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谝画】2024 年3月 汇集

【老冯谝画】059 ~春天气息~

再过三天就是惊蛰了,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阴半晴。大概就是说前后几天吧。春的气息,在悄然无声,一觉醒来,树林便有一层绿意笼罩,这就是春天的气息,这种气息在生养,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在此时就要惊蛰而出。气,蕴含在大地里,从冬至元日,阳气萌发,经过两个多月在地下的凝练酝酿,此时就要冒出地表,阴阳激荡在地上可以打雷了,植物的根系此刻大壮起来,开始冒芽了。在芽没露出时,我们先见到绿意,绿气。此刻也是画家们出门写生的时间了。春的气息,肌肤感受到,眼里能见到,胸中自然会有想上勃发之气。画的时候,要清,冷中带润,水多而色淡,色彩蕴含的气息,在树则是遒劲而稍露淡嫩绿,在石则是淡罩石绿,越淡越好,山中依然清冷淡赭色,淡花青之后,罩淡石绿显示,树梢点淡石绿,嫩红是香椿,桃李梅杏的芽孢。

【老冯谝画】060 ~笔挺~

挺,就是挺拔,这是中锋用笔中笔与之接触摩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锋始终是提起的,就是有顿挫按压,笔杆与纸面几乎是垂直,只有笔尖几乎有点逆锋的感觉,如果提气笔来,有点像挑。在书法中如同末一笔长竖悬针、又如屋漏痕。在表现一些长的写意线条上特别有力。在点上,出锋的话,表现有点带刺的植物的刺尖芽。在线上,加上自然的干湿,勾叶筋最有意思,在山水上,表现裸露的巨石,坚挺的树干等。如同写字一样,慢慢写出。这种用笔,顺势容易,逆势就难,需要狠练。一幅画,不必,满篇皆是。荷花的荷梗及上面的毛刺可以,大写意的叶筋。

【老冯谝画】061 ~适应纸~

总觉得现在的纸不好用。要不太生,就留不住笔,特别是泼墨中的破墨,浓破淡,可以等,淡破浓就不好弄了,总不能反复实验吧。墨深了,黏笔,墨浅了没浓淡感觉。焦墨干涩,颜色无光。因此,现在的纸,买回去后放上几年就好用了一些,以我的经验,五年以上就行,可时间不等人。造纸我没有研究过,总感觉没有八九十年代的好了,不知为何,是原材料改变了吗?有人说,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那就反复试验,淡破浓最有意思,嫩叶,小副掌状叶用此法,纸不好,就会一塌糊涂。有些纸,在南方还是好用着,到了西北,就不好用,大概是气候干燥的原因,记着到多年去,买过一刀,包装是用塑料袋子密封的,当时的塑料袋还不流行,开封的那几天,用纸还觉得顺畅,过了半个月后,就干燥的不好用了,以后用的时候,就取几张后就赶紧又封好,结果,就是不在用这家的纸了,干湿,用水,还有落笔时间适应不了,习惯也不好改。纸的品种太杂,手工的费用搞,机制的就是画草图,勾画稿,总有一款能用的。

【老冯谝画】062 ~画兰花~

画兰花是基本功。要画好兰花,不是画的问题,如同陆游讲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画兰花,在于飘逸洒脱,出于尘嚣之外,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就是逸品了。历代画兰花的人,看起来就是石涛和郑板桥了,近现代就三人,潘天寿,白蕉,还有个高手,有教程,名字忘了。太专业的练家子的兰花不足观,观看的就是文人画,怡情养性吧。题款与兰格调一致,书法是基础,修养是根本。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障眼乱心的东西,没有静气逸气,没有空谷幽兰,无人自芳的感觉。媚俗最可怕,与人品有关,与创新无关,做事的高境界搞层次是人品,画兰也如此。清气是其品格,秀气是其内涵。蛮、悍、霸、辣、俗是忌讳。

