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学校八(4)周子安】
简单的拓印能记录着叶片丰富的信息,有耐心的人往往才能拓印出最美的细节。
每一片树叶都是有灵性的,拓印就是将这种独一无二的灵性定格在纸张上。在我校,树香研学,绿色教育早已深入人心。那看似普通的绿化带和各式各样的盆栽,其实都饱含着如大海般辽阔的知识。所以说,自然才是最有内涵的老师,叶子是精美的教学工具,而拓印就是对叶的理解和运用。
既然是拓印树叶,就要对树叶有所了解和研究。王老师是一位充满热情和智慧的优秀导师。烈日之下,王老师依旧亲自带领我们讲解校园植物,不辞辛苦,耐心细致。有这样负责并无私奉献的导师,我校的校园文化怎能不发扬光大呢?树叶拓印所需要的树叶,不仅要纹理清晰,还要平整光滑并柔韧适中,鸡爪槭就是其中的一种。听着王老师讲述,我知道了鸡爪槭俗称枫树。青枫为原变种,而红枫只是青枫的变种,鸡爪槭竟有300余种!这些与常识相背的知识完全颠覆了我对植物的认知体系。不仅如此,植物包涵的文化精神也数不胜数:高洁、坚韧、随遇而安……这些无形的品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这也是树香研学活动的精髓之一。
王老师对树叶拓印精益求精,有十足的耐心和热情。拓印最关键的是对吸拓印精益求精,有十足的耐心和热情。拓印最关键的是对吸水程度和拓印力度的掌握。一把小刷,在薄膜纸上刷近百遍的来回,目的就是让纸张失水,与树叶紧密贴在一起。此时力度把握也极其重要。刷重了,纸张会因水易破;刷轻了,纸与叶难以贴合。而拓印泥时就更讲究精雕细琢了,少蘸多拓,由边缘向中间,先轻后重,200多次的小心拓印,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件真正精美的树叶拓印作品,要做到纹理清晰,颜色均匀,边缘不拖泥带水,看似简单,其实困难重重。有人说,拓印若没有专家老师的指导,拓印一千遍还是一个样。虽是夸张,但也不过。王老师对拓印有着深刻的理解,实践起来也是绝对的专家。在王老师的指导甚至是亲自示范下,我对拓印也逐渐熟悉,制作的拓印作品也能令人满意了。尽管他人的传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领悟和勤奋实践,我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将拓印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随时代的进步,拓印已经不仅仅是对碑文、铭文、树叶之类的事物进行记录,还是一种对艺术进行追求的新方式。树叶的灵性在拓印中以美的形式展现,鸡爪槭的灵动轻盈,银杏叶的活泼质朴,都在形态和颜色的变换中,焕发出新的艺术美。拓印还能创造新的触感,一种纸与树叶结合的触感,它将会比摄影更加动人。相对简单的工具和制作方法,也让拓印更具生命力。
我曾在敦煌看见一种雕去叶肉,只留叶脉的树叶标本,极其精致。复杂的工艺使它高贵,但却没有树叶拓印的真实之美。那精巧的叶脉像光秃秃的树枝,毫无树叶轻盈的动态美。只要用心,简约同样可以产生满意的效果。在拓印中,我们将树叶的活力激发,让他的生命再次点燃。只要肯努力,勤奋执着,哪怕只是一片叶,也可以雕琢成如蝴蝶般灵动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