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学第四十三天,上课第二十七天。
小李今早起床有些烦躁,她爸问啥她都是不冷不热的。我知道原因,但我就是装孬,她爸憋了半天,忍不住声音高了八度,转身就败阵下来,在一边郁闷,直到小李去学校。
中午回来她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仿佛早上的不愉快压根没发生,有说有笑的。吃饭时,胃口很好,今天的菜开胃是一方面原因,其另一方面还有心里原因,我始终不道破。她爸忍不住了,小心翼翼的问:“早上是咋回事啊?一副看谁谁不顺眼的样子。”“噢,早上啊,因为要考数学,我感觉不太好。”小李一边夹起红烧狮子头一边轻描淡写的说着。“切,原来是怕考试呀,我说呢!”“你行你来啊,上午考完了,感觉轻松多了,虽然也不怎么好,至少比上次要好”这话里有自我怀疑也有自我鼓劲的成份。我安静的吃着,听她俩你一言我一语。她爸说:“你要相信自己,再说不就考试嘛,不考怎么知道问题在哪?谁都是从失败过来的。”靠,这话说的好漂亮,实际上比小李还紧张,我内心愤愤的说。“妈妈,你怎么不发表意见?”“那你想听什么意见?”我反问道。“妈妈,我告诉你啊,我坐在讲台桌那里考,每一门的课代表考试都是坐在讲台上考的。”“你们实行诚信考试啊,城北可是提前给你们锻炼了几年,那也有不诚信的吧。”“当然有啦,可我没空留意,我自己要做卷子。”“哈哈,也是难为你了,在众多大神面前,是自叹不如还是奋起扬鞭?我看好你噢!”小李点点头,继续大口吃肉,表面看似文静的女生,其实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我瞅了她爸一眼,有些话看破不说破,你得让她自己学会自我解压自我反思,尽管方式有时欠缺妥当,但时间是成长的唯一见证,我们稍安勿躁。
昨晚散步时,碧水湾灯光还是挺多的,亮化工程在这体现的特好。西塞桥边的灌木从中,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绕在不高的树上,像是圣诞树一样,回头圣诞节就在那过了。垂柳的间隙里安了不少背景灯,发出来的光以绿色蓝色为主调,与小桥流水垂柳很搭。还有栈桥边的探照灯,灯光一射几里。碧水湾这头一头连着十字路口,那头近乎通到高架桥下。快走到十字路口时,有几片小小的故意留出的空地,大多业余合唱队平时就在这些空地里消遣。就在无意间,我发现了一副射灯映射在地上的画面,很有意味。圆形的画面中,见一大大的黑色“茶”字,拖着长长粗粗的尾巴向上翘起,茶字中央见一茶杯,杯体大红色,杯中橘红色茶汤,杯体上方有一小小且黑色的“道”字,杯体右下方一暗红色茶匙,周围飘着几片绿色茶叶。整幅画面看着特别和谐,特别有意思,超级佩服它的设计者。茶道茶道,由茶而生出的茶文化。关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我只是个看热闹的茶盲。虽然从小生在产茶区,自幼跟着母亲去地里采茶。小时候,母亲采的都是大茶,就是叶子很大的那种。有时一人一天能采上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可那会茶叶价格不高,一斤几毛钱,便宜时一毛钱也有过,但那时物价低钱值钱。后来开始采毛峰,最初一芽价格高可量少难采,一芽之后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三叶,家家户户自己生火炒茶烘干制成毛峰出售,起码比卖生叶至少能挣个功夫或者碳火钱。再后来,从芽尖到一芽几片的生叶都是直接卖掉,茶季去农村走一走,傍晚随处可见三轮车在路边守着茶农们。还是卖生叶的好,省事,卖掉拿钱,回家吃饭,可以早早的洗漱休息,第二天再早起去地里去山上。原来家中我和母亲不太喝茶,但父亲极爱喝,每日晨起第一件事必是烧水泡茶。父亲喝不惯毛峰,说毛峰茶味太淡,喝着不过瘾,还是炒青好。但印象里喝毛峰的人不买毛峰,买毛峰的人不喝,卖毛峰的人更不喝毛峰,因为喝不惯,更因为喝不起。再后来她爸爱喝茶,每年总会买一些茶叶备着,有时我也会泡上一杯,我喜欢看茶叶在沸水中慢慢翻腾,浮浮沉沉,舒展遣倦,最后沉于杯底,像极了我们的一生……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若哪天一闭不睁则一生过去了,如同沉在杯底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