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和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会员。
多年来,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在民俗文化以及中国文史方面等领域,积累储备了大量知识。尤其他在书法和绘画专业方面,从小跟随着书法家刘汉春老师学习书画和书法理论知识,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经过长期努力和刻苦钻研,主攻秀气、隽永的汉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书法学术方面享有盛誉。杨秀和老师书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珍藏邮册》发表几十幅作品。杨秀和老师曾在《中华志愿者》、《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杂志发表作品,2021年杨秀和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第一、诗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从《诗经》问世以来,直到清末,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一直历久不衰,深受人们的普遍喜爱,其原因就在于它自身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特点。
一、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
诗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形式。受篇幅的限制和形式的约束,诗歌不能像小说,戏剧那样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抒情诗自不待言,就是“言志”诗也离不开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意。”他把情置于首位。
诗中的情感是诗人自身具有的情趣受外界事物激发而产生的,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主观的情于客观的事物的统一。优秀的诗人总是把个人的情感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我”的情感实际上总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陶渊明的田园风光既是诗人质朴、纯真的人格的具体体现,又反映了对社会上污浊黑暗现实不满的人的思想感情。杜甫伤时念乱的诗篇无不渗透着诗人饱经忧患的血泪和切身感受,但也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和深受压迫剥削的广大人民的意愿,因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诗人在诗歌中的抒情方式是千变万化的,经常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诸如:比兴、夸张、想象、隐喻、曲喻、通感、衬托、点染等,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诗歌形象,来表达自己生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这些诗歌所展示的境界或雄奇,或壮阔,或含蓄,或婉转,或沉郁,或淡雅,或绮丽,或清疏,读者正是受诗人这种激愤的感染而获得美感。没有激情,就写不出足以“动人之情”的优秀诗篇。
二、诗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与概括
小说,戏剧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散文可以不受篇幅的严格限制,自由灵活地叙事,抒情,讲道理。诗,特别是近体律诗,不仅篇幅短小,而且还要受韵律的限制,所以,诗人在反映生活时常选取现实生活中那些最能激起人们(首先是自己)感情的事物(包括人),或自然界中的某些现象进行高度的集中与概括,形成饱含着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体境界(即诗境)。这种境界,往往是高度典型化了的。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人选取的典型事件是咸阳桥头“征夫”与“爷娘妻子”之间的生离死别,同时,又把自己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通过艺术概括,借征夫之口加以宣泄,从而揭露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政策给人们和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如果说《兵车行》的篇幅还嫌长的话,那么张俞的《蚕妇》就是短作品了:“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仅20个字,就极其深刻地揭示了“遍身罗绮者”和“养蚕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其认识价值不亚于一篇洋洋千万言的短篇小说。即便是一些纯粹抒发性情的诗,同样具有高度集中与概括的特点。例如孟郊的《游子吟》,诗人选取的是慈母为行将出门的儿子缝制衣服这件极为普遍的事,激发了诗人对慈母的无限敬爱。于是,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从心底里吟出了“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的千古绝唱。歌颂了普遍而崇高的人性美:母爱。
三、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
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因此,诗的语言必须凝练而生动。这虽然是从诗的篇幅短小着眼而不得不如此,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包融更深广的生活内容,从而得到以少胜多,以约总博,寓万里于尺幅的艺术效果。
诗的语言的凝练性主要体现在篇、章、句、字的锤炼。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开头四句,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及中心事件:“有吏夜捉人”。一出惊心动魄的“官吏夜捉人”的事件被诗人以凝练而富于形象的语言浓缩在24句、120个字中。因此陆时雍称赞这首诗说:“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再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短短20个字,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亦令人遐想不已。炼句,炼字的目的是炼意,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更深广的思想感情。杜甫就说自己:“为人性僻耽(喜爱)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因为如此,杜甫诗中的“惊人”之语比比皆是。像《登高》诗的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含八层意思。中唐诗人贾岛在谈自己炼字,炼句的甘苦时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名句,其中那个“绿”字,最初是“到”,后来改为“过”,又改为“入”,最后才定为“绿”字。同到、过、入、满相比,这个“绿”字的最大优点是具体、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了春风绿遍江南,一片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四、富于节奏美与韵律美
诗的节奏美与韵律美统称之为诗的音乐美。它是诗歌美好的重要标志。没有节奏和韵律,也就不称其为诗了。诗是乐与舞的孪生兄弟。钟嵘《诗品•总论》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也说:“人禀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都说明诗是人的感情受外界事物的激发而产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也有节奏和韵,但它们缺少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这一重要条件,因此,不能称之为诗。
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的需要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感情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因此,诗中的轻松、欢快、沉滞、昂扬、舒缓的节奏,就反映了诗人的“七情”。诗的韵律美是与诗的节奏美紧密相关的。它主要表现在用汉字的四声调搭配成平仄音步和韵位,从而形成声韵上的起伏跌宕。五言诗分为三个音步。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七言诗分为四个音步,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七言歌行中,有的诗人还采用三句一转的格式。如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给人以节奏急促有力、情韵流宕、声调激烈豪壮的艺术感受。
第二、诗的体裁
《诗经》的体裁分三类:风,雅,颂。风即国风,是各国的民歌。雅即乐歌,是叙事体,分大雅、小雅两种。颂即赞美颂歌祭奠用。
唐人把诗分为两大类,一类古体诗,一类近体诗。古体诗是东汉、魏、六朝的诗,以及继承汉魏六朝诗体写作的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辞,南北朝乐府民歌,及这一时期诗人的诗。所谓乐府,原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把搜集来的歌辞配上乐章,这就是乐府诗,简称乐府。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的诗,虽未配乐,也称乐府。中唐时白居易等人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人们称为新乐府。
近体诗又为两大类,一类是律诗,一类是绝句。律诗又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绝句又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近体诗是唐