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有两个丫鬟,一个换做庞春梅,一个唤作秋菊,而两人在小说中性格的对比由挺有意思。一是两人同为丫鬟,即奴才,按理说,奴才就该有奴才样。奴才什么样?大凡奴才,皆媚骨,奴颜媚骨,献媚取宠,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放低自己的身段,去取悦主子。我们看很多电视上的奴才,大凡这个样子,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鞍前马后,绝对地奴才本色,当然这也是奴才们求得生存的一个手段。中国人似乎都有一种奴性。这是鲁迅先生说的,因为中国人习惯成为一种“顺民”,如孝顺、温顺中,都带有一个一个“顺”字,似乎中国人不顺这日子就没法过下去了。
中国人做奴才的习惯由来已久,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处在两种状态当中,一是当得上奴才的状态,而是没奴才做的状态,奴性的根源在中国根深蒂固,如果不做顺民,是要付出代价的。统治阶层也以这个标准去统治人民。我们的常委会希望最好的结果是一件事全票通过,没有反对的声音,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但是没有反对的声音真的好吗?不见得。你越是以“顺民”的标准去管理,出现的问题就越多。我们中国的官员无论大小,整得都像人民的父母一般,自古至今都有“一方父母官”的说法,他们高高在上,和布衣们相距甚远,与西方亲民的官员相比,我们的官员少了很多人性化的成分,多了作威作福的成分。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是以“顺民”的标准接受教育的,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们不敢说真话,我们不敢表达心里边的正常需求,我们的个性在缺失,这又使得我们感到人人自危,不敢轻易越一步雷池,以致我们的性格中多了自私,少了公共意识,我们对自己的东西很珍惜,但是对公共的设施,公共场所,则是毫不留情地破坏或盗窃。人人自危,也人人自保,今天某人跌倒了,我扶你一程,明天你就将我告上了法庭,说我故意将你推倒,做好事都能得到恶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如果做好事都能这样如此危险的话,那我们以后对这样的事就甭行动了吧。事实上我对那些给别人的好行施以恶报的人是很深恶痛绝的,他违背不仅是自己的良心,更是对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加剧,这样的人不论从道德上讲还是从人性上说,皆为人渣一个,而社会就此令人倍感冷漠。这是很严重的一个社会问题。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人格,这是很犀利的。也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欲望,卑躬屈膝,溜须拍马,委曲求全,日本侵略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人跑去当了汉奸,又有多少人帮着日本人打击中国人,我们常骂日本人的可恨,但我们有去统计过抗日战争出了几个汉奸吗?欲望,还是欲望,欲望使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性格,让我们在诱惑之前毫无抵抗之力,人性之卑微,人性之渺小,由此体现。《红楼梦》中,林黛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让我们感受到其性格当中高尚的一面,这令我们很多人都自惭形秽。咱们接着说庞春梅。
庞春梅这个人,虽然是个奴才,但生性高傲,带有一种尊贵的气质,骨子里没有半点奴颜媚骨,很聪明,善于取悦潘金莲,而潘金莲对她也情同姐妹,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与西门府中潘金莲势单力薄有关,她也需要拉起自己的一支队伍去与其他人抗衡,而庞春梅又是她唯一信得过的人,所以两人常常是一条心。
西门庆收用了庞春梅,潘金莲不仅不争风吃醋,还默许,当然这也是潘金莲博取西门庆欢心的一个方法,来确保自己的地位。而庞春梅也不狗仗人势,不与潘金莲争宠,按理说在西门府中,仗着西门庆,她完全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地位,甚至超过其他妻妾,但庞春梅并未这么做,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
