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一生

以前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特别是《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非常好看,电影一开头就是唐伯虎的幸福人生,母亲为他娶了八个媳妇儿,这些女人们是唐伯虎的表妹,她们个个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还特别有文采。人们都羡慕唐伯虎的人生,说他享尽齐人福。可唐伯虎很不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唐伯虎家境殷实,这些女人们不用为衣食发愁,整天凑在一起打麻将,没人关心他。唐伯虎的内心很苦闷,他母亲看见儿子很不开心,就很生气,带着儿媳妇们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唐伯虎把她们救下来了,并且承认自己的错误,表妹们变脸速度很快,又高高兴兴坐在一起打麻将了。

唐伯虎无奈出走,他去外面闲逛时看见了华府的婢女秋香。为了追求秋香他不惜去华府当下人,最后抱得美人归。我以为这就是唐伯虎的真实生活。

实际上,这只是电影,真实的唐伯虎这一生可谓苦难多多。

明成化六年(1470年),唐伯虎出生了,他本名唐寅,伯虎是他的字,他出生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风流富贵地”—苏州,那时的苏州城人们生活富足,唐伯虎曾写过一首诗来描述当时的苏州城:

江南人尽似神仙,四季看花过一年。

赶早市都清早起,游山船直到山边。

贫逢节令皆沽酒,富买时鲜不论钱。

吏部门前石碑上,苏州两字指摩穿。

唐伯虎曾祖父那一辈人在苏州阊门做生意,家业传到唐伯虎父亲手里时已经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唐伯虎吃穿不愁,唐伯虎的父亲不想让他做生意,在古代商人是最没有地位可言的,那时的人们标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做官才是正途,于是唐父为唐伯虎请了家教,教唐伯虎学习文化知识,唐伯虎很聪明,才锋无前,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名。小小年纪,在苏州文化圈名气不小。

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朋友。祝枝山,比唐伯虎大11岁,他多次向唐伯虎投去橄榄枝,请求唐伯虎做他的朋友,眼高过顶的唐伯虎起初没有理会他,架不住祝枝山的死缠烂打,最终两人成为朋友。这之后唐伯虎还结交了文征明,张灵等人。

19岁唐伯虎娶了第一任妻子徐氏,不久徐氏为其生下一子。

宋代的汪洙,有一首诗《喜》,诗是这么写的: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这人生三大喜事唐伯虎在二十四岁之前全部拥有了,这时的唐伯虎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可唐伯虎本人放浪形骸,不拘小节,他的这种缺点为当时之人所不容,唐伯虎的好友指出,不约束自己,很难成大器。唐伯虎则不以为然。继续过着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

就在唐伯虎人生得意时,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人生太顺遂,岂不是要上天了?

于是,就有了挫折,有了苦难。

唐伯虎一生的色彩,在25岁左右基本就泼洒出去了。此后,尽管他可以画出最绚丽的山水、最美丽的仕女,但他的人生底色已经越来越淡,越来越淡。

遭遇人生第一次打击

弘治六年(1493年)前后,唐伯虎遭遇人生的第一次重创。他甚至来不及反应,老天就收走了他的亲情群。父亲去世,母亲去世,妻子也都撒手人寰,紧接着唐伯虎的妹妹出嫁了,可出嫁不到一年就自杀了。妹妹去世,昔日热闹的一家人就剩下了唐伯虎兄弟二人,而安葬完这些亲人,家里的钱财也所剩无几唐家从中产阶级变成了贫下中农。

此时年轻的唐伯虎一夜转白,他像一个沧桑的老人。本人更是消沉起来,整日借酒消愁,因为只有醉了才不会感到痛苦。此时他的朋友祝枝山不忍曾经的大才子就此沉沦,他让唐伯虎振作起来,去求取功名,这是唐父生前的期盼。

于是我们又看到一个奋进的青年。他在《夜读》一诗中说:

