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能够帮助你成为一个天才的一本书。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天才,好好利用这本书里的原则你就一定能够做到。即使是你长大了,好好利用这本书里的原则,你也能够成为某一个行业特别厉害的人。
有人认为,天才是天生的。比如说莫扎特四岁就能够谱曲,六岁就能够演奏,到处巡回演出。而且他有天生的完美音高,他能够听出每一个音高对还是不对,能听出降a还是降b。
这本书打破了所有对于天才的神话。莫扎特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完美音高,他是因为他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专职全职的去培养他,而他父亲本身也是一个作曲家。他爸爸培养他的哥哥、姐姐虽然也很不错,但是没有完全成功。莫扎特父亲在哥哥姐姐身上获得的经验全部应用在了小莫扎特身上,然后才把莫扎特培养成了最棒的人。
那还有人说帕格尼尼呢?帕格尼尼当年曾经有一次拉小提琴的时候,拉着拉着“嘣”断了一根弦,然后别人都觉得完蛋了,不能拉了,但是他没事,他接着拉,“嘣”又断了一根弦,就剩两根弦。他用剩下的这两根弦接着演奏,依然演奏得非常流畅。然后“嘣”……不出所料的,又断了一根弦,最后就剩下一根弦,帕格尼尼就用这一根弦拉完了整首曲子。结束之后发现他左手手指上全是血,因为他要用手指使劲在弦上划动。大家就传说帕格尼尼是一个特别伟大的天才。
但事实上这本书的作者调查了所有这些天才的背景,包括帕格尼尼。发现帕格尼尼之所以能够拉四根弦到一根弦的这个曲子,是因为他之前追求一位女士的时候,曾经尝试着创作了一首曲子,去掉了中间的两根弦。只剩下两根弦,就是只有一根粗一点的声音,是像男生,还有一根细一点的声音像女生。他拉了一首曲子,是男女声对话的那种感觉的,然后献给了那位女士。
在他拉完了这首曲子,他想他是不是可以挑战一下只用一根弦。于是他又拿掉一根弦,用一根弦写了一首曲子。那一次连续三根弦嘣断的演奏是他刻意而为的。他已经练习到了完全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在那一次公开演出的时候,他自己使劲嘣断了一根弦,又嘣断了一根弦,一共嘣断三根弦之后,用一根弦演奏完了所有的乐曲。
所以所有的天才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都有着不可企及的高度,但事实上唯一的秘密就在于刻意练习,在于你和其他人的区别是,你自己有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在不断地突破你的边界。
但是也会有很多人说,之前有一本书就是说这个的,是格拉德威尔所写的《异类》。事实上,格拉德威尔在书中所说的一万小时理论是不严谨的,因为格拉德威尔就是用了本书的作者安德斯·艾里克森和罗伯特·普尔他们俩的研究成果,写的这本畅销书《异类》。所以你会发现畅销书作家和教授之间的区别。教授写东西没有那么简单,所有简单化的东西更容易流行。我告诉你一万小时理论,就是你无论干各行各业,只要你能够做到一万小时,你就能够成为大师,成为天才。你看,很简单。包括清华大学校长在内的人都在演讲当中提到《异类》这本书。
事实上,你仔细想一下就会觉得很奇怪,比如说一个看大门的大爷,他看大门已经超过几万个小时了,但他有没有成为保安的高手呢?一个在课堂上混日子的老师,他讲课不怎么投入,但他一直在讲课讲了几十年的课,也有上万小时,那他有没有成为一个特别杰出的老师呢?没有!还有很多种状况你根本不需要一万个小时,你就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只要你能够专注几百个小时在某件事情上,你就会有突破,成为一个专家。所以有的行业练习一万小时还不够,有的练习根本不需要一万个小时。还有的人心不在焉就算超过了一万个小时也没用。所以一件事情没有一万小时理论那么简单。
我们来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刻意练习。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作者他们在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请了一个大学生来兼职,每周来练习一个项目,记数字。就是随机地说出很多个数字,看你挑战自己能够记住多少位。各位,可以自己想一下,我如果随机的说出七八个数字,你能不能够记得住。估计一般人也就只能记住七个数字,这是正常的状况。好一点的能记住一个电话号码,11位,就很不错了。他们在刚开始训练大学生的时候,大学生在8位的时候就遇到瓶颈了,觉得过不去。怎么办呢?下一周来训练的时候想办法突破8位数,每周就练一个小时,不停地想办法来延长记数字的位数。在经过大概两年的训练以后,就是每周训练一次,一次大概一个小时,两年也就是100多次。在100多次的训练之后,这个小伙子能够很轻松地记住连续说出的82个数字,可以去上《最强大脑》了。
这个小伙子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有什么天分存在。后来作者们就把这个技术跟很多人分享,结果发现大量地方的人只要用这种方法不断地训练都能够记住特别长的数字。各位你们猜猜现在他们能记住多少位?
