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朋友打电话埋怨现在的领导,人员安排不合理。一个人歇产假,人员跟不上,需要把现有的职责重新调整,目前有的人事不多,有的人想换岗,新招人又几乎不可能,再说歇产假的人上班怎么办。可是他领导就是不愿意调整现有的职责,一心想着让单位重新增加人,嚷嚷着找上级领导要人。
平常对这位领导做法也有耳闻,事事都管,甚至部门人员请假也非得他去给主管领导、人力部门送请假条。更别说给领导汇报工作,才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带出来的下属个个不敢言辞,不主动工作,不表达想法,不及时反馈工作进度。结果领导时常加班,部门人员陪同;领导累出腰间盘突出,部门人员被埋怨能力不足。
我总比喻带下属犹如管孩子,自己的孩子还不会事事听话,更何况是下属呢?你不放手,不让犯错,如何让下属成长。
记得自己刚当上主管的时候,科室里有一个是老人,工作中与各部门沟通比较多,也会自作主张,当时自己也很生气,想着不给我面子,乱当家,非要找机会挫挫锐气。时间久了,才发现有些时候是自己想的不够周全,这位同事帮了我很多,应该感激才是。
轮轮转转,中层管理岗位待了十二年,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职业瓶颈困惑,再到升职。带过的小团队5个,带出与我同级别的人员四五个。迷茫过、愤怒过、埋怨过、悲伤过、吵闹过,对于带人,对于团队合作,总结下来就是3点。
第一,放手并容错。诸葛亮鞠躬尽瘁,事必躬亲,结果大将打仗都要依靠他的锦囊妙计,打胜了丞相计谋高超,打败了天不助我。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这样也导致大量的年轻人无法得到锻炼,没法成长,习惯听从丞相的指挥,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也导致蜀国人才青黄不接。
部门是一个团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做好工作。每个人职责不一样,具体要求不一样,任何一个是不可能做完一个部门的工作,不可能每一项工作技能都最好。比如装订凭证,主管不一定有会计干的好,因为会计每月都在练这项技能。即使曾经的你做的很好,一段时间的搁置也会生疏。
还有一点,你管的太多,下属就没有了积极性,创造力也不愿意发挥。你是领导你说了算,反正你会一一指导,盯着干活,错了也是你的错,与我何干?
谁不是在学习、实践、犯错、总结、反思中提升,领导就是要把握住方向,不要犯无法弥补的错误。
第二,激发主观能动性。我总想管理下属,特别是中层管理下属,就是连哄带骗(当然不敢给别人说了),重要的是把工作保质保量做完。
作为中层管理人员说实话对于员工可调配权利并不大,想要换人不容易,涨点工资权利有限。要激励下属干活靠什么,就只能哄着干了。
首先要了解下属职业方向,一个上班只是为了有事做和一个想要在职场上不断提升的人,在工作中的态度、需求是不一样的。
对于想提升的人,就要多灌输职业规划思想,安排有挑战性的岗位,鼓励多学多干,同时多指导、督促,工作中严格要求,发现进步表扬鼓励。他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就会更努力的工作。
对于安于现状的人,安排机械重复的工作,让他在熟悉的岗位上,专注于一项,也能做的很好,同时稳定的工作内容,压力不大,工作开心就会主动多做点。
其次是以身作则。想要改变一个人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看到身边的人是怎么做的。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我们往往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其实对于下属管理,同样适用。想要让下属积极主动,首先自己要用最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第三,发现优点。有句话说的好“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人无完人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中我们是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而忽视优点,觉得一个缺点就是全部。作为管理者更应该多发现下属的优点,一来可以管理是有所侧重,查漏补缺;二来合理安排人员,达到优势互补,建立高效团队;第三个好处是可以适时表扬,让下属有成就感。
管理没有好与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能带出积极向上、团结拼搏、不断提升的团队就是好的管理。用个人的感觉判断,我认为自我能驾驭,不累又舒心就是好管理。
工作不是为了争论谁对谁错,是为了共同努力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