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剑的新版 Gmail,猛看有点Outlook的逻辑,部分又跟 Spark的异曲同工。
一、如何使用新版
新版Gmail有两种开启方式,同时也允许用户随时切换回传统版。
个人用户入口:
企业用户(管理员)入口:
管理员在控制台开启后,子帐户即可选用“尝试新的Gmail”。
二、新版特色
整体对企业用户意义更为深远,免费版的个人用户也能感受到改版后的新界面、智能回复、延后阅读诸多特性。
1、变大颗的行动按钮“写邮件”,搭配清爽的UI
2、快速在当前页执行操作,减少点击
最方便的是附件在当前页就可以查看,而且很明确知道附件的格式与数量。
邮件置为延后,会进入左侧菜单内的“已延后”队列。延后的范围很灵活,有没有集成Pocket 一样 read it later 的既视感?
3、右侧工具栏集成了诸多应用
包括Google日历、记事(Keep)、待办(Tasks)与获取其他插件。
4、自动添加收件人、智能回复与优先级提醒
一系列 Google 力推的 AI 元素功能来了。
自动添加收件人
切换到新版后,我也测试了一下,当撰写邮件里提到了某人,比如我们常用的@XXX,或者使用+XXX,那么会自动把这个人添加到收件人队列。
这个倒是见仁见智了。
智能回复
从这里开始,我暂时没有体验到,根据帮助说明这个功能可以关闭,选择权交给用户。
优先级提醒
针对我们有可能会遗漏的邮件,Google会进行一些提醒。
移动端上对邮件优先级也进行了调整,甚至还包括了推送提醒与退订推荐。
与Spark的Smart Inbox如出一辙,只是Spark会比较怂的新增一个队列,不会随意改变你的排序。
三、 即将发布的新功能,主要针对G Suite付费用户
1、保密模式
只能用网上的谍照了,这部分普通Gmail用户可能也会在稍后几周内体验到。
单纯看截图的话有几个特点:
1、允许设置禁止转发,复制,下载或打印,但是不能防截图。
2、可以设置阅后即焚,时间可以设置。
3、可以要求对方输入验证码后可见,前提是你得知道对方的手机号。
保密模式非常适合企业商用,一定程度上防黑客、防盗号,特别是商业往来中又必须通过邮件发送个人信息、账号密码或者隐私内容。
当在保密模式下发送的邮件,只要在过期之前也可以随时取消发送或者改变注意再次发送。届时收件人仍会看到您向他们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其中包含主题行,但如果他们尝试点击该邮件,他们会被告知无权访问。
对于潜在钓鱼邮件,加大了提醒。
2、离线模式
Gmail 会在本机端同步过去 90 天的信件,就算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也能继续看信、回信,等下次连接到网络时再发送。
四、G Suite 与 Office 365 之争
新版 Gmail 本质是针对 to B 市场,即企业用户。
1、多元化的战略意义
to B 领域的产品并不靠设计驱动(非看轻UI),G Suite 也不是要狙击Office 365(两者非零和博弈)。
全世界每天超过2700亿封电子邮件,这无疑切入点,而且也相对容易的践行叫从 Mobile First 到 AI First 的战略,收入多元化同样也是 Google 所追求的。
关于多元化,Amazon 深谙此道。
十多年前的贝索斯就回答过在线图书销售的商业模式,类似于交叉补贴的概念,Amazon 是通过卖书,获得收入较高的、教育程度较好的消费者数据。书的销量主要靠“低价”;但是消费者数据将帮助 Amazon 通过线上渠道销售掉其他一切,不管是实体商品还是虚拟服务。
2、Google 面对的企业客户转移困境
如果只比较用户量,Gmail 用户超过14亿,Outlook 只有其4亿左右,但如果讨论到付费订阅用户,微软则具有绝对优势。
G Suite 付费用户:400万
Office 365 付费用户:1.2亿,17年Q1的活跃用户是2800万
G Suite:Google推出的智能办公套件,包括企业专享的Gmail、文档、云端硬盘和日历等服务。
价格分为每月每人5、10与25美元三档,对应不同权限。
Office 365:微软公司基于云平台的应用套件,包含邮箱,即时消息与联机会议,日历管理,云存储和流程管理等。
有个人版与企业版之分,以企业服务套餐为例,按年、按月购买都可以,如果按年,每月每人分为5、8.25、12.5美元三档。
G Suite 自从2006年推出以来,就是靠低价策略与协同功能,吸引大量的学校、初创公司。
标普500的上市客户数只有15家,面对一百多亿美金的蛋糕,就算排名第二,距离微软的差距也仍然太大。
2016年Gartner 数据显示的销售额:
G Suite :13亿美金
Office 365:138亿美金
想让传统的、大型的企业的采购部门从微软转换为谷歌,并不那么容易,也不是简单的拼价格。
Google的 Android 与 AI 为G Suite 带来核心差异,而不是仅仅是定价策略或者售后支持。
两者都注重客户的隐私,数据不会用于广告,甚至G Suite付费用户看不到广告,特别是在沸沸扬扬的FB事件背景下,已经作为企业的最高红线。
两者也非常重视学生、教育人员的市场培育,毕业生进入企业,最终会占据决策权,这些人的习惯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