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一直在看思考,也在看我之前写的不完整的一篇文章《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今天我打算具体谈一下“职业化”的概念。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为个人感情所左右,冷静且专业。(来自某度解释)
我很喜欢最后一句话的概括,即使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人情味。
职业化也不仅仅是规章制度和政策,流程,这只是迈向职业化的第一步。
我的理解就是让他人,自己感受到最大的舒适,那么我觉得职业化就不远了。
《职业化——21世纪第一竞争力》书中,把职业化系统地分为:个人职业化、团队职业化和管理职业化。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
所以我经常思考,在工作中我扮演的角色是什么?《重塑心灵》一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即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有多个面。
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果把错误的角色带入到工作中来,那么身份出了问题,就会导致一系列下面的问题。
(上图为解决人生问题的六个层次)
基层员工在职业化进程中,经常会遭遇这六个问题,我用解决问题的六个层次来分析问题出在那一层
缺乏契约精神;(身份)
心态不积极;(信念价值观)
不知道如何把工作干好;(能力)
和同事关系很僵;(行为)
得不到上司的青睐;(环境)
工作多年却没有成长(结果)
同事不职业化怎么办?
团队不职业化怎么办?
管理不职业化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