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这个孩子有点偏激,初二下学期转从三班到一班,当时还是郭老师做班主任。到现在为止,他没有好好学习过,对于学校,想来就来,想不来便赖在家里。在他妈妈到来之前,我还一直以为他只是普通的懒惰的学生而已,而现在,听到他妈妈无奈绝望诉说,我的心很沉重。在家里这样表现的学生,是我从教16年来第一次遇到。根据他妈妈的描述,他居然在家里连爸爸妈妈都殴打。他父母在三年前离异了,而他总是以此为借口,将父母视作“敌人”。从她妈妈所讲的来判断,他父母应该算作很开明的家长,尽管离婚了,依然对孩子爱护有加,就是继母都对他很呵护。可是,他为什么那么叛逆呢?难道父母离婚这样的阴影一直在伤害他吗?他妈妈的讲述太让人心寒了:某日,由于不服从妈妈的说教,居然关起门来打妈妈,还不许妈妈打电话,不许妈妈哭!这几乎接近变态了。于是建议他妈妈找一下心理医生,他妈妈说已经找过了,没用。原本学校的政教处找家长来是告诉他妈妈,非正常上课期间就不要叫他来学校了,(晚自习和周末补课)因为他实在是逃课得厉害,这样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可是当面对家长近绝望的目光,我们就都改变了议题。
下课了,他来到办公室,一声不响进来。我问:你知道今天妈妈来学校吗?他说是的。(开学一周了,他零星地来学校几次,刚好今天下午他来校了)接着就用很不友好的目光扫射一下自己的母亲。我说:老师很不喜欢你用这样的态度对妈妈,你先别说成绩怎么样,首先你要学会做人才是最重要的。就你刚才的看妈妈的目光,就让老师很失望,知道吗?此时,他低着头,看出来缓和了许多。接着他妈妈当着我们的面,说他怎么样都不起床,还说每次喊他起床都被他吼就不敢再喊了。这下彻底恼怒了他,不顾办公室里还有几位老师,立刻朝自己的妈妈吼起来:你喊我的声音那么大声,你的语气那么生气,你好好喊不行吗?看那架势,好像眼睛里要喷出火来。他妈妈极力争辩着说:好好喊你有用吗?你起床了吗?看着这样的亲子关系,不禁悲从心底来。
在劝阻他冷静下来之后,不想在他的家庭上做过多的说教,只是很坦诚地与他谈起面对当前学业问题还有他对将来的看法。他说自己也很想考上高中的,只是接近一年多不学习了,现在一点都不懂。看得出来,他有点想回归的感觉。于是帮助他分析一下:你现在其实很茫然,很矛盾。因为一方面你有读高中的愿望,一方面你自由自在惯了,你还没有那么大的毅力去克服来自你内心惰性,这样的矛盾其实让你感到很痛苦的,你对前途就感到信心不足了,我不知道你将来的感受怎么样,至少目前是这样,眼前是这样的,是吗?也许是触动到他的心里吧,他不住地点头。那么,你想不想听一下老师的建议呢?他说是的。于是我告诉他:你上学期基本都不学习,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不在学校,可是期末考试,你都不是倒数呢,这说明你是有学习的能力的,听你妈妈说你小时候很优秀哦。我们分析一下几个科目,政史考试时开卷考试的,你现在开始认真还是来得及的,只需要上课积极记下笔记,将总复习的资料及时写上答案就行了啊,这应该容易解决。语文,一般来说,只要考试你写作文,拿及格问题不大。你现在的困难是英语、数学、理化,那么你就写学一些基础的知识,尝试去理解一些习题,逐步建立一点信心。只要真心向学,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关键你是要从心里战胜自己。否则,你只能明年补习一年了。
等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里所有老师都下班了,只剩下我们三人,这下,我们的沟通的话题就不再是学习了。他妈妈一再强调离婚只是大人的事情,与孩子无关,父母一直都爱你等之类的话。我乘机用我大哥的例子教育他。我大哥也是离异家庭,可是孩子很理解父母,也一直很争气,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拥有自己幸福的人生。我告诉他:父母离异在当今社会来说,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了,大人的世界你不了解,父母的选择自有他们的道理,况且他们一直都在关注着你,真心爱你,你自己应该感受得到的。你没有理由以此为借口拿自己的青春来赌气,你的父母尽管不在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依然很和气地交往,他们在各自的家庭生活得幸福,而且两个家庭都很关心你,你应该感到幸运啊。如果你一直将父母离异的事情当做心理负担,那么这样的阴影会一直影响你,影响你将来的人生,最终只是你在伤害你自己,因为你母亲终究有老去的那一天,你自己的前途、生活只有你去负责,别人没有责任。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你年满十八岁后,你就要独立了,你的父母可以不管你了。但是事实上,如果你要继续读书或者就业有困难的话,你的父母依然会站在你的后面支持你,这就是中国的父母。所以,你没有理由像你妈妈所说的那样去对待她。你曾经的行为是叫人心寒的,是没有良心的,那不是人做的事。如果你的父母将你的行为报警,那你就是犯了伤害罪,那是犯法的呀。但是你的母亲没有那么做,依然对你爱护有加,你不应该感到惭愧吗?你所吃的穿的,哪一样不是你母亲的血汗钱换来的?老师真的希望你能像男子汉那样保护自己的妈妈才是,而不是让妈妈整天为你担心,在老师面前为你落泪。真不知道老师说了那么多,对你是否有触动呢?
最后,鼓励他先坚持来上课,慢慢克服惰性,一切会好起来的。在他们离开之后,我呆坐在办公桌前,很久很久不能平静。他,会有所触动吗?
发文于2012-02-17 00:271+1教育博客,该文被《旅途周刊》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