夜来枕上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这是挑灯夜战的唐伯虎,他在同命运抗争,在他的努力下,事情有了回转。

用才气对抗命运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天,他参加应天府乡试,三场考下来,一举拔得头筹,成为大名鼎鼎的“唐解元”。

东山再起的唐伯虎,名声迅速达到顶点。主持应天府乡试的主考官太子洗马梁储,非常赏识他的文采,回京后逢人便夸。一堆知名、不知名的人排队等着结交唐解元。

此时唐伯虎又续娶了一位,这位女子也在憧憬跟着唐伯虎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科场舞弊案

境遇顺了,唐伯虎癫狂本性又回来了。他上京赶考遇到了一个小迷弟徐经,他仰慕唐伯虎的才气,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徐经是当地首富,这一路上的衣食住行等费用他全部承包了。

抵京后,徐、唐二人放浪形不羁,不知收敛,他们初次来京城,对京中一切甚是好奇,往往带数名仆人到处招摇,徐经家中富有,他出手阔绰。徐经不仅安排了唐伯虎粉丝见面会,还带着厚礼游走于豪门大宅。更是拜访了会试主考官、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和礼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

会试考完,尚未放榜,就有言官弹劾程敏政私漏试题给徐经和唐伯虎。徐,唐二人舞弊案真实的原因在于众考生嫉妒。

科场舞弊一直是各个统治者严查的对象。弘治大震,命有司严查。唐伯虎和徐经被下入大狱,在查过之后发现,徐经,唐伯虎的考卷并未被选中,花钱买题就不攻而破了。可这三人卷入科场舞弊案中,纵使没有舞弊也难逃被处罚的结果,最后徐经,唐伯虎的罪名是有贿赂考官的嫌疑,而考官程敏政是有接受贿赂的嫌疑。牵扯其中的几人命运被改写,主考官程敏政勒令退休,唐伯虎、徐经安排一个小吏,而且终身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走仕途这一条道路行不通了。

当然对他们三人来说都是冤枉的。尤其是程敏政和徐经,他们两个因为这件事,不久就离世了。

程敏政,一个踌躇满志的政治家,骤然断送了政治前途与一世清名,愤恨而死。

徐经,因经历这场大案之后身心俱疲,余生再也未能走出科场作弊案的阴影,终生郁郁不自伸,以35岁壮龄客死翻案途中。自此徐家家道中落。

唐伯虎回去之后,他的声誉严重受损,此前捧他、粉他的人,开始踩他、黑他。他们曾经如蚁附膻,巴结唐伯虎,是觉得自己买了一张中奖率奇高的彩票,如今彩票失效,就成废纸一张。

首先弃他而去的就是他的妻子,携带唐伯虎的家产走了。唐伯虎,继家庭大变故之后,遭遇命运的二连击,在世事无常、倏忽荣辱中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镜里自看成一笑,半生傀儡局中人。”他在诗中如此自嘲,嘲笑自己看不穿。

他在给挚友文徵明的信中说,连家里的狗都咬他,不让他进门。

人生得意,整个世界都顺着你;人生失意,连狗都与你作对。命运,就是这么无常。

他已经“死”过一次,何妨再“死”一次?在安顿好弟弟之后,他决定来一场千里远游。人回到山水之间,也就无生无死,无念无欲。

他先坐船去了镇江,登上金山寺,遥望天际隐约在烟霭中的金陵,想到当年身为唐解元春风得意的日子,不堪回首。

他又过江到了扬州,游览了瘦西湖。然后逆江而上,过芜湖,游庐山,观赤壁遗址。接着南下,游岳阳楼,观洞庭湖,上衡山。由此向东入福建,游武夷山、九鲤湖,从浙江回程。一路游览雁荡山、普陀山、西湖,再沿富春江上行入安徽,登上黄山、九华山。

