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文教学困境-----三模糊:其一,评价标准模糊,到底老师批改作文给出的42和44分区别在哪里? 其二, 写作“方法论”模糊,如强调情节一波三折,可学生能反复实践和验证的做法是什么?其三,评价方式模糊,课标强调学生习作要学会自评和互评,可到底按什么标准或按什么方式来自评甚至互评?要突破以上困境,作文评价一定要标准化,作文评价的标准一定要模式化,也就是要凝练出相应的“评价量表”。正如,日本早稻田大学商业学员客座教授平井孝志在他的著作《本质思考》中指出:“光用大脑思考,总是无法想得太深入,但如果能从模式化来思考,大多数时候就可以恍然大悟。”
《学写故事》中的“评价量表”的反思和改进的过程,是反复凝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的过程。量表先后实现了重点突出和简化,但是仍存在前后分值权重和内容层次脱节,以及评价指标表述不完整的情况,如王绪溢教授所指出的:何为“多个”?如何判定多?涉及指标精细化的问题。
《学写故事》评价量表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参照量表进行互评时,对量表中“主旨贯穿?”“体现主旨?”“意外转折与主旨的关系”这些评讲标准的理解还涉及到“中心突出”这一写作章节的范畴,也就是评价量表还涉及到“系列”交叉的问题,这也引发了我对七上语文作文写作的几个主题之间“关联性”的思考,并开始进一步探究。
以上我“评价量表”存在的问题在之后的“小组合作”编写“掏鸡蛋”的故事过程中,埋下了很严重的隐患。
我先后实验了两种“独立和合作”的方法:第一种是故事接龙,先每人按表格中6个环节进行分工,每人创作一部分,再在小组合作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并故事。第二种,每人给出充足的时间都创作完整的故事,然后小组合作时再重组故事,并重新誊写。
在教学实践时发现,第一种故事接龙的方法因为个人负责的是被割裂的“部分”,再加上我的“方法论”建树有模棱两可的地方,导致故事环节之间“龃龉”很多,每个孩子所想的不会服务于同一主旨,故事创作连中心突出都无法做到。也就是“独立思考”本应该是合作的前提,却失去的意义。因此,小组讨论前的独立思考,建立的如何写故事的“方法论”需要考虑以上提及的“系列”问题,因此我开始凝练“中心突出”的量表。试图用“序列”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种学生创作用时超长,甚至记完三分钟独立创作和5分钟小组讨论都不够。学生具体是怎么讨论的?怎么才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得出成果?这里涉及到小组讨论步骤具化的问题,我的步骤指令是十分模糊的,仿佛就是抛问题学生自己摸索。在这节课里,量表就是故事创作的“明确指令”,我课堂上的做法是先创作再用量表评价。其实不然,应该是先给“支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阶段就根据已经架设的量表进行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汇总的时候,再一次通过量表标准筛选出小组成员中创作最好的环节,再把好的环节组合在一起。这样量表就反复起到了“支架”的指导作用,借此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因此小组合作讨论时,是不是需要这样的“支架”?我认为作文课上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目前反思后存在和衍生的问题有:1、习作课上量表的评讲标准一定要做到“精”、“准”,写作方法的建树需要我查阅大量的文献,并在课堂上去试验,得到经验后再去改进和完善。2、评价量表的“序列”问题,整个体系要去建构,以初一写作课为试验点。3、“评价量表”的支架作用,如何在教学中使用?何时使用?需要要着手查看文献并用实践来丰富,形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