现在中国的一个孩子去参加比赛,他能记住三百多位。就是你随机地说出三百多个单个的数字,他能够全部记住,一字不差。因为这里边有方法,有刻意的练习在里边。
这个方法一下子挑战了我们对于天才的认识,就是这些记忆力超强的人他并不是一个天才,他是练出来的。那么,人们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
1908年的马拉松比赛,被称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比赛。那时候有一个叫海耶斯的人,他不仅夺冠还创造了世界纪录2小时55分18秒。但是现在马拉松的世界记录被刷新到2小时2分57秒,提高了将近一个小时。而且如果你的年龄是18-34岁之间的男性,想要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那么你的成绩不得低于3小时5分钟。也就是说,1908年的时候的世界纪录在今天才刚刚够获得参赛的资格。在过去跳水运动的时候,曾经有人尝试过空翻两周入水,结果受伤。后来他们说这是挑战人类极限的动作,千万不要做这样的动作,太危险了。但是你现在看看跳水队员,尤其是中国人,所以人们是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的。
就拿背诵圆周率这件事情来说,大家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里边在背诵圆周率。在最早1973年的时候,理查德·斯宾塞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纪录,他背了小数点后511位,这个记录后来被一个美国人打破,大卫·沙克尔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万个数字,然而更吓人的是印度叫米纳的一个人,他背诵到了小数点后7万个数字,最后有一个叫原口证的日本人,他声称背诵到了小数点后不可思议的10万个数字。
再来看一看做俯卧撑的记录,你会发现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能做一百个俯卧撑我觉得你已经很强了,你是正常人里边比较厉害的。但是在1980年一个日本人创下的纪录是10507个俯卧撑,一口气做这么多个俯卧撑。后来吉尼斯世界记录就不再接受这个申请了,因为数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后来他们就只接受一个申请,24小时之内能够连续做俯卧撑的数量。这个数字后来被一个美国人创造,1993年的时候他在21个小时之内21分钟之内,做完了46001个俯卧撑。这些数字表明人体的极限是在不断地被挑战 。
为什么人类总是不会断地会超越自己,超越的那么厉害。你要知道人的大脑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那大脑的适应性怎么证明呢?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全世界最难开的出租车是伦敦的出租车。因为伦敦的街道完全没有规律,它跟北京完全不一样。所以外地人不要指望到伦敦用GPS就能够搞得定,就是用GPS在伦敦都很难开车。所以伦敦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特别严格考试的群体。他们考试是给你特定的时间,然后给你很多个犄角旮旯的点,你要准确地到达那个地方。一旦你考上伦敦出租车的驾照,你就可以有一份非常不错的收入。所以就有很多人拼命地去考伦敦的出租车驾照。这是需要长期练习的。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些拿到了出租车驾照的司机拿来做人脑部的扫描,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跟他们做对比的是公交车司机。因为公交车司机是沿着一定的线路在开车,还有普通人,结果发现这些伦敦的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的后边都比正常人以及公交车司机都要大的多。这说明我们的大脑是在不断地成长。我们的大脑在随着我们锻炼的过程当中是在不断地改变的。所以如果你愿意训练自己,你愿意挑战的话,你一定能够不断地突破前人的这些成绩。那么这里边就提到了刻意练习这个概念。
什么叫刻意练习呢?它和一般的练习有着非常明确的不同。
第一,它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最好这个事是可以衡量的。比如记数字、做俯卧撑、跳水、国际象棋这种事最容易做刻意练习,因为它好衡量,有着明确的标准。所以每次训练都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它一定是专注的。美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也是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是最早的天才之一。他通过放风筝把电引到了地球上。富兰克林除了会写作会做科学之外,他有一个嗜好,特别喜欢下国际象棋。他下国际象棋的时间肯定超过上万小时。但他很恼火,他总是不能够进入一流高手,他认为自己很牛很聪明,但是下国际象棋却总是进不了一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富兰克林在下国际象棋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进行刻意练习,他把下国际象棋当做一种休闲活动,他总是在朋友来的时候下一下,也没有找一个比他厉害的人做教练,也没有每次去记录每一个棋局的这种变化。他只是当做个人爱好,所以他总是不停地下,就像我们一天到晚的打牌打麻将,但你很难成为赌神。但富兰克林也是高手,他是写作的高手,那么富兰克林是怎么成为写作的高手的呢?他在写作这件事上进行了刻意练习。富兰克林小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条件去上学,但是他又觉得自己很想写文章,怎么办呢?他就找来了一本他特别喜欢的杂志,然后把杂志上的文章读一遍之后合起来进行仿写,假装又写一遍那个文章,写完以后再拿自己的文章跟原文去对照,看是否有遗漏,是否有用词不对的地方。他在不断地设定目标,然后不断地做练习,不断地做反馈,然后不断地改进。这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基本流程,所以他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成为了大师。
