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的日子越来越近,今天晚上,我们来聊一聊高考这个话题。
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高考,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孩子。
作为家长,在高考的这场战役里,并不能幸免,和孩子相比,有些家长可能会更不淡定,会比考生本人更加焦虑。然而家长的心态,家庭中的氛围对孩子的备考状态又会产生直接影响。
记得去年金子医生分享说,“高考到底是什么鬼?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能让孩子彻夜难眠,身心焦躁?
能让家长魂不守舍,焦虑不安?
大多数人都会以为高考是一个门槛,一个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大门,每一所大学,每一个专业都是一个个五花八门儿的门。
我们以为孩子走进了哪个门,就意味着她将来的生活怎么样,未来的工作收入,居住环境怎么样等等等等……
这些是几天前我天天和孩子心心念念的事情,所以我们认为,大学决定了我们孩子们的一生。实际上高考真的是这样吗,大学真的这么神奇吗?……”摘录自金子医生的群分享)
当时这些话,我觉得是重重的敲在了我们每一个妈妈的心上,真的!
她说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认为高考,就是这样的一个门槛,一道门。
所以呢,我们会一直这么担忧着,焦虑着……
说说我自己家的高考的事儿吧,我的儿子是在去年参加的高考。
他在我们公立学校当时我觉得,学的也很苦的,最后我们选择了上国际学校。
但是到了国际学校之后呢,其实仍然还会有一些压力。
那些压力来自于有了上世界名校的目标。
所以,仍然是要求平时的成绩以及雅思。
那么正好我当时在讲课的时候,上周出来了雅思成绩,他是考了6分。
而所有的名校都要求是6.5分以上。这可把我急得我一夜没睡。
而且一大早,就赶到了他们学校,告诉他要赶紧接着学!
可是孩子却跟我说,为什么别的同学还不如我呢,他们都挺满足的,我就不行呢?
我说,你也可以呀,只要你自己接受?!喜欢?!
儿子:可是,你说过,考不过6.5分就别出国,这三年来一直压得我很难受!
当时我忽然意识到,啊?我是用自己想象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但没有成为孩子的动力,反而成了压力,影响了孩子,享受学习本身的快乐!
当我和在国外的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都说没必要死磕这0.5分,在国外的环境中,有些东西自然就掌握了。(感谢在国外的学生,给我及时地做了分析与分享。)
当然,后来他也经过努力,考入了世界前100名的学校。
而且现在呢,在学校里边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是感受到了,自己的英语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
就在昨天我们视频的时候,他就会想到说,“我可以去报一个读书会,这样的话呢,一来就是通过读书来了解他们的文化,增加自己知识的积淀,二来,还可以和别人交流,这样又可以快速提高我的英语的水平了。”
听到他这样说,哎呀,我就很开心!你看,当他自己意识到了,我需要这样的一个能力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自己去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这样的一种水平和能力!
所以我觉得从妈妈的角度来看,我们往往觉得这个高考,他会很重要!对于孩子的未来,高考对他有着巨大的意义!
就在刚才我,我又采访了一个我的同事,他也是已经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带了无数个毕业班。
那么多学生参加过高考,自以为还是熟悉高考规律的。
所以不论学生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她都能够帮助他们去调整。
但是就在去年,当他的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作为家长,她说,真的,会有那种无力感!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乱了方寸!之前坚定的东西也会怀疑了!这个时候,他说,真的是挺能考验一个人的这种情绪的稳定性的!!!
我就问他,你当时是怎么样来调整的呢!
她说,哎呀,其实真的就是道理都懂,但是当身在其中的时候,真的是很难自己跳出来的!
