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写励志文字,诉说一件令我心痛的事。
小雨跟着我学了三年琴,一直表现都不错,有一天,到了下课时间。
出于对孩子的喜欢,我对她说:“ 小雨,今天晚2分钟下课吧,我们把这首曲子练好哈。”
孩子先是沉默……
我误以为她没听清,重说一次。
她哇的一声哭出来……
我疑惑,不知道是说错了什么。
这个时候,我不知是否应该站起来抱着孩子去安慰。
我想张开臂膀,但是……无助的我没有做到。。。
我试着问她,怎么了。老师哪儿做错了?
“ 我就是不喜欢练琴 ”
“老师喜欢你才会让你多练会啊,可以多教你一些东西。怎么会不喜欢练琴呢?现在的作业完成的很好,拉出来的曲子比以前好听多啦。是不是啊?”
我试着用稚嫩的语气和10岁的孩子对话,想让她把我当成朋友,诉说心里的一切……
“ 我都是装的,如果作业完成不好你告诉我的妈妈,妈妈就会训我!”
…………
这一次,我忍住没有发火,没有说孩子不懂事,没有说她任性,没有为自己辩解老师只是单纯的为你好……
我不知说什么去做什么,这一刻,所有劝孩子练琴的话都说不出口。
我想起德国巴洛克时期钢琴家Johann Pachelbel训斥女学生,说“ 你不练琴,不配做我的学生,滚!”女孩子痛哭跑着离开,后来Pachelbel试图找到女学生道歉,得知在狂奔的过程中出了车祸去世,他悲痛欲绝,写出《卡农》纪念她。令他懊悔一生……
我多希望世上没有《卡农》这么凄美的音乐,老师没有说那些话……
……
我想了很多!
事情过了一年之久,我依然印象深刻,记得她当时失望的眼神,仿佛又听到她的哭声……
我该反思了!
我是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是否没有考虑她的感受?
如果我在做决定的时候也问一下她的意见,凡事商量、讲道理而不是一味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去做……。作业完成不好,去询问她原因并想办法培养孩子的练琴兴趣而不是发火……如果我不完全按照教材,在枯燥的音阶、练习曲同时辅助着乐曲布置作业……
孩子是否会喜欢上拉琴呢?也就不会痛哭……
不是每一个教学方法都适用于所有孩子。
如果我们会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教学计划,主课辅课并施,让孩子打好基础的同时重点培养兴趣,如果我们教课能够认真一些,不是以赚钱完成任务为目的……
…………
我见过很多家长,有时候我讲一个新知识,孩子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就会大吼孩子……
感觉浪费时间浪费了金钱。
家长觉得交了费用,就代表孩子学会了东西。把孩子的周末用辅导班填满,美术、乐高、钢琴、小提琴、象棋、书法、高尔夫……
我亲眼看到过孩子拿着乐高玩具去上美术课……
当然,家长最喜欢问的话题就是,“你家孩子都上什么辅导班了?” ; “ 小明妈妈,我家附近有一个泡泡英语是真不错!”; “明天让我家孩子也报一个。”
我们的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实在太可怕……
我想起,我的初中同学就是除夕当夜妈妈让她做完一张数学卷子再看电视而跳楼……
且不说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家长,是否也要反思一下?
我们都爱孩子,可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语气。
我们不再大声训斥,多方面找原因。
我们爱孩子、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
我们和孩子沟通,学会倾听……
我们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培养适应能力
我们鼓励孩子,不吝啬赞美。
我们注重成绩的同时,常和孩子谈谈心……
我们学会宽容、忍让……
允许申辩!
………
我想……或许,他们会把我们当成朋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