那在格拉德威尔的《异类》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披头士做演出的时候,因为他们做了上万场的演出所以他们成为了最优秀的歌手。本书的作者认为根本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披头士在做演出的时候他根本不是在做刻意练习,就算有几万个小时的演出时间,还很有可能让他们的演出水平下降,因为累,因为他们在那里是随意地发挥,是享受,而演出的时候事实上没有看到他们的水平在不断地上升,有可能他们早期的演出水平更高,而到后期的演出水平并不高。那么披头士是怎么成为很牛的歌手的呢?你要去观察披头士到底是哪儿厉害?披头士是写歌厉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演出技巧方法其实跟别的歌手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但他们写的歌比别人好听。所以他的刻意练习是发生在写歌的这个层面。他们用了无数个小时不断地去学习写歌,不断地去遣词造句,不断去研究旋律,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刻意练习的来源。
所以我们知道了人的大脑,是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我们知道了你可以不断地走出你的舒适区。
刻意练习首先是具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是一定要专注,不要像富兰克林那样玩;第三是要努力地挑战,不断走出舒适区,每一次的练习都要跟上次有点不一样,然后每次练习都要有反馈。
看完这本书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减肥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在家里有一台称。原来是反馈。你每天让自己在瘦的过程当中都要去称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瘦。如果瘦了是为什么,如果没瘦是为什么,然后不断地改进。这就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基本架构。
那么在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心里表征。什么叫做心理表征呢?就是你对事物所形成的一个下意识的反应。比如说,当你看到一条狗的时候你不会用数据判断说,犬科一般都是什么特点?它的尾巴一般是什么样的?头应该什么样?不会。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小狗。这就说明这个小狗在你脑海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心里表征,你根本不需要去反应。那么更贴切的比喻呢?就是打字。打字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去想A在哪?O在哪?N在哪?一旦打起字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就打起来了,因为你在打字的时候你的手指朝哪去这个动作已经不需要经过你的大脑再去认真地思考那个键是什么。这就叫做心里表征,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你们记不记得,阿根廷有一次世界杯比赛的时候,连续17脚传球,球就进了。对方球员都还没有碰到球,球就进了。怎么能踢得这么好?原因就是他们根本没有讲究什么意识,什么判断,看走位,看人在哪,这都是对中国队的要求。他们是完全把这个踢球训练成了下意识的动作。教练就是要求他们不要有反应,球到了往哪踢,就踢,一定要足够的下意识。当你有了足够的下意识的时候,说明你对整场球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心里表征。这也就是我们业余的人看球和专业的解说人员看球是完全不一样。咱们看足球赛的时候会觉得这人说的对吗?有点装吧?说的这么玄乎,神乎其神的。说谁谁谁走位在哪?因为这些人都是专业踢球的,所以他们在看一场球的时候的感觉就是一个完整的心里表征。而我们这些业余的人没有建立这些心里表征。外行看热闹,而内行看门道就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表征健全。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来证明心里表征的存在。最厉害的人能同时跟100多个人下盲棋。盲棋就是不看棋盘,自己走来走去,那边人就下,他背对着棋盘,他只要听到这边说走了什么子他就说走什么子……怎么可能!他脑子里要记住100多个人棋盘里的棋局,还要用不看的方式指挥那些棋往哪放。事实上对象棋大师来讲,下盲棋根本不算什么特别的挑战,因为他们对那个棋盘太敏感了。他们看到那个棋的布局,他的脑子里边连棋的结束都已经想到了。就是他们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心里表征。但是很多人都以为他们记性好,认为他们记忆力一定是超群的。后来他们就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盲棋大师找来,又找了一些普通人,然后在棋盘上随便摆子,找了一个完全不会下象棋的人,随便摆子,让这些大师和普通人来记,发现大师的记忆水平几乎跟普通人几乎没有区别。大师根本记不住桌子上摆的那些子的位置,因为这个不符合他们的心里表征,这个东西没有能够形成让他下意识的反应。
搞清楚心里表征这个概念以后,你就知道我们训练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