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当中,村子里基本覆盖了高楼,泥土瓦房已经寥寥无几,放眼望过去,一栋栋密密麻麻的,场面之壮美,难以言喻,多数有七八层楼高,那时,在村子里七八层已经算很高了,还有一些只有两三层,母亲说那些盖两三层的人是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的,村子里的房子一般不住,只是过年会回来住上几天,或者是备有事之需。
我们家的房子在村子的最里边,从村头一直走到村尾,再经过那条泥泞的小路,你笔直直地站在小路上,就能看到那栋两层楼高的房子,也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在城市里买有房,仍然只有两层楼的房子。
起初在小路上清清楚楚就能看到房子的身影,到现在慢慢的被别人家的高楼遮盖了起来,完全看不清了,泥泞的小路也变成了水泥路,还大了不少,各种车都可以开进来。
母亲坚持要把房子盖起来,即使她知道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仔仔细细算来算去,那还不够买钢筋水泥的钱。
盖房子是一件累人的事情,还是个技术活儿,父亲一个人干不来,父亲身体极弱,干不了大的活儿,母亲也不同意他去做。
那时请工人花的钱要比买材料的钱还要多,固然是没有那么多钱的,父亲说,再等等吧,而且现在两层楼也够地方住,不用太着急,母亲性子有点倔,她还是想方设法想把房子盖起来。
房子盖不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父亲,母亲和弟弟说道,你要是第一个出生就好了,这时就能代替你父亲了,弟弟那时才上六年级,一个懵懵懂懂的小男孩,不知道房子的重要性,只是后来母亲三番五次在他面前唠叨起盖房子的事情,他好像有了一些认知。
等我上了初中我就能帮助父亲了,弟弟红羞着脸说,他虽然是男孩,但是性格唯唯诺诺,容易害羞,随了父亲去了。
母亲笑了笑说,我们家都是女孩比较能干,男孩都是文绉绉的,包括你爸。
母亲整日里为盖房子的事情发愁,她极少去别人家串门,之前常去的老张家现在也极少去了,那老张和她算有点交情,之前他盖房子时母亲也时常去帮忙,是不算工钱的,母亲说那老张也不容易,能帮就帮,咱没有钱可以出点力。
只是后来老张和母亲说话全都变了味,那时在村子里,也打打实实存在各种攀比,高傲,看不起人的事,谁家的房子盖的高谁就比较有能耐,就证明比较有钱,那时交朋友,也要看房子盖的高度,要不然就是互不相识。
母亲清楚地知道,只有把房子盖起来,才能在村子里立足,每每想到这,她便面红耳赤,手心发麻,父亲温存自如,不会计较别人的看法,她时常安慰母亲,担心母亲。
这时代变了,到处是看钱的人,你们要好好读书,可不得像我和你父亲一样,被人欺了,母亲在饭桌上总要说上这么一句话才肯罢休,弟弟有些怕她,她时常害怕母亲生气。
其实没钱盖房子这件事,主要也是因为我们几姐妹在读书,大部分的钱都花在我们身上了,不过在母亲看来,盖房子和读书这两件事比起来,还是读书重要。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在读大专,二姐高二,我初二,弟弟小学六年级,主要是大姐那花钱多,光是学费就上万,母亲坚持要大姐读完,那时村子里读书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大姐算是个文化人了。
按照村子里的风气,是不稀罕文化人的,很多人都明里暗里劝说母亲说,不要花太多钱在女孩子身上,指不定她读完书就嫁人了,母亲不信,她非得让大姐读完,不能放弃,那时村子里思想落后,一堆堆的人没有出过村子,他们靠大山活着。
母亲没有办法,始终不渝地要尽快把房子盖起来,她爱父亲,她没有办法看到父亲遭到冷眼对待。
她亲眼看到了父亲在村子里被车子撞倒,事后无一人出来帮扶的情形,很多人看到了是那个穿白色衬衣,黑色条纹裤子,脚上穿皮鞋的男人撞倒了父亲,但是却没有人出来指认,最后说是父亲的错。
母亲无权无势,听说那个男人是村子里的有钱人家,盖的房子是全村最漂亮的,还认识许多当官的人,自是能说会道,还不怕任何人。
父亲因为这次车祸,留下了许多祸根,那时没钱去医院,外公会点中医,时常上山挖些草药给父亲治病,主要是脚上的伤比较重,之后很久才可以走路,他又不安分,没好全面他就开始干重活,后来又导致了旧伤复发。