因为他的孩子其实一直学习很优秀。
而且孩子是在衡中上学。
高三的时候,一上高三,孩子就考到了200多名。
这老师,家长都特别的兴奋,觉得,哎呀,这个成绩一定能走清北了。
所以呢,就在就给孩子就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就是家长和孩子,都有了沉重的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那么孩子呢,就开始出现了这个下跌,而且是七连跌,从200多名一直跌到了2000多名。
那么,面对这样的一个波动,大家就可以想见父母的心情……
我的同事还是好的,因为毕竟还是做这样的一种工作。
但是,她说还是没有能够稳定住。家里孩子的爸爸因为也在这个家长群里,同时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这种信息,以及家长们的焦虑,他也会受影响。所以当孩子已经到了1000多名的时候,他就去跟孩子发狠话,说你如果再不改变,我就不来看你了,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爸爸就认为你就是不努力,你看老师老在群里边发人家谁谁谁,第一个到教室,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那么孩子就心态就会更差了。
然后一直下跌,跌到了后来就是,在不停的调整交流之后,爸爸后来干脆就不管了,只负责给钱。
妈妈就开始调整自己,开始稳定下来,然后去帮着孩子去调整,甚至是带他去做,去看儿子的时候就带着篮球去,带着他去玩篮球放松。
后来呢,孩子就慢慢地恢复了他的这种状态。
到高考的时候呢,恢复到了六七百名吧。
考上了一所非常好的学校。
现在我问她,“一年之后再看高考,你会有什么变化?”
他说,“哎呀,现在一想,其实就是自己把,这个学校看得太重了,当时被这些老师和被环境给裹挟着,一直就觉得,啊,必须要上清北了。
其实现在想来,上个什么样的学校啊,有时候,其实更主要的还是适合孩子。
而且上了大学之后,你才会发现,不同的学校都有好的专业,未必非得挤那一两所名牌。
其实现在想来,孩子刚上高中的时候时候就想,能上厦门大学就行了,但是后来其实自己的成绩远远超越了厦门大学了,确实就是因为在那个环境里边被这个分数,名次,以及不能比别人差的,这样的一种执着给裹挟住了。
现在看高三,其实就是一种磨砺,经过这样的磨砺之后,每一个孩子都会觉得,哎呀,没有比,这个“比”的这个过程更苦的了。
所以以后再遇到,再苦的事情我都可以去面对了!”
这是这样的一个妈妈,她自己在这个经历的过程,同时作为老师在经历的过程当中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另外,我还会接到一些孩子们的这样的咨询。
他会有带着不同的问题来的。
有的呢,本来基础成绩也不太好的孩子,但是到高三的时候呢,它还是会焦虑,有一个孩子他就说,老师,其实我知道我现在该冲,因为别人都冲,父母,老师也说该冲,但我又没有劲儿冲,因为不会的太多了,怎么也考不好了,也不知道冲过去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孩子。
还有一个孩子来咨询的时候都要快崩溃了,因为她三年来从来没有,休息过,就是他每一刻都在学习。
就是课和课,也拿着书,只是换个地方学习。
可是三年来,他的成绩最好是400多名,一模的时候,到了1000多名。
二模的时候,980多名。
他说,我都不知道我接下来该怎么办,我还能不能坚持?
还有一个孩子,当他考到200多名的时候就崩溃了,因为他一直都是前20名的孩子,或者是最多50名,对他来说就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再往下跌,他就觉得,简直不能够接受。
当然,还有的孩子他过来的时候呢,就会说,高考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光明前黑暗的洞穴。
而是一个人生阶段,昭示着我,我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开启更宏大的人生旅程,他让我看到了我为理想而拼搏的动人景象。
作为一名学生,无法超脱于物外,但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已经让我充满活力,所有的付出,无论结局如何,只要全身心的投入了,心中一定会绽放最美的花朵。
你听到这个孩子的这样的一个说法,你是不是会有不同的感受呢?
其实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性格,在这个高考面前,它展示出来的,不同的侧面。
在这个时候,我又会想到了一些名人的高考——
就有一个人,在1982年,18岁的他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可成绩出来后,他的数学成绩只有1分儿。他仍不知羞耻的,在报志愿表儿上写了北京大学。
第二年,19岁的他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这次他的数学成绩翻了19倍,达到了19分儿。
第三年,20岁的他又继续参加了第三次高考。这次他的数学成绩竟然及格了,79分。第三次高考,是他离本科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5分儿。
1984年,他侥幸被杭州师范英语专业补招。大家现在可能已经知道了,他就是马云,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始人。
还有一位呢,和他有着相同故事的,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支撑他挺到最后。
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然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儿不高,仍然落榜了。
从小学到大学,他从来没有考过全班前20,又凭借这自我鼓励第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
期间,班上50个人,他从来没有进过前40名。他呢,就是俞敏洪。
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新东方的创始人。
有人说了,其实啊,这些人他都是个例呀,不足为准也不足为惧啊,我们都是普通人。
可能,这个高考这道坎,如果过不去的话,那么就很难达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也很难真正拥有自己幸福的生活。
我记得,在去年分享的时候,看了莫言,他写的一篇陪女儿高考的这一整天,里边是说,看着女儿高考。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当年闹日本的时候,一听说日本鬼子来了,我奶奶就往厕所跑。
解放后,许多年了,我们恶作剧大喊一声,鬼子来了。
我奶奶马上就脸色苍白,把提着裤子就往厕所去。
现在这高考,竟然像日本鬼子一样可怕!