有一回吴道士受邀来到西门府中给众人算命,算到潘金莲,吴道士说潘金莲命运不济,寿命将短,而潘金莲却说,算得着命,算不着刑。说是即便算得着几时死去的,也算不到死去的方式,当然这话有反抗的意味,说明她要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话放在当时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妾身上,这会遭来厄运的,当然潘金莲不敢明说。
而吴道士当时发现庞春梅站在边上,气质不凡,以为这是西门庆家的大小姐,既然是大小姐,便得好好逢迎一番,大小姐嫁的对象无非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因此说庞春梅将来必成夫人,珠翠满头。众人皆笑,吴月娘更是嘲讽道西门庆将来要做了官,要成为夫人的也必须是吴月娘啊,怎么也轮不到区区一个不起眼的丫鬟。当然这里可以看出吴道士也并非是个能人,看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不过从侧面反映了庞春梅气质确实与众不同。
她与潘金莲同一阵线,自然对李瓶儿也充满了敌意,常常帮着潘金莲打骂秋菊,与其他妻妾对骂。有两件事很能反映她的性格。第一是有一回,西门庆请来了一个乐师,叫做李铭,这乐师恰好是老二李娇儿的堂兄,叫到西门府,给四个丫鬟教授音乐,每个丫鬟学一种乐器,这李铭教授时,不免要手把手地教授,有一回,李铭站在庞春梅后面,低下身子,把手放在乐器上,不小心碰到了庞春梅的手,这庞春梅大叫起来,将李铭海骂了一顿,说他手脚不干净,下流,骂的李铭灰溜溜的,庞春梅还不罢休,还把他给赶走了,气得这李娇儿话都不敢说一句,自此与李娇儿留罪。这西门庆回来,听说自己请的乐师被庞春梅给赶走了,也没说话,只是笑笑了事。第二件事是,老大吴月娘的亲戚来做客,请来了郁大姐,一个眼瞎的说书人,给自己的亲戚说书,恰好那天西门庆与吴月娘都不在家,庞春梅就径直走到吴月娘房中,让郁大姐到自己的房里给自己说书,这郁大姐一听说是个丫鬟,凭什么要给你说书啊,便断然拒绝了她,庞春梅就借机发挥,将郁大姐祖宗八代骂了个遍,滔滔不绝,各种淫荡的难听的词语都使出来了,气得郁大姐那个囧啊,还将人人赶走了。庞春梅这么做,恰好也是帮着潘金莲杀杀吴月娘的威风。这吴月娘听说了庞春梅这么一出,气得直抓狂,但是又不敢出声,只能忍气吞声,自此庞春梅得罪了吴月娘。我们看,西门庆请的人被庞春梅赶走了,西门庆没有出声,吴月娘请的人被庞春梅赶走了,吴月娘也没有出声,可见大户中也是“拣软的欺”。在这样的大户里,丫鬟只要表现的硬气点,也能少受不少苦。得罪吴月娘,可不是小事,她处处都想借机除掉庞春梅。当西门庆死后,吴月娘首先清理的便是庞春梅。
在西门庆死后,吴月娘让庞春梅净身出户。什么叫“净身出户”?古代某府的丫鬟出嫁,府上都要给她置办嫁妆,而净身出户就是什么也没有,将其赶出家门口。卖给了当地一个守备官当小妾。这守备也有夫人,但是她常年身体不好,病重卧床,家中大小事务,也均得庞春梅来管理,因此庞春梅成了府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久,守备夫人害病死了,张守备便将庞春梅扶正,做了夫人,地位颇高,这正应验了吴道士那句话。不久庞春梅给张守备生下一个儿子,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张府中的地位,而西门家族持续没落,吴月娘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光。
庞春梅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她很尊重潘金莲,也很同情潘金莲。在卖到守备府后,她极力劝说张守备把潘金莲买回来共同服侍张守备,但终究因为各种原因,潘金莲还是惨死在武松手上。潘金莲死后,暴尸街头,惨不忍睹,还是庞春梅雇人给潘金莲做了副棺材,并将她秘密安葬在了永福寺后面西门庆墓的附近,这事也只有庞春梅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每年清明节,庞春梅还定时去给她祭奠上香。由此可见,庞春梅对潘金莲确实是重情重义,这也是小说中关于潘金莲的一生中唯一让人欣慰的一件事,至少她还有个好姐妹。