【老冯谝画】063 ~以笔凝气~

人活一口气。

气是最具内涵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你能感受到,却不一定能琢磨得清,你认可不认可,它都存在在世上。气是至高的理论和实践,人在气就在,人不在了,气就随风而去。气用现在的话说气就是能量,气还是动力,气又是意念,是思想。谢赫说“气韵生动”,气的存在是动,动则气生,不然就会死气沉沉。韵是生发,是情致,是感召。画面上的气,是用笔凝练出来的。如同修炼,功不到,则事不成。气有阴阳,阴阳激荡则有动力。凝练的笔墨自然带气。用笔的统一,便有清气,用笔乖张,便有浊气,人说的阴阳怪气。用笔激扬坚挺饱满,便有阳刚之气,用笔细弱便有阴柔之气。

【老冯谝画】064~长线~

长线是最难画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手要稳,不能慌乱,执笔要松,手腕要活,如同写铁线篆一样的沉着。山水画中长线的基础是书法,特别是行草书,长线时用笔的提按顿挫,扭动,便是树干,笔断意连可以使用,长线难于顿挫,短线难于组合。山石总有个纹路,小山石会组合成成一块大山石,这块大山石,就要用长线条来勾,一笔勾成,顿挫之处,便是小石头缝隙,用墨稍深。这要不断练习,小石头则是勾皴一起来画。长线勾画,用长锋羊毫笔最好,好储水分,顿挫用笔,容易连贯。提按之间容易勾画。

【老冯谝画】065 ~悬崖~

这个悬崖,可不是悬崖勒马,是胆识,是冒险。崖边翘望,无限山河,放其怀抱,你看太行山的悬崖,秦岭的太白泼墨,泰山的天街边,长江夔门,黄河禹门,何等壮观,写大好山河,抒胸中块磊,悬崖岂能勒马。范宽溪山行旅,李唐万壑松风,都是卧游范本。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悬崖也是如此,陡峭断壁,飞流悬松,岚烟迷雾,苍林层叠。巨石峥嵘,飞鹰盘旋。悬崖用斧劈皴,用长线条,见底不见顶高,见顶不知底深。秋天最适宜,顶有杂书灌木一二红叶,中有飞瀑,鸟飞翔,云流动,雾锁腰,底为巨石瓢砾,流水潺潺,一二高人乱逛,高谈阔论,褒贬人物,诗酒相和,商山四皓不能比拟,

伯夷叔齐自敢当之。

【老冯谝画】066~群树~

长线是最难画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手要稳,不能慌乱,执笔要松,手腕要活,如同写铁线篆一样的沉着。山水画中长线的基础是书法,特别是行草书,长线时用笔的提按,扭动,便是树干,笔断意连可以使用,长线难于顿挫,短线难于组合。山石总有个纹路,小山石会组合成成一块大山石,这块大山石,就要用长线条来勾,一笔勾成,顿挫之处,便是小石头缝隙,用墨稍深。这要不断练习,小石头则是勾皴一起来画。长线勾画,用长锋羊毫笔最好,好储水分,顿挫用笔,容易连贯。提按之间容易勾画。

群树组合

《芥子园画传》有三株对立法、五株画法中言:不画四株竟作五株者,以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搭巧妙在此转关,故古人多作五株,而雲林更有五株烟树图,若四株则分三株而加一,加两株而叠画即是,故不必更立。

【老冯谝画】067~秤~

山川河流星月因其不平,故而生动,动而生气有气则活气动而平衡,秤,不是天平,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秤之所以能衡量,不管是半斤八两,关键就在于有秤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对事物去评判,这个心就是权,人心失衡,便要倾覆。横副的画面如同一杆秤,如大山就是物,流水,小桥,红日,飞鸟,就是权,权衡人的视觉。寒江独钓,渔翁就是秤砣,泰山日出,日便是秤砣,谢赫六法论中有“经营位置”,就是画面的布局,对现实中景物的描绘 ,经营就是反复思考试验,进行取舍权衡。关键是舍,与主题关系不大,不必要的东西就直接省去。

