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之死
回声会像小鸟一样答复我。
——鲍•帕斯捷尔纳克
他独特的嗓音在昨天沉寂,
小树林的交谈者弃我们而去。
他化作了供麦穗成长的生命,
或变成纤细的,为它们唱着圣歌的雨滴。
所有花朵,尽尘世所有,
都为了迎接这死亡而竞相怒放。
但这里霎时变得一片寂静,
在地球——这个有着朴素名字的行星上。
——阿赫玛托娃
这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献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帕斯捷尔纳克先生的一首诗,他因《日瓦戈医生》荣获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情节跨越几十年,从帝俄沙皇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作者并不刻意以宏大叙事如《战争与和平》那样描写几大贵族家庭事件,而是以小人物既日瓦戈医生的视角看待几十年来风云变幻下小市民的生活变迁与悲欢离合,主线剧情描写的是日瓦戈医生和原配冬妮娅,红颜知己拉拉,再婚夫人马琳娜四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俄国地处北方极地,恶劣的生存环境与东正教的流行造就了俄国人悲天悯人的宗教思考,同时对女性的描写也与其他国家的文学截然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中娜塔莉亚的形象,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喀秋莎的形象,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卢克丽娅的形象,女性形象往往代表着高贵、圣洁,如同圣母玛利亚一般,是美的一种化身,以及本书中三个女人形象,都表现了这样的美,她们几乎也是爱情、母性、圣母的化身。帕斯捷尔纳克虽然以日瓦戈医生为书名,然而笔者认为冬妮娅、拉拉、马琳娜形象更为耀眼,犹如一片白茫茫的西伯利亚冰原中三朵玫瑰,无论是太阳的金色光芒还是北极的绚丽的极光都无法遮住三朵玫瑰的芬芳与色泽,甚至西伯利亚零下五六十度寒风都无法吹折玫瑰。
小说的主角日瓦戈童年是不幸的,父亲破产后他被亲戚收养又转到了陌生家庭生活,不断的更换着住所,当时动荡的社会和各种涌动的思潮社会环境下成长造就了懦弱的性格。成年后他天生文采斐然,深邃而有丰富气质的女人更能吸引日瓦戈。他既想要追求有极具个性的对象却无力反抗现实,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因此三个女性的不太好的结局与日瓦戈是脱不了干系。
冬妮娅和日瓦戈的故事。
她和日瓦戈是青梅竹马,互相知根知底,并没擦出爱情的火花,甚至日瓦戈也没有意识到冬妮娅的魅力,直至在冬妮娅家人安排他们的婚事之前在一个舞会上他才体会到“心醉”的感觉,冬妮娅一个劲儿的用很容易剥皮的橘子解渴,用手帕擦干黏腻的指缝和汗水,转弯时候调皮的握了一下他的手把手帕留在日瓦戈的手心里并嫣然一笑,他把手帕紧贴在嘴唇上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新鲜的一种感觉。我想此刻日瓦戈已经沉浸在这种暧昧的气氛中已经爱上了她。但是这并不是真的爱情,只是在冬妮娅营造的氛围环境下他荷尔蒙爆发的结果,果然在拉拉一声枪响中把他拉回了现实,舞会中开枪的女子一定有她不平凡的故事,日瓦戈的爱情已经消融了,冬妮娅开始不重要了。
婚后的冬妮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丈夫的心思在那个不平凡的拉拉身上,希望能挽回他的心,因此在给丈夫信件中很大度的说不用担心自己和儿子的未来,会培养好儿子……日瓦戈此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在回信中指责冬妮娅多疑,却转身之间和拉拉告白,在他的眼里冬妮娅的爱情是太无足轻重,随意的被践踏着,迫于两个家庭的压力最终没在一起。冬妮娅之贤惠无论在食物短缺的莫斯科家里还是去西伯利亚生活的乡下路途上安排的都是井井有条,她并没有什么错,只是遇人不淑。
冬妮娅受日瓦戈身份牵连被迫带着儿子漂泊于国外,出国之前给日瓦戈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也是她精确的分析了两个人爱情悲剧的原因,信中说到“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爱你而你不爱我……我喜欢你的一切不寻常之处……你的聪明和才智填补了完全缺乏意志的空白,这一切对我都是宝贵的……不爱有如谋杀,我绝不会给任何人这种打击……说真心话,她是个好人,但也不想委屈自己,她完全是我的对立面,我诞生来到世上是为了让生活变得单纯并寻找一个正确的出路,而她是为了让生活更复杂,从正路上走开。”冬妮娅的爱犹如飞蛾扑火,直至最后撞的粉身碎骨,只是因为平凡而简单不入他的法眼,这封信换来的也只是日瓦戈痛苦的捂上了胸口晕倒在沙发上,清醒后什么也没有做,最后在并没有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和马琳娜完婚。侨居巴黎的冬妮娅再也没有和日瓦戈通信,信中她也抱怨过自己的不幸,但是笔者认为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悔恨他们之间的婚事,对于冬妮娅来说遇到了一个让自己如此欣赏如此爱慕的一个人哪怕是没有完美的结果这样足够了。如同歌德所说的,“我爱你,和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他没有遇到拉拉,如果没有那一声枪响,他们也是不会天长地久平淡的生活下去,只会出现另一个拉拉罢了。