有一年的清明节,吴月娘等一干人去给西门庆上坟,突然寺院的的和尚跑过来说守备夫人要过来给亲人上坟,让吴月娘她们躲到寺院的偏房当中去,待守备夫人上坟离开,再出来。这吴月娘也不知道守备夫人是哪个,突然有个人说,这守备夫人就是庞春梅,她要祭奠的亲人,莫非就是潘金莲,这话一出,大家都吃了一惊。果不其然,守备夫人驾到,先是一干士兵开道,前呼后拥的丫鬟和小厮,一时风光无两,而为首的正是庞春梅。庞春梅给潘金莲上完坟,准备要离开,突然听见偏房里有人说话,就问这个方丈说偏房里都是些什么人,方丈说乃是西门府中来给西门庆上坟的,庞春梅当即一听,立马迎出吴月娘等一干人,还给吴月娘下跪向她问好,这吴月娘听说庞春梅如今这身份地位,早已羞愧不已,见庞春梅下跪,连忙制止,并说不敢造次之类的。而庞春梅也真是大气,在吴月娘面前不仅没有羞辱她的意思,还聊起家常里短来,问问众人近况如何。虽然以前吴月娘对她千般不是,但以庞春梅如今的“成就”,就足以让吴月娘“悔之晚矣”了,根本没必要对她施以言语上的嘲讽,这足以反映庞春梅大气的一面。吴月娘一概过去对庞春梅的不屑、痛恨,还主动要与庞春梅姐妹相称,这是在是很戏剧性。当然,毕竟今非昔比了嘛。念及旧情,庞春梅说还要抽空“回家”去看看。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善良的大气的忠心的不忘旧情的庞春梅的形象,令人对她有了些许好感。
庞春梅回到西门府,看到自己以前睡过的床,玩过的花园,触景生情,不由地怀念起旧时的光景,看到潘金莲的房间的那张床,提出要把它搬回去,这个细节再次体现了庞春梅对于主子的无比忠诚。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家族,就这样一夜之间辉煌不再,多少令人唏嘘不已。但天下不知又在重复着多少这样的事呢!
“饱暖思人欲”,庞春梅在成为守备夫人后,便把陈经济接入府中,背着张守备与其私通,不仅如此,她还与张守备的家人私通,而最终的结果是死在了守备家人的身上,可以说是纵欲而亡。庞春梅在西门府只是一个配角,她真正的角色是在当上守备夫人之后,当别人死的死,卖的卖,她成了绝对的主角。我们说过,本书的名称“金瓶梅”,梅,就是庞春梅,三大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旺盛的情欲。那么在西门庆家中做丫鬟的时候,她的确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和西门庆满足自己的情欲,为什么她没有这么做呢?笔者觉得,庞春梅在西门府中的地位是丫鬟,处于被动的地位,必须的时时刻刻维护自己的尊严,因此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这也是在府中生存下去的一种方式。但当她成为守备夫人,意味着她的身份地位都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方式和享乐方式的变化,而此时的庞春梅变得更加具有主动性。人类的原始欲望一旦被激发,且有了足够释放的条件,那么它将以巨大的能量形式释放出来。这不是仅仅针对庞春梅,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很多人在处于较低的一个财富水平,一个较低的地位的时候,和处于较高财富水平和较高地位的生活方式是很不一样的,穷人与富人的生活方式享乐方式也是有很大差距的。鬼知道一个人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时他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欲望无止境,人性的欲望恰恰也反映了人类的卑微,人性的低姿态。
做个对比我们发现,小说中的四大人物,西门庆、李瓶儿、潘金莲、庞春梅,性格及其复杂,且皆死于自己的欲望当中,这四个人,皆为欲望之化身。这是一个怎样沉重的话题。因为欲望,造成了一场悲苦的人生,造成了四分五裂的生命,同时也造成了生气蓬勃的人生。他们过得是如此艰辛,每天面对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快乐可言;为了欲望,不惜拿别人的生命作为代价,践踏生命尊严,这是我们倍感痛心疾首的;但对欲望的追求,也让人生这场戏演得丰富多彩,生气蓬勃。作者并未以道德标准去衡量其笔下人物,甚至,还喜爱其笔下的人物,所以,才会赋予其生气蓬勃的人生,这里恰恰体现了作家怀之乃佛家大慈大悲之心肠。而作者又将他笔下的四个人都处死了,恰恰是告诫我么要节制欲望,否则,必将死于欲望之中。但是,其笔下的很多人物,小人物,同样是欲望的化身,甚至,对比这四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却活得好好的,还在世间继续放纵着自己的欲望。他们死了也就死了,却并未吸取这四个人的教训,是啊,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有人死了,至多哭几天哀悼几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干的事,这,也许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