我看到这儿之后呢,就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莫言也会这样啊!
我再来说一说,高考毕业后12年的我的学生吧。我和他们一起写了一个回忆录,也可以叫“成长路”
而且呢,他们现在正值而立之年,所以呢,我们取名“而立记”。
在写作和编辑的过程当中。
哎呀!我们就有太太多的感慨,其中呢,我们的主编,她叫陈静雯,当时是我们的学习委员吧,后来她考上的是人民大学。
但是她考研其实很波折。最终上了自己,其实很不满意的一个学校的研究生,后来就是做了公务员。
但是他在写这个成长录的过程当中,就会说,咱们的同学们啊,都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儿,不看脸,不拼爹,甚至很多人没能利用高考一飞冲天改变命运,但是站在11年后,看当时的我们是真的很骄傲,现在都成了那种,眼里有光的大人,在高考前站着的小孩子们。他就会有成就感,有信心不再瞻前顾后了。在高考前站着的小孩子们,紧张的手心冒汗,是多正常的事儿呀,高考就像人生中的一座小土丘,因为离得足够近,也足以遮蔽所有的视线,必须要承认,十余年后,当我重新回头去看那座小土丘,他已经在我的视线里蜕化成了看不清的小黑点儿,一晃神就会看不见了,因为你当下触目所及,一望无际,全都是天空和大海!”
她说还记得,高考报志愿那天,我回当时的班里冒了个冒头儿,有人超常发挥,有人接受失利,有人选择复读,我和很多人都顾不上聊多了,只是眼神匆匆地交会了一下……
最近,随着大家的投稿,我陆陆续续地读了大家的故事。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并不是因为高考而转折的。
是因为后来漫长时光里,未曾放弃的努力与追求,大家都是那么用力认真生活的人。
这份认真,哪怕有时候变成桌历,也闪耀着万丈光芒。好过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好过醉生梦死,游戏人间!
我禁不住拿出来这本儿书,给大家去介绍一下曾经的我们这些学生。
他十年后,是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
其中,有一个学生,他上来就说,我必须要隆重的介绍一下我自己,品学兼优,积极努力,孜孜不倦,这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风华正茂的全班倒数第五,依稀记得高一的时候,我所有笔记本儿第一页都会写几个大字,清华之巅,含义不言而喻!
高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加上自己比较喜欢军工,所有笔记本儿的第一页改成了哈工大,等我!!
高三经历了几次模拟考试,每次都充分发挥,总分数都足足有300多分,全班倒数前三吧,这个成绩当年完全可以上一个不太理想的专科,然后笔记本儿的第一页改成了,你是最棒的,我看好你哟!!!
想想真是心大,后来一段时间,张老师找我谈过几次话,依然记得,希望能够找到我自己奋斗的动力,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渐渐地也告别了傻白甜的时光,有了一段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的岁月。最后如愿以偿的以全班倒数第五的名次考上了本科。没太给班级抹黑!
还有一件让我欣慰的事情,一个同学他说,我自己摆摊儿,在商场门口卖孔明灯,遇见过张老师,张老师慷慨的买了几个,并以资鼓励。
开店了,又遇见张老师,扔下几百块钱就走,说说是赞助我创业。
对于我而言,在最艰难的时光,恰巧遇见多年未联系的高中班主任,得到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和支持,真的会瞬间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他说,无论我们有多高的追求,想追求多大的梦想,请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发光体,发热体,才能温暖他人,成就自己。
这是我学到的最宝贵的一课,然后我还想唱首歌。
“若不是你包容我,年少时轻狂,何止奥,我不可能在颠簸的路上走得那么好”
这个同学,他现在开着西餐店。
而且现在已经拥有了20多家的分店,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而且在世界上各国获奖很多的调酒师。
咖啡的制作以及西点的制作。
哎呀!我觉得他活的也非常的幸福!!