母亲经常唠唠叨叨地说父亲,父亲不闲母亲烦,母亲很少和父亲提及盖房子的事,她怕父亲担心,又偷偷跑出去干活。
父亲的脚在慢慢的恢复了,可以走路,干些轻活是可以的,母亲听说一个亲戚在广东的工厂里打工,工资也可以,她到处托人要到那个亲戚的电话号码,最后果真要到了,这是我们意料不到的。
那是一个五金厂,具体做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知道能赚到钱,那时母亲没有出过远门,没有离开过村子,但她似乎表现得不难么害怕,可以伪装得很勇敢,以此真的变得很勇敢。
走的那天晚上,母亲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父亲了,反复的交代父亲不要出去干活,好好在家里看着弟弟,也交代弟弟要帮父亲的忙,弟弟嗯啊地答应着,那时我们几姐妹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因为走的仓促,没能告诉我们。
她是早上6点50的车票,要走上一个小时的路才到镇上的汽车站,那晚,她整夜没有睡,总感觉有交代不完的事情,或者是担心自己少拿了东西,她反反复复地检查她的大麻袋,最终才敢放心。
她离开家门那一刻,天还很黑,父亲递给她一个手电筒,寒暄的话说了太多了,母亲背起那一大麻袋的东西,奔着黑夜里去了。
母亲到了广东,已经是中午了,她晕车很严重,一路上吐了很多次,那时有工厂里的专人接送,母亲自是觉得幸运极了,她普通话不是很好,和人交流都很困难。
她去填了表,厂里的人说她年纪有点大,本来是不打算录用的,但是母亲大哭起来,她说自己什么活都能干,不怕苦,不怕累,保证不会拖累大家。
考虑再三,再加上那时厂里缺人,就录用了母亲,给她安排了宿舍,包吃包住,母亲很满足,傍晚时,她给父亲打了电话报平安。
母亲没见过世面,她和父亲说着大城市的好,也说着工厂是多么大,她语调激动,然后提高声调说:要是以后你也能来大城市里看看就好了。父亲从容安静地听着,他内心憋的难受,他觉得母亲是个了不起的妻子。
刚上班时母亲上的是白班,后来不知道怎么安排,她就去上夜班,后来听说是她自己选的,夜班工资高点,她仍心心念念着家里的房子。
母亲整日里上班,不像在家里自由,但是她很勤劳,虽然年纪大点,但是干起活来,也不输年轻人,在家里习惯了,她总是乐呵呵的和别人说。
母亲极少花钱,因为厂里包吃住,她能剩下一些钱,大姐那时也能自己做点兼职,也有助学金,奖学金之类的,很少花母亲的钱,我们几个所要用到的生活费也不多,也知道了要节俭,母亲工资还可以,但是有多少她从来不告诉我们。
她不上班时,一个人待在宿舍里,拿个本子计算着盖房子的所需要的费用,那时还远远不够,母亲心里清楚地知道。
母亲和父亲说房子迟早都要盖的,咱也要为儿子想想是吧,起码在我们有能力时能给他个像样的,高些的房子。
父亲在家里也做些零零散散的小工,钱不多,但是有收入他就很开心了。
房子盖起来时是在冬日暖阳的季节里,接着之前的再往上盖了两层,也就只有四层高,母亲还是觉得不够,她站在房子前面喃喃自语,房子总是要盖起来的。
大概是又过了一年的时间,才又相继盖了后面的三层,算下来也有七层了,母亲时常拉着父亲,看着前面的房子幸福的说,咱家的房子盖起来了,她声音有些颤抖,很明显的激动,父亲怕她流眼泪,就打趣她像个孩子,母亲笑了笑。
都是你的功劳,父亲时常和母亲说,母亲最不乐意听这样的话,为此她常常责怪父亲,说父亲不当自己是家里人。
房子盖起来了,母亲也是极少和村子里的人说话,不过主动和她说话的人都不少,听说你在广东赚了不少钱,很多人都问她,母亲总是笑笑不语。
母亲在厂里打工的那几年,劳累过度,老了许多,头发白的差不多了,父亲看着比她要年轻,她和父亲说,她要走在父亲前面,因为她不想伤心,父亲也不同意,他说我身体本来就差,你要留下来,这个家还要靠你呢。
两个人总是不经意间就聊起了生死问题,有时候说着说着就哭了,母亲说,可以安心地走了,房子也有了,不图什么,孩子也长大了。
两个人都不能走,你们要守着你们的房子,这是你们的房子,不是我的,弟弟稚嫩地和他们说着。
房子迟早是你的,迟早是你的,母亲说话声音有点小
我们都说,那是母亲的房子,全家人前仰后合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