拉拉和日瓦戈的故事。
拉拉少女时代被科马罗夫玷污,同时他又和拉拉母亲有染,陷入乱伦的性爱危机中拉拉不甘心越陷越深,开始生活自立,为免缴学费而认真学习,寄宿在同学家里以家教作为回报。科马罗夫并不甘心放弃已经到过手的猎物,拉拉做出了反抗在圣诞舞会之夜向他开枪了却没有打中。这样的经历造就了拉拉深邃多层次的心灵,完全吸引了日瓦戈的注意,二月革命期间一个作为军医一个作为护士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关系暧昧,情愫自然发生,他表白了自己的爱意碍于两个是完整的家庭,暂时无果而终。
拉拉想要摆脱过去往事,选择了把她当完美女神崇拜的帕沙结婚,除了她的虚荣心之外还有把他当做到达正常生活的一艘船的目的,拉拉说他是“纯洁的化身”,然而纯洁的思想是难以去包容复杂尖锐思想,即使知道拉拉的历史情况下和她结婚的帕沙并没有甘心让罪恶的人逍遥法外,两个人婚后的生活并不自然反而是相敬如宾状态下的压抑,恰好战争爆发帕沙想要掌权后去审判罪恶者来复仇,最终帕沙因行事极端被红军清除出队伍而自杀。
帕沙被杀的消息给日瓦戈一个机会,他有悲天悯人的气质,而又善解人意,而且并不浮于表面的理解,是洞悉她内心深处隐秘与痛苦,拉拉甚至说他能理解她的一切甚至是她的堡垒。在精神世界的契合,如同书中说的“不可撼动、与最完美精神相联系的爱情”。
冬妮娅在巴黎后,日瓦戈也和拉拉也开始了癫狂不正常的生活,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密林狼群出没的房子里过上了颠倒的反常生活,是“过家家”和“木偶戏”一般,内在的因素是两个人都还挂念着自己的家庭,外在因素是科马罗夫的闯入威胁下以及局势的恶化,拉拉在考虑自己孩子安全成长情况下无奈跟科马罗夫远赴远东。
拉拉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从头到尾形成一个闭环,最终也没有脱离少女时代的阴影,与帕沙能期待着未来生活阴影却伴随着两个人生活也间接导致了对方引弹自杀,拉拉希望依靠感情生活来追求个性的独立于生活自由,如同冬妮娅的信中说“她是为了让生活更复杂,从正路上走开”所谓的正路应该是平庸的生活,放弃精神领域的探索,因此在某一种程度上,拉拉是日瓦戈的翻版。
最后日瓦戈死的时候,拉拉也是痛不欲生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相爱不是“炽热的激情”煽动,是因为脚下的大地、头上的青天、白云和周边的树木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希望这样。“生之谜,死之谜,天才之美妙,显露之魅力,这可是我们二人能懂的。”日瓦戈或许是软弱而自私的,遇到了红颜知己,却没能挽救她。
拉拉在小说中作者着墨点很多,借她的口讲了很多关于艺术、政治、文学、美学等思考。这也是充满着俄国气质的典型小说人物。
最后说一说马琳娜。
马琳娜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女人,在百度百科《日瓦戈医生》中是这么被介绍的 “该作描述俄国医生尤利•安得列耶维奇•日瓦戈与妻子冬妮娅(Tonya)以及美丽的女护士拉拉(Lara)之间的三角爱情故事”,马琳娜直接被忽略。回到莫斯科后的日瓦戈是萎靡不振,心如死灰的一个人。日瓦戈对她的感情是敷衍而不负责任的,没有和冬妮娅离婚直接和她完婚,婚后他唠叨尖酸而刻薄,又容易发怒,这些她都原谅他,为了照顾自知堕落而沉沦的医生怪癖,她辞去了很好的工作和已经放弃了医生行业的日瓦戈打零工度日,同时照顾他们的三个孩子。
日瓦戈受到友人的指责后,索性不负责任的不告而别躲在一个寓所里写作,这几乎让马琳娜慌乱的半死不活。日瓦戈再次出现在马琳娜前面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他的死亡对于马琳娜是巨大的打击接近精神失常,“对什么都不在乎,也不留意”。
马琳娜无疑又是看的最透彻而坚韧的,在最困难时候留在莫斯科并坚强的生活下来,并数落了一通日瓦戈没有护住冬妮娅,让她流落到国外去。她并没有拉拉这般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也难以得到日瓦戈精神契合的那种爱情。他可以以胸怀世界的心态看待革命看待生活,看待他之前遇到的很多小人物,出现在眼前可怜的马琳娜,他对她的爱无任何回应,如果说冬妮娅是飞蛾扑火,那么马琳娜直接是跳入了火坑。
冬妮娅和日瓦戈一起生活了很多年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拉拉得到了日瓦戈的爱,而马琳娜则是一无所有,她们并不是不懂爱情,每个人都会知道自己的结局如何,她们如同伊卡洛斯一样,不随波逐流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最后距离太阳太近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这三朵玫瑰,撑起了这本小说,也撑起了俄罗斯文学里伟大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