还有个学生啊,他在他文章的开头儿呢,会写上了他的一个履历,就是,他是2007年毕业的,然后考上的是叫齐鲁工业大学,可能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这个大学。
他在后来在2011年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博士,现在呢,他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后。
所以我觉得生命就是这样的神奇,哦!
还有一个小姑娘,她是这样写的,她说,高三的语文课,补过睡眠,物理课看过小说,数学课瞄过暗恋的同学。
脑子里都是一本名为甚么趋势路的自传,直接导致与高三格格不入,周围同学饥渴到连一分钟都要生吞活剥了,看别人把时针分针走的那么较真儿,听着老师说,你这大学没戏了,不行!
于是我奋发到连语文课都在写卷子的疯狂程度,大学算是奔上了。
然后呢,上了大学,说不上气吞山河,却也暗含波涛汹涌之流,发挥最好的一次,竟是与辅导员的针锋相对,将四年绝学融会贯通,向着毕业的自谋前程。不行,于是就顺风顺水的混入了北京,不去从事法律,因为没有资格证,考了几回,不如人意。
想着,就这样儿吧。
她说,贪欲是魔鬼,意式夫子。我疯狂垂涎耀眼的红,闪光的金,只是没想到,教会我疯狂努力的不是少时理想,而是想为物质社会添砖加瓦的庸俗贪念。
她的这篇文章就是自在人生。
不行,于是,我在跟她交流的时候,她也会再说,其实所有的关键的时刻的决定,都是因为——“哎呀,再这样下去不行了”。于是我就要开始努力。
然后往往总是刚刚过,可是另外的一位同学,一路走来,她看上去要比这个孩子要优秀,要顺利的多。
可是呢,她却总是觉得不快乐,因为她说我所有的决定都不是我自己在做,好像都是外为父母而活。
比如啊,刚才我们提到的前面的有一个学生,他说他没劲儿冲。只是觉得该冲。是因为他刚来咨询的时候,我问他什么,他都说不知道。就是他没有自己的感受,他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或者是我自己是什么样子,每天都是这样慌慌的。
所以呢,当他说到这一点灯,经过我们几次咨询之后。他才发现了,哦,我其实对自己是有掌控力的,我曾经是有过开心的时刻的,我,其实我是有梦想的,我想去上海。
等发现了这一切之后,他其实才提到,在最后的这段时光里,我应该冲一冲了,但是呢,我还是又没有劲儿冲。
那么当时我就会联想到,我说你呀,就好像是一辆宝马车。但是你没有发动机,只能让老牛拉着你走。
他说,老师,我怎么觉得这个情景这么别扭啊,这么难受呀?
我说是的,你可能会觉得不喜欢,我这么一说,你就更不喜欢。但是呢,其实你也可以选择继续。
你也可以选择开动发动机奔驰起来,这个发动机就是你的心。
他说,老师,如果我想了,我该怎么做?
我说没有如果,只有真正想了,你自己就知道了。
于是我就让他回去,你自己去想?什么时候真正想冲了,咱们回来再去探讨怎么冲。
如果不想,你觉得我愿意这样继续下去,那么我觉得也是一种选择,也不错。
于是,他就回去想了几天,又回来找我说,他真的想冲了!
于是我们在一起探讨方法,以前他回家之后一定要玩手机,玩游戏。
经过了我们的这样的一个探讨之后,他在回家的时候他就可以不开机。
而且这样的话,就是他以前以为自己的强迫症也消失了。并且他能够坚持把考试考完。等等这些。直到现在他还在努力着。
还有前面咱们提到的那个快要崩溃的孩子,为什么会那样,是因为她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不错。
在班上呢,可能考个前十名或者是四五名的样子。
于是呢,父母就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的优秀。
当然,别的孩子和家长呢,也会这样的夸奖他。
他确实也很不错!但是呢,他们会觉得,这样非常优秀的他,在家长老师的心目当中,都是可以上复旦。但是现在以我的成绩来说,比如说复旦了啊,我连211都考不上。
而且我爸爸说了,如果我考不上211的话,我只能选择复习。
大家就可以想见他,有他的压力有多么大?