【老冯谝画】068~来龙去脉~

凡事总有个来龙去脉,这源于堪舆,山水直接总有联系,总有一阳领众阴,数水归一河。画山,虽有山势起伏,但山的头身尾,山的去向,山的走势还是清楚的,如画骊山,外形虽如骊,但其发于秦岭,为秦岭的余脉,头脚在渭河边。即就是山的一角,也能看出山石树木的起伏有层次的从山的那边伸展而来,或者一层一层推去,有那么点意思就行。画水,流向一看便知,就是遇到水流转向的,一般是水潭或者巨石,中间有个过渡,画时不可违背视角及其特征。《尚书-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老冯谝画】069~反复~

反复的事情,就要思考。思言所达,目所及,耳所闻,心所想。画画要钻进去,有时就会出现反复,还要有反复的进行,这是是提炼笔墨,也是不断深化主题。古人讲“一生竹,半生兰”,就是不断锤炼。过去想的,现在变了,过去认为该追求的目标,现在又有新动态,山水同样,有一段时间,我就想着怎么画的象实物,有立体感,过来几年后,又想着,怎么画成平面的,找个感觉,原来的山水,只是个凭籍,画出心中的,手中的那个象,原来想近大远小,现在想以小观大。这就是人心变了,手下也变了。最近又开始研究,枝枝叶叶,开始学习古人了,从古人中汲取营养,走了三十多年,又走回去了。

【老冯谝画】070 大小

积少成多,则大,大分又解成小,这就是看山看石。山有脉络,石有有纹路。看一座巨石大山,初看是山,细看是石。一座大山,是由几个小山组成,小山则是由许多的大石组成。画的时候,就先勾画大,再在里面画小,也可以将大山看成几个巨石组合而成,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画。石山,可以一次勾皴,边勾边皴,想多细,就画多细,但要分清阴阳,就是光线照后的明暗,这是观察出来的,看到是立体感的,画的时候,还是近处用笔重一些,远处用笔干一些,用墨淡一些,大石头外轮廓用墨深,里面的山石转折形成的线淡一些。芥子园画谱上说:千石万石,不外三五其法,三五中,又有小间大大间小之别。树有穿插,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更在血脉。大小相间有如置棋,穿插是也。近水则稚子千拳而抱母,环山则老臂独出而领孙,是有血脉存焉。

【老冯谝画】071 ~书写性~

过去讲书画同源,现在讲画画有书写性。书写性,是运笔的过程中如同写字一样的进行,这个书写性要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上进行。在书写性上,绘画的有

书法的行笔,用笔的相关,节奏性,书画同源,

物象熟悉于心,如同将字记在心里,随意从手下而出,不需要思考,看到树枝后给人的感觉是行书看到大树树干的突出裂纹如同篆书一样写着。书写性,要求一笔有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同时也有笔断意连的感觉,还有两笔之间的连带关系,线条飞动之间,形成物象。

【老冯谝画】072~九嵕山~

在古长安,有六条塬,形成一个乾象,象征着长安乃天子居住的地方,其中距离龙首原最近的就是乐游原了(青龙寺就在此),乐游原上,北望可以望到唐天子所在的大明宫西望,能看到咸阳古道,汉家陵阙,九嵕山太宗陵寝。当然,这是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了,九嵕山,在咸阳礼泉县城西北50里,是唐太宗昭陵之所在。此时此刻的杜牧,登上乐游原,即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估计也是无限感慨,眼睛不住的来回在大明宫与九嵕山之间,或许在观景,或许在思考,或许在太宗与宣宗之间来回比较,以闲静的处境来慨叹生不逢时。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唐代〕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唐人诗意画,摸清诗意后,不必画出诗中的实景,有点意思就行,春夏秋冬也不必在意,按照诗词意境进行。杜牧的这首诗,不知多少人都在画,我却画成了小品,近景是什么,就是一丛树,是杂树,没有长青的松柏,虽季节变化,没有骨气与尊严,大明宫内权臣与宦官,画了一个台子,想象杜牧也不是一个登高望远,凑乎三人,似乎在议论朝政,似乎在谈论太宗贞观之治,高台,就是在空谈,也是人品之清高。远处九嵕山,用荷叶加上短披麻,概括一个山头与坡地,九条山梁围拱于此,像九条龙。下面用尘烟云雾阻隔,平远法也,再远,就是随便抹几笔,不知名的黄土高原了。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渭北的黄土埋皇上”了。

