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并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此次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政策信号来看,稳增长的战鼓已经敲响,2023年经济有望在政策带动下明显复苏。
每年年末,党中央都会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来年的经济工作。而在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紧邻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则会为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12月6日召开的这次政治局会议,就是这么一次为2023年经济工作和政策指明方向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除了重申“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之外,还有不少积极而新颖的提法,让人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中央对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视。
2022年,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此次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会议还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2023年包括疫情防控在内的各项政策都要调整优化,相互配合,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形成合力。可以预期,2023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会大为下降。
此次会议还要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这其中放在“三稳”之前的“突出”二字,点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公报里还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2023年扩大内需工作将会消费和投资并重。
会议公报里还说到:“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所谓“两个毫不动摇”,是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年来,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部分民营企业受到较大压力,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因而受到了一定影响。此次政治局会议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并且将其与增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联系了起来,表明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可以预期2023年的整个政策环境会对民营经济更加友好。
在此次政治局会议公报中,还有一处相当值得关注。会议公报中说:“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这里提倡“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其重要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在2016年6月24日发表的《理解中国经济的五层思维》一文中,笔者曾经总结过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精髓,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和“摸着石头过河”这两句话。前一句话给各方树立了清晰目标、给出了明确评价标准,能把各方力量往一处引。而有了目标,具体的实现路径则需要靠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通过摸索试错给找出来。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路径不是谁设计出来的,而是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不断摸索、不断试错给找出来的。这种试错过程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应有之义,也是市场活力的体现。
既然是摸索和试错,结果自然就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如果对“错”没有容忍度,就没有人“敢”去“试”,也就很难找到“对”。对这一点,中央早就了然于心。在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就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2】。其中明确说到:“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不过正如笔者在《理解中国经济的五层思维》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因为种种原因,求全责备的不宽容态势正在明显抬头。这让各方试错的积极性大幅降低,‘不作为’大面积蔓延。”这种状况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此次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四敢”,更能看出其重要意义。在这“四敢”中,干部、地方、企业和群众都被涉及。当这组成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各方都“敢为”、“敢闯”、“敢干”和“敢首创”的时候,各方的活力和积极性就能被激发,中国经济就一定会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政治局会议敲响的不仅仅是短期稳增长的战鼓,还敲响了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战鼓。
此次政治局会还研究部署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部分虽然与2023年经济工作不直接相关,却是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是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我国一方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又有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活力。如果说“四敢”是在激发市场的活力,那么反腐倡廉则是在净化党和政府的机体,让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发挥。
此次政治局会议公报要求“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这是要进一步消除腐败对经济的干扰,给市场运行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自然有利于经济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我国应对冲击能力强,政策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并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政策更多向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发展聚焦,更加注重激发各方活力,中国经济一定能快速跳出当前的困境。在此次政治局会议之后,对2023年的中国经济可以更加乐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