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大学》第六章里的一句话时,我忍不住大声喝起彩来: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说的是《大学》一开始就教人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做进一步的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
最近这一两年我主动接触和学习了好几个学科的知识,对“用已有知识去做进一步探究”的说法深有体会。回想以前的学习,尤其是在整个学生时代,死记硬背现象非常严重,机械化的学习模式,一直也没有培养出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甚至连思考都没有,老师怎么讲我就怎么记,从来没有过提问,只是成为一块海绵,一块没有好奇心也没有思想的海绵。
前些天和几个朋友聊到学习,我说未来社会应该会出现一种科技,孩子一出生就把人类千万年的知识直接装入大脑,不必再花费那么多时间在学习已知的知识上,而是直接站在当前科技的最前沿去进行研究和探索。
学生只会记笔记只会背书只会考试,这不是家长们希望看到的结果,不是现代教育的宗旨,更不是《大学》所倡导的,阅读、听讲、好奇、兴趣、了解、认知、实践、思考、探索、研究、反思、创造(举一反三)、再学习,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热爱生活的人一般来说都拥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呢?这同样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学习的范围和领域其实非常宽广,而且学习也不是仅仅只在学校里进行,真正长久至终身的学习开始于离开学校之后,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不是考试能力,而是学习力。
何为学习力呢?一个人的学习力,不仅包含了学习内容的宽度和广度,也包含了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以及学习的速度、吸收和扩充知识的能力。也可以这么说,提高学习力就是增强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时代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个人知识体系的更新也达到了空前的迫切,新的职业和岗位大量涌现,仅仅在五年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在今天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更难想象手机竟然轻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拿着手机就可以去走天下!
这种超前眼光的拥有太不容易了,实非普通人所能,但培养和拥有学习力则相对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