【老冯谝画】073 ~简识字虚实~

虚实的在画面里含义在于体会感悟,这是国画中需要时常提醒的一对概念,也是标准与要求,同时也是技法的统领,可以说,虚实就是中国画技法中的精髓。虚实的相对的概念,最讲究虚实相生,就是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犹如太极两仪之间相互转化。中国画最大的特色就是留白,举个例子说:山水画中留白可以是平静的湖面,可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可以是流云浓雾蒸汽,这是直接看到的虚里有实,不画水而水自生,这源于人多事物认知后留下的印象,此种印象又返观到画面,经过与相邻物体的对比,产生了臆想,联意,这是在脑海的旧有的物象之间的对比联系。

虚实在用笔用墨上表现:

笔墨干湿

笔墨浓淡

用笔详简

笔断意连

飞白浓重

【老冯谝画】074~意象之相~

《易·系辞下》言:象也者,像也。《老子》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用一种符号、图形包括文字,表示事物的特征,这些特征,叫人通过经验与理解,联想,想象,产生一种事物的概括或者整体的或者有突出特点 的印象,说的简单一点,就是类似概念的东西。 《易·系辞上》又言: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通过概括事物的突出特征,发展特性,我们可以推断事物的发展方向 因此,应用在绘画上,可以激扬,弘道、宣教。相,是物体的外观特性,如面相,吃相,由此生发成为动词,就是看相,观察,用在山水画中,就成了风水画一般的直截了当,一看就明的绘画布局。 绘画讲究意象之相,用笔造型成为人大脑中的形象,比如,画庐山飞瀑,李白当年看到的瀑布,今天已经有变化,倒是三叠泉瀑布,站在下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画在画上,就不必计较是李白当年看到的瀑布,还是以三叠泉瀑布为蓝本来画了,画出意向之相,就是人综合的感觉。再如,画钟馗,画出刚正不阿的意象,到怒目而视,眼中有神。胡须帽子,袍子,宝剑,就是其外在之相,《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像,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顾恺之给裴楷画像,裴楷本来没有胡子,但顾恺之画完以后,却在画像的脸上添了三根胡子,叫人感觉更像其人,关键是神似。

【老冯谝画】075 ~风格~

这种东西,不必追求,坚持就好,时间会消磨一切,时间会练就一切,时间会造就一切,也会惩罚不真不实,相信时间是人生的大法。风格是个总结语,是对过去的概括,也会预示未来。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变,有些人三年五载就又一变,这些都与人的遭遇、环境、交游有关,相互影响,互相学习,但不一定就就会共同进步。绘画上,不需要执意追求,某些偏好是会有的,我喜欢笔墨淋漓,用一支笔画到底,还喜欢长锋羊毫,吸水多,墨色包和,勾线一笔又一笔,中间不用调墨蘸墨,画的笔干磨燥为止,喜欢重墨,就是黑,俗语讲,黑是黑,是本色,新墨旧墨,一起用,不管这些,黑就行。高兴了,染点颜色,不高兴,就不上色,心中无色吧。回过头几十年一看,好没有进步,还是原先模样,其实,已经改变了。

【老冯谝画】076 ~江行诗意~

苏东坡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庐山的印象,就是别墅多,含鄱口可以眺望,三叠泉有气势,其他如五老峰等都忘得一干二净,剩下的就知道每年夏季七八月九江会有洪水有惊险,住在山上的人真会享受。看到唐代诗人钱珝的五言绝句《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明李攀龙《唐诗训解》评价此诗道:“江行每以风雨为忧,以匡庐虽今不可登,因疑此山云雾深杳,六朝之僧尚有存者。亦苦世网而起方外之慕也。”

