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古代人物传记,苏武传,怎么带学生进入历史的现场感?
一、课本剧形式
熟悉课文后,重点段落卫律劝降、苏武牧羊、李陵劝降这三个片段很有戏份,试着让学生表演出来。把卫律的自以为是厚颜无耻,苏武的不屑一顾高洁守志;苏武的不畏严寒艰苦,杖节牧羊,坚守气节,坚贞不屈;李陵的攻心谈话,苏武的忠君爱国在学生的表演中都能体现出来
二、背景勾连
李陵、司马迁、苏武同时代的人。把他们之间的纠葛说清楚。这三人曾经同朝,苏武司马迁都曾经是郎中身份,可能不同部门但是都是熟脸儿,没有深交也是照过面的。
问学生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时候,苏武为何不辩护?在哪儿?苏武出使匈奴这样的大事件为何司马迁作为当代人为何不记录历史(苏武归汉时史记已经十年前就完成了,此为一说)
三、音视频戏曲助场
比如苏武牧羊的箫声独奏,苏武牧羊的画作,比如苏武牧羊的歌曲播放,歌词品评,背景音乐助场,来回到贝加尔湖寒冷的。零下三四十度的现场图片
四、后情拓展
和亲政策,后来的汉元帝王昭君,第十一位西汉皇帝时期,和亲让匈奴安定了50多年。
五、作者助力
班固,班超一家人的杰出家学渊源,班婕妤,其父班彪 渲染出来。在苏武百年后才把苏武出使得细节经过勾勒出来。。为我们塑造了流传千秋的光辉形象。
六、品评课文细节,勾勒浮现历史画面
孤立他,条件苛刻,苏武牧羊仓廪不至,羊未到,怎么活?挖掘老鼠洞。天寒地冻下无人无活物,不仅物质匮乏,更是对精神考验。苏武靠什么?汉节而活。信念信仰,只要心中有光,精神不倒,躯体便坚强。
灾难没有到此为止,一直这么贫困也还好习惯了。可是苏武靠杰出的谋生技能取得了王的喜爱,过了一阵子幸福生活,但是怕的是复穷厄。吃惯了甜美滋味的苏武照样能受得了苦,这得是多么坚定地信念呀。心中的光永远都在。希望,忠诚永远在。这正是苏武精神伟大之处。逆境艰难,却坚守信念,气节永贞,志向未变。这样的人天都会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