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个人慢慢变老的开始,就是对过往的不断回忆。
我有一个好习惯,只要没有出差,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定会和刘先生好好聊天,谈天说地都可以,但是不能都彼此玩手机。
昨天因为看了一个《蜗居》视频的片段,不由得向他感慨:“你看,我们和海萍夫妻多像,外地的小年轻夫妻,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为着房子奋斗了这么多年……”
由此,打开话题。往事历历在目,7年,我们搬过四次家,从群租合租、到入住宿舍、到有自己的小家。记得很清楚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月薪是2600底薪,想想都觉得这几年是多么不容易,多少次向刘先生抱怨:这个城市对外来人太冷漠,节奏快的让人无暇顾及其他,你所有的忙碌只为着两个字,叫做“谋生”,我不喜欢它。
可就是这样一边暗淡神伤,一边咬牙努力;所幸,坚持下来,结果还好:有个不算稳定的工作但是很稳定的工作技能,有个不算大但是很温馨的小家,还有陪着一起走过来的爱人和朋友……
刘先生笑话我说:搬家四次,要么你在出差,要么你下班晚,不愿意做这样的事,几乎没怎么参与其中。确实如此,这么多年,这个小家家长里短、生活琐碎,小到日用品的更换,大到买房装修这样的事,我都没有参与过,这么些年,我连家里的洗衣机都不会用。
我沉默地想刘先生的调侃成分是大于认真的,但也很郑重地回应了他:7年时间,我出差的日子比较多,工作类型和你完全不一样,你知道我的脚指头为什么每个都有鼓起来的包吗?因为每天工作日踩着6厘米以上高跟鞋,一站就是一天,一不合适的鞋就起泡,再疼也忍着,破掉结痂再痊愈留下来的印记;你又知不知道常年讲课说话多,嗓子经常是嘶哑状态,扁桃体发炎是家常便饭,但再嘶哑也还得继续讲;你也清楚每个月的生理期对于我而言都是一场战争,逢上出差讲课哪次不是吃了止痛药上阵……,刘先生拥抱了我一下,说他都理解,顿然释怀。
我想,很多人会在工作中,生活中,家庭中过多的站在自己角度去思考,所以,会衍生出不忿、怨怼、不满,其实是人之常情;而那些和谐的、幸福的平凡人家,应该大都是会换位思考,能走到一起的都不容易,所以多一些包容和体谅就更重要。
长路漫漫,不完美的人和事太正常,正因为不完美才需要有人去扶持,去提点,去协助;如果你身边刚好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那么完美,但却会在你每一个需要的时候出现,就请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不要太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