画这首诗意时,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庐山风雨,江上风浪高,撑船前行艰难而不屈不挠。在意在“愁”字上,却遗忘仙窟高僧的另一番境界。人生有风雨,亦有超脱,不必在意庐山真面目。

【老冯谝画】077 ~活泛~

一座山如同一列车,我们坐在车上,我们看似不动,车拉着我们在动,车在动着,车里的人也在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这就是活泛。人如同笔墨,都是活的,笔墨如同人都是动的。《易·系辞上》讲: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笔画的变化,这是用笔用墨的极致要求。作诗讲究个起承转合,就是这个意思,变化又有回环衔接。用笔同样,用墨也同样,墨色的浓淡,在不同层次之中变化,有变化才活泛。如同蓝天白云,随风变化而浓淡合体得宜。笔活墨活,会产生联想,从中体味韵致,活泛就好。过去在书法上,八法之中都有形象的说法,给人以活的生命感,(点)如高峰之坠石。(卧勾)似长空之初月。(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戈勾)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在绘画用笔用墨上,黄宾虹讲:画法全是书法,古称枯藤、坠石之妙,在于笔尖有力,刚而能柔为最上品。

【老冯谝画】078 ,(陶醉与麻醉~

画画直可以陶醉其中。有过一阵子,不闻墨香不思饭食,研一下墨,闻一闻,用笔随意画一下,写意一下,便觉得浑身顺畅多了,估计是好墨里的香料刺激的吧,据说,好的墨里都加有中药材,能治烂疮,身上长了浓疮后用墨汁一涂抹就好,我身上没有创伤我心里也没有创伤,也不需要涂抹,再好的墨汁涂到身上也是黑的,创伤上涂墨,伤好了,印记却显得十分鲜明,可书画解忧还是深有感受,不必在意画什么,就是个笔墨过程,谁也不会计较你画了啥东西,因为,心里的东西,别人看不见,也摸不着,放松时的快感如鬼神依附到身上一般,挥之不去。看似陶醉,实质是麻醉,幽愤之时画竹,独居情舒时画兰,于山水,则是一片赤诚。

【老冯谝画】079 ~面具~

墨,就是黑土,涂在脸上,就是防止晒伤,蚊虫叮咬,不被认识,装扮借以吓人,省略简化成为面具。以至于面具具有了程式化,将原先的功用忘记,但借以吓人的成份却越来越明显,有的人有一副好面具,看起来,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背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面具成了交流的障碍,失去了自有的天真。绘画有时也带着面具,这种面具,无论善恶,是一种程式,无论什么状态,都是一副嘴脸。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脸面,却要弄个戴一副相同的面具。克服程式,甩掉面具,就需要《庄子- 田子方》:“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也需要张璪的“神机始发,流电激空,惊飚戾天。摧挫斡掣,携霍瞥列。毫飞墨喷,摔掌如裂,离合惝恍,忽生怪状。”

【老冯谝画】080 ~画牡丹~

人人爱牡丹,爱的是荣华富贵,可谁又能守住荣华,既富又贵呢?画牡丹,就是一种寄托一种理想吧!因此画牡丹能脱俗者,少之又少,看似雍容华贵,确是媚态十足。

当下牡丹品种多,颜色也不断出新,可在我的眼中,只是一种花吧,画出来,谁知道是是那种呢!犹如画一个唐朝的诗人,一样,李白就是带个帽子样的幞头,大丹凤眼睛,一副醉态,真正长得怎样,谁又能认识,画出桀骜不驯,醉眼朦胧,蔑视一切就行了。牡丹花瓣大有褶皱,沿子上有缺,有四五层,花蕊金丝,枝叶三叉九顶个大概,有木质老干,有新枝嫩叶就行。习惯于先画花,再枝,最后叶子,花长在枝条上,叶也长枝条上,最后沟叶,点芽,题字结画。画花瓣想向心,三四层即可,多则俗,侧锋浓淡,近浓而实,远淡而虚,瓣边实,近托处虚,围绕花芯,由外向内就行,俯仰不同,不成方圆。叶难在俯仰,风吹起,叶背浅,在于松,勾相连。

