之下,“家长与学生”的心越走越远了。那么为什么要说“学校与教师”也“异化”了呢?这源于某地某次班主任论坛上,一位同仁、前辈“成功经验”的介绍。
在这次班主任论坛上,她作为优秀代表,上台分享其管理年级的“成功经验”。手机作为影响当下中学生学习三大害之一,作为毕业班年级的级长,她尤为痛恨。如何“除害”,她津津乐道地说:“对于手机,我们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见一台收一台。我还和某班主任在校门不远处的拐角蹲点,见学生掏出一台就收一台,效果非常显著,10分钟收了10几台。学生都说我像鬼魂一样。”她继续亢奋地说道:“为了解决学生这个学习的大害,我们有些班主任在上课期间,故意在班群里发红包,果真有学生抢。那这个学生就要遭殃了,下课就得乖乖交出手机。”看着她在台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地分享其“成功经验”并沉浸于此,我无比汗颜!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吗?我们曾经无比痛恨执法人员“钓鱼执法”的做法,可为什么教育者自己也干起了如此这般的“勾当”?或许学生是会一时怕了级长、班主任,但试想一下,当这些学生步入社会,将会如何?
“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在孟子看来,能够得到天下英才且教育之,传播君子之道,确实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而如今在高考这一“风向标”下,“分数”才是学校和教师的“生命线”,快乐又从何谈起?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直白些翻译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育,养子使作善也”则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为善。请问学校、教师急功近利“走样”的育人方法,如何称得上“正”的上梁?又如何引人“为善”?或许学校、教师会认为“我这是为了学生好!”所以,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了吗?这何尝不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在西方,“教育”一词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其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因此,教育中的手段,应该更多地“鼓励、引导、激发、肯定”,而不仅仅是“压抑、逼迫、惩罚、责骂”,这是不是当下中国难出“大师”的缘由之一呢?
“高考”这一“风向标”,短期内,固然难以改变。但教育终归是或者说应该是一件理想的事业,学校和教师是否又能够为“教育”哪怕守那么一丁点“净土”呢?教育中,能否多一点“用心”,少一点“用刑”?能否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责骂”?能否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急功近利”?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和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如果我们都失去了“坚守”,仅仅把“高考分数”作为教育的“风向标”,教育的“提升”从何谈起?
一位同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当下,教育是最无力的。”的确我也深感无力,又觉无奈。
本学期第一次段考刚结束,班里学生的成绩又不太理想。作为班主任,我该怎么办?这样的追问,是否能给自己一个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