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对现在的工作满意吗?可能很多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的,以前在上学时,大家的目光都是放在了读好书,上好学,去大城市挣大钱。不过现在回过头来,当初的选择可能未必正确。事实上,很多人都走过弯路,甚至遇到了瓶颈,再想转回头,发现外面的天已经变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缺乏职业规划所致,只顾埋头读书,没有抬头看路。诚然,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规划这个词,本身也暗含着一点,即计划赶不上变化。也许你中意的岗位或者位子,最终命运并不眷顾于你。那你该怎么办?
现在有一种观点,叫做选赛道。认为努力付出不一定有多少收获,重要的是学会选择赛道。好的赛道就意味着风口,在风口上,即便是一头猪,也能飞起来。
但是细想一下,也未必如此。赛道是有时间窗口的,未必惠及每一个参与者。顾名思义,你是要通过比赛竞技才能分出胜负的,这也决定了参与赛道的竞争者未必人人都能笑到最后。更加可能的情况,走一步看一步,如同脚底下踩着香蕉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时间一晃,曾经的热门赛道成了昨日黄花,有人欢喜有人愁。最终胜出者聊聊无几,大多数人最后发现自己都是来陪跑的。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就像打牌。拍桌上面赢牌的关键主要决定于以下几项:手中抓到的牌、选桌的能力、你打牌的技巧。
在个人职业规划中,与其相对应的是:你个人的潜质、适合你的赛道以及你掌握的技能。只要你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能够静下心钻研下去,那就大胆的放手干吧。不要担心走弯路,人生不可能处处有坦途。
金一南教授说过:“我36岁学的外语,41岁学的电脑,47岁走上讲台。从任何方面而言,我都算不上是时代的弄潮儿,我形容自己是一个不停地追赶末班车的人。最后一班车快开车了,我坐上去了,始终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人生几十年下来,直到今天觉得能有所作为,取得些成就。最大的一点,我感觉不是智商,不是聪明。我就把握住了一点,从来没有厌弃自己干的任何工作,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干的任何工作。”
所以,工作不顺心的话,也没有必要太在意,可以思考换一个方式生活,也可以继续坚持下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当不成时代的弄潮儿,但是总能赶上末班车,除非你彻底选择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