【老冯谝画】081 ~逆向~

这是用笔的难点,逆与顺是一对矛盾,顺手就是顺,不顺就是逆,各人习惯不同,在执笔姿势上,一般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撇一捺的方向,都是顺手的,可叫做顺,反之方向就是逆。从笔锋的使用来看,同样也有顺逆,笔锋与运动相反就是顺,反之,就是逆,逆势与逆锋都需要反复练习。山水画的石头石山,毛糙的就用逆锋,用逆锋也可以画树干,感觉苍劲有力,鹿角式的出枝,左上方,就用逆势运笔出锋写出,便觉得锋利带刺。逆锋逆势,许多人不敢使用,往往会使树的左右枝头深色不同,有的干脆都使用顺势短笔线条勾出亦可,但总觉别。练习是要务。

老冯谝画】082 ~程式~

干什么事都有程式,遵循一定程式,事情就变得简洁明快。山水画有许多现成的程式,常说的,山法,石法,云法,水法,都是程式化的东西,越有程式,越有个性特色,山水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套自己的皴法,李成的斧劈皴,黄公望的披麻皴,倪赞的折带皴。这些皴法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在对景写生时,怎么用这套程式进行有规律的画,需要提炼与修养。画树也是这样,先从左上角开始,是顺势,先立杆,再画枝,就是一套,勾皴点染又是一套程式。程式,就是传统,向传统学习,是正路。

【老冯谝画】083 ~霸柳风雪~

霸柳风雪,曾经是关中八景之一,灞桥曾经是八水绕长安之一水,秦穆公当年图霸业,改名霸河,汉高祖当年军灞上,唐末灞柳伤别便有了,这诗意的霸柳风雪,不知何时?倒是现在因环境问题,霸河边老的柳树便少见,古柳树更没见过。要画一个,着实找不见北了。大概二十多年前在霸河边挖沙,挖出了古灞桥,出了一个碑子,上面有《重修灞桥记》记得好像是清时期的,有人就造了一个亭子,立在了里面,供人观赏玩味。柳树在各种树中是较难画的一个,风姿绰约,细丝弱不经风,概括性极强,细则弱,粗则鄙,初春柔条金叶时期更难,解决就一个办法,对景写生。有一年,霸河发大水,去看了有一下水中的柳,印证一下石涛的柳树。清龚贤《画诀》说:“画柳若胸中存一画柳想,便不成柳矣;何也?干未上而枝已垂,一病也;满身皆小枝,二病也;干不古而枝不弱,三病也。惟胸中先不著画柳想,画成老树,随意勾下数笔,便得之矣。”有两个人的柳树看得学不得:郑午昌和傅抱石,天资聪颖吧!画出灞柳风雪,的风雪,除柳丝随风,飞絮怎么表现?细筛子点嫩柳色。

【老冯谝画】084 ~志未平~

海棠花开了,还是那么娇艳,女作家张爱玲曾经说海棠无香、鲥鱼有刺、红楼无尾是人生三大遗憾。花开花落,月缺月圆,我植其树,人赏其花,又有何遗憾?易曰:观其生,志未平也。人生总是有追求的,当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自己内心也泛起了涟漪。志之所以不平,是因为一些制度、风俗在大地上流行,就是时代,地域风尚,追随时代风尚,入乡随俗。《毛诗大序》说道:“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绘画从与文字分道而后,从记录形象到记录事件,再到成教化助人伦,到直抒胸臆,经历了漫长的变革,志不平在,则一吐为快,八大是也,石涛是也,郑板桥以兰竹

“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下之难得者。”(徐悲鸿语)天下事,天下志。各有所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序语)