一年后,他回到故乡,看过了许多美景,看过了许多美女,唐伯虎已度过了一生中最低潮的时刻。

唐伯虎之所以是唐伯虎,是因为他能将一个负面事件,以自己非凡的识见、奇思和胆量奋力反转出一片新天地。

旅行归来,唐伯虎退回内心,过一种随心随性的生活—卖画为生。

他看上了苏州城北的桃花坞,在那里遍植桃树。靠着卖画积攒的钱,又跟朋友借了些,他在那里相继修建了桃花庵、梦墨亭、蛱蝶斋、学圃堂,又在草堂周围种上梅兰竹菊。

他自号桃花庵主,时常邀请祝枝山、文徵明、沈周等好友在桃花庵饮酒作诗。在这里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魏晋风度是仗着士族底气,才能成形;而唐伯虎,一个落魄文人,以一己之力,最早书写了明朝风流,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他的一生,没有小说电影所虚构的秋香陪伴,但他此后续娶的第三位妻子沈氏,贤惠持家,伴他终生。

人生,再度按着他设计的轨迹滑行。

你以为唐伯虎此后应该顺风顺水,可你又错了,命运不想让唐伯虎好过,二十五岁之前我们过的是人的一生,二十五岁后光鲜亮丽的人生戛然而止,此后才是人生的大不幸,唐伯虎经历了家庭大变故,又经历了科场舞弊案。这时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正德三年(1508年),弟弟唐申过继给唐伯虎的长子不幸去世,年仅12岁。唐伯虎传宗接代的希望彻底湮灭。

一年后,唐伯虎亦师亦友的沈周辞世。

又过了两年,年仅33岁的好友徐祯卿去世。

悲伤和痛苦是一定的。但此时的唐伯虎,已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正德九年(1514年),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征召天下文士,唐伯虎鬼使神差地应召而去。在南昌宁王府,他每日写诗作画,待遇优渥。不到半年,宁王不时暴露出造反的倾向,唐伯虎觉察出自己进了贼窝。他想走,又走不了。于是,装疯卖傻,日日纵酒,做些违规逾矩之事。正史的记载叫“佯狂使酒,露其丑秽”。这牺牲也蛮大的,把下半身都暴露出来了。但他做起这些背德之事,全无压力。

宁王受不了唐伯虎的种种行为,最终把他打发走了。

5年后,宁王果然起兵谋反,很快被汀赣巡抚王阳明俘虏。

唐伯虎因为早早脱身,没有被牵连,但他内心亦曾有过难以言说的名节之痛。余生转而彻底投入诗酒书画的怀抱,在文艺中抒发苦闷的心情。

他晚年有些过气,字画卖不动了,生活穷困潦倒,但仍执着地搞创作,坚信“万里江山笔下生”。他仍然深谙调侃的艺术,以内心的丰富去抵御外界的贫乏。他的诗,越老越辣,不学古人说话,只照现世的人说话,不揣度别人心里的意思说话,而只说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他已进入了哲学思辨的层次,参透,放空,日渐脱离浮华现世。他曾写道:“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他唯一追求的是,真诚与率性。仅此而已。

50岁那年,他作诗自况: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世人都说唐伯虎风流成性,实际上是被他的表象迷惑了。他确曾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然而,这名号背后的辛酸苦痛,恐怕只有自己明白。他颓然自放,然后说“后人知我不在此”。寄希望于后世的人懂我,而我们也读不懂他。

他从来不是一个嘻哈成性的喜剧人物,透过他狂放的躯体,或许我们才能抵达他颠沛、曲折、苦闷、随性的复杂灵魂。

命运一次次捉弄他,而他却没有在命运面前低头,面对命运的一次次捉弄,唐伯虎把它当作自我淬炼的工具。这个社会畸零人、失败者、浪子,最终成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的文化象征。

在诗歌方面,他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方面,他和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在人格追求与生活选择方面,他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时代。

这就是真实的唐伯虎的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490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581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830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57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74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54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6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47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95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37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19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49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09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86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