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执政为民是不变的根本,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翻开《之江新语》《心无百姓莫为“官”》等诸多篇目,“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等炽热话语,无不彰显着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正确政绩观,增强历史主动,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真抓实干,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深刻领会“为谁创造业绩”,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树高干尺,不能忘本,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才能更好履职尽责。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持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准确理解“创造什么业绩”,始终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我们党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要坚决杜绝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何题,而是要深刻领会正确政绩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面把握“怎么创造业绩”,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韧劲抓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解决好“怎么创造业绩”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真抓实干。要对党绝对忠诚。坚定党性、对党忠诚是摆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要胸怀“国之大者”。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对当务之急的工作,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惠的事;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要严于律己。遇到问题、作出决策、处理工作首先要从政治上想一想,对照党章、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举一反三,多照镜子、正衣冠,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