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儿子放学回来,匆匆吃完饭,去打网球了。
正是打球的时间,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我有些意外。
“妈妈,今天有网球课吗?”
“有呀,网球老师通知,这周网球课照常。”
“可是场地里一个同学也没有,有两个成人在打球。”
我立即进到网球群,看有没有什么最新消息,看到老师确实通知课程照常。
于是,我给网球老师打电话,了解情况。
这周孩子们请假的多,课程取消了,老师忘了通知我。
与老师简单沟通,请他完善一下通知流程,免得以后再让我们白跑一趟,我跟他说现在孩子们就是时间紧。再请老师看看能不能临时插到别的班先打一次球,也没有合适的班。
赶紧给儿子打电话,告诉他今天的课取消了,但老师忘了通知我,也没有什么临时能插进去的班。
在儿子眼里,我虽然平时有点小迷糊,但在重要事情上还是很靠谱的。
我知道儿子一向珍惜时间,最不肯浪费的就是时间,他把时间看的比什么都宝贵,这样白白地跑过去,我不知道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出门会带一本书,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一些空下来的间隙,他都会读一会书。
想到他可能会失望和愤怒,我直接反应是不去计较谁对谁错,而只是对结果,也就是这件事对儿子的心情带来的影响做一点弥补,“要不我给你发一个红包吧。”
“知道了,不用妈妈发红包,又不是妈妈忘了停课的事,”听到儿子平和地说着。
儿子还挺有边界的。
“你白跑了一趟,怕你心情不好,不过,好像你的心情还蛮好的。要不,你跟老爸找个地方去玩会儿。”
“嗯,我跟老爸去玩会儿。”
晚上回来,他手里拿着一本新书,很开心的样子,是老爸送的,原来他们去了书店,度过了一段不错的周末时光。
看到儿子没打成球,情绪没受到什么影响,而且还找到新的乐趣,我发现他成长了。
他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了,不是那件事让我生气,那个人惹我生气,而是我可以选择生气还是不生气,从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真的是那个人惹我生气吗?还是我自己要生气?
其实,我们总是可以有选择,也许,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
一件事情对我们的影响和伤害,远不如你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大。
所以,任何情况,我们都可以选择,是生欢喜还是生气。
这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