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理念、方法和工具,经验实践和验证,是有科学效用的。
昨天晚上我也尝试过用书中方法教育老二。
年初三晚上,老大要爸爸带她骑共享单车。平时有老二在,家里的长辈们和爸爸注意力都在老二身上。我推着BB车在街道上逛逛。老二看到啥都觉得很有趣,每件事情都很新奇,问我那个姐姐吃啥,那个啊姨为啥不穿裤子,那个叔叔为啥要抱着BB,不放在BB车上~~等等很多问题,各式各样的问题,他每次外出都好像打开新世界的门,不停嘴巴。
路过七十一便利店门口我告诉老二,妈妈现在很渴想喝水。但是弟弟今日已经买了玩具又吃了零食,用了今天的“限额”(每次外出前我都告诉二宝,每人每次外出只可一个玩具一样零食,不能多,多了也不购买。)从前只要老大时,我们没订规矩。老大看到啥都喜欢。长辈们或者我们自己从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哭了闹了--我们就妥协。
进入便利店门口老二还算正常的,看到琳琅满目商品后,第一时间要下BB车,老二开启自助购物模式“扫码”过机看到喜欢想要。很认真告诉他,我进来前告诉他只是买水,不买零食。他看着我,小脑瓜里想要我怎么妥协。扁嘴,要买要买~~
看到我付钱后不理他,进入第二阶段哭闹。我还是告诉他,今日限额已经用了,姐姐和你都买了玩具,又买零食吃。爸爸带着姐姐先回家,现在只有我和你在便利店,你是否还在闹。讲实话,当时我正是很生气。在店里不停的豪饮矿泉水,压着自己的情绪。店里出出进进很多客人,门口也很多路人经过。老二就是在哭闹,要买买买。
前后都哭了二十多分钟跟他讲道理不听,只能等他哭好在讲。
只能抱着闹情绪他出了便利店,在BB车上还在哭闹。妈妈不喜欢我,不买糖给我~~
家长们,有没同款的事情发生过。
《儿童时间管理21天习惯养成训练营》--第2章情绪管理训练:不吼不叫不生气,照样能培养出高效的娃。
01不吼不叫不生气,育儿先育己
孩子们面对家长的大吼大叫,精神会变得高度紧张,进而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做事或畏首畏尾,害怕受到批评责备,或者行为乖张,跟父母对抗。对生活满意、心态平和的父母,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启蒙,最好的爱。
02积极暂停,这样做孩子感觉好
有时候,当情绪真的来了,我们不必压抑情绪,但是也不必冲孩子大吼大叫,非常好的一个技巧就是“积极暂停”
所谓积极暂停,是在对孩子发火之前,我们先擦觉到自己的情绪,从现场暂时离开,去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环境中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也是先照顾好自己的表现之一。先育己再育孩,这样对双方都好。
03“我”句式,这样说感觉好。
在孩子进行时间管理训练的过程中,家长会遇到很多挑战,我们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用批评打骂等方式对待孩子,我们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错误中成长。
面对孩子的“不配合”,家长可以尝试用“我”句式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主动和孩子建立情感的链接,让孩子理解自己,让双方的感觉慢慢好起来。同时你也可以向孩子提问,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不想做独断式家长,也不能做开放式家长,只想做朋友式家长。小孩子现在阶段只能引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理解,引导他们懂道理。孩子的成长阶段是有限,0岁到6岁,6岁到12岁,12到18岁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我们做家长的只能学习,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这本书是过年前新购买的,还没看完。但是这书真很有用,育儿先育自己,有没家长想过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