当时我通过催眠和意象对话的方法,让他看到现在的自己的时候,他首先是觉得自己是在一个长长的隧道里边。
远远的,有一点微弱的光,但是却不知道他在哪里,而他自己现在已经努力尽了最后的力气,好像已经没有力气往前,并且即使再努力的话,我也不知道我会怎么样,听着这样的情景,我觉得特别的心疼,并且也知道这就是他现在的状态。
经过我们的咨询之后,他后来才觉得,呀!我从那个隧道里边已经走出来了,看见了一扇窗,窗外有着明媚的春光,非常灿烂的阳光,而有力量再继续前行了!
后来他又来找我说,我好像就是,考试的时候总是发挥不出来自己的水平,因为我有时候会读不进题,我会看周围的人,他们做的怎么样,等等……
那我继续让她想象,就像什么一样。
他说,我好像就像跑马拉松,跑得很累,很热,快没劲儿了,但是我看着别人都纷纷超过了自己,我还要回头往后看,看看还有多少人追了上来,然后我离终点还有多远,我还能不能跑到终点等等这些,会让他更加的无力……
然后,我们经过咨询之后。
他就能够自己就能够意识到了,他说没有必要看别人,我只需迈好自己的每一步。
而且,即使是否跑到了终点,其实我还可以继续向前,跑向更广阔的世界的!
哎呀,我当时就慨叹,其实我们孩子们内心都是充满力量!
他完全可以自己去度过一切难关的,只要我们的家长,我们大人们不去干扰他,不去给他过多的这样那样的期待!
于是,他就有了力量,我们才开始制定接下来的学习的计划,查漏补缺,找出自己有能力做对的。
但是,却拿不来分儿的那些题,每周的重点就做一个题型,这样的话呢,他就能够每天,每周他都能够看到自己的收获,看到自己的进步。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他就给我送来了一封信。
那个信上说,老师,这段时间我没来找你,但是我自己就是一直都在努力调整,虽然我现在的成绩还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经能够正确的面对了,我知道其实我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在提醒我需要去弥补的,都在为我最终的高考来做铺垫的。所以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是这个成绩如何,我都可以坦然的去面对了!
所以在我采访的一位家长里,今年他的孩子也是参加高考。
而且他走的是艺术专业,他不但要考文化,还要考艺术,要参加校考,要参加这个联考,其实要比别的孩子,我感觉面对的压力还会大,但是他却说,紧张是必然的。
我觉得当我知道我的孩子的能力在哪儿,也就知道了他能到达的地方,心里边就踏实了,其实当一个人不清楚自己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或者是能要什么的时候就容易慌乱紧张。
他说,其实人生长着了,高考不是终点,只是一次经历体验,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成绩,名次,学校只是附属品,是孩子现阶段学习状况的反映,无法代表他的全部和一生!
其实这里他说到的,我觉得真的就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了,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和世界。
也就是如何看待高考,其实他是我们对待整个人生的一个态度,他是主观的,而且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所以今年的我在看高考,我会觉得她就是个高考。
你既可以选择放大它的意义,觉得他可以决定一生,他可以决定我们什么,把自己吓坏了,压得喘不过气,或者是非得,就像刚才群里边的,有一个老师说他爸爸似的,要格外的去关照这个孩子,让这个孩子觉得更加的紧张,这是你的一个选择,你也可以选择无所谓,其实人生的路有很多条!
我们退出这场游戏去玩儿,别的同样可以。也可以选择,高考就是高考,他是我们人生经历当中的这么一件事儿,
我们只需去经历它,去用心投入,体会它,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获得非常多的新的体验,认知的扩展,从而让生命得到一种成长。
我们在这其中,就可以让我跟着孩子一起得到一次重生。
然后可以使它成为我们继续去经历,去面对人生的一笔财富,一种动力,一种力量!
其实,或者是说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儿,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一种心态去面对它,那么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事儿了。
所以总结下来,我今天要讲的一个主题就是,面对高考,我们就是去经历,去体验,去陪伴,去成长…………
【主讲人:张静
河北省高级语文教师;
曾培养过省高考状元;
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