【老冯谝画】085 ~糊涂~

人生最难得的是糊涂,笔墨最难得的也是糊涂,黑白分明则物像不存,其实心中虚幻,眼中虚幻,何存有物,何曾有象。影子在墙,浮影摇曳,郑板桥说道“难得糊涂”,感慨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把画画糊涂,不分笔墨,又有笔墨,笔笔是象,笔笔不像,是高境界。水墨交融在一起,线勾是石是阳面,皴擦与点相结合一起,自然在纸面渗化,半干稍干在进行,如此,层次反复,山如夜行,水如飞练。糊涂是历练后的升华,清晰后的不分边界,是笔墨的第二阶段,用笔不是不考虑物象,是得其神忘其形的状态,神是什么,一种印象吧,一种概括吧,一种想象吧,如人之喜怒哀乐爱恶惧,眼耳鼻舌的表情吧,于形又有多大关系呢?不如糊涂而得其心意。

【老冯谝画】086 ~本色~

五彩缤纷。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与这个世界总是纠缠不清,总是要想尽办法活的精彩,那么,精彩过后又是什么呢?世界那么大,我们躯体那么小,在大千之间,又能留下什么呢!越是黑暗,越容易见到光明,越是明光越没有自我。绘画由记事宣教走向内心世界时,物赋色之后不过是一种光阴的寄托吧,真实的世界只不过是依托光明罢了。因此,绘画山讲配色,讲本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白、青、黑、赤、黄五色,画面上越少越好,于是就有了浅绛山水,画面超过三种颜色,就要谨慎,有还不如无。只剩下,就是“骨”,骨才是本色。

【老冯谝画】087 ~守中~

这是一个看起来似乎没有必要思考的问题,但是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在造型上典雅,为人所乐于接受,又不与传统有所区别,合乎时代,真是有心情走得进去,又有能力走得出来。新奇乖丑,有时会引领一批没有定力的人,功名利禄也会导引一批人走向没落,《国语》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时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本是安静的职业,却要吆五喝六,七上八下的搞一些炫人耳目的事情,静不下来,何谈守中。守中是儒家思想,但也是最能成功的路子,变化是可以的,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老冯谝画】088 ~大拉夸~

俗语。大,巨制也;拉,含混不清也;夸,松懈也。篇幅巨大,借以吓人吧,俗称“狗吃屎,图摊摊大”,幅面由两个一对,到三个,四个几对,由四尺八开,到六尺八尺,丈二,以至于订制巨幅,我在想,费时费事费力不说,浪费纸张笔墨吧,写一个字,用一桶墨,有本事就用这种笔墨写一个小楷长卷吧,几个字,已经偏离轨道,水墨吧,不成字,写起来极具有表演性,可以观览,博得喝彩,一笑,这是娱乐节目。看起来也挺不容易的,蹦腾起来,比看戏热闹。热衷于表演,而且热衷于台上,喜欢下面坐着不同层次的人群聆听仰视,这就是好大喜功,大的背后是利益的捆绑。拉,是质量不高,有时候,为了贪多求大,质量就下降,古人五日一山,十日一水,为的是做好做精,不遗流毒 ,现代是看当下,为的是利益,好质量自然就少了,经常看,有些作品,就是个笔墨形式,单看笔墨,没有玩味的地方,再看整体,拼凑在一起,在大师的世界里,大师太少。夸,是松,是散,犹如乌合之众,不成队伍,没有精神,没有聚焦,画面虚实不分,看起来画的满满的,内容就是个虚。解决大拉夸的办法,就一个,诚实,为人着想。大拉夸之风蔓延,何止是画画?

【老冯谝画】089 ~南山~

诗经《小雅·天保》中有言:“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使人敬仰,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一派淡泊,叫人神往,王维在送别友人“归卧南山陲。”时说到:“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白云无尽,超脱而无拘无束。陶渊明的山与王维的山各自不同,各地都有南山,但长安的那山最有名气。历来写南山的诗词,画南山的画,能搓一蒲蓝,大概一下,有与松芝在一起表现福禄寿的,有与采菊在一起表现归隐的,有与奇人登高表现高洁的,也有明确题名表现自然风景的。在南岳衡山的之寿,在秦岭终南得隐,在秦岭深处的逸,的之自然。清代王时敏的《南山积翠图》,张大千的《南五台图》 ,赵望云的《熊耳山庄》可以看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76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6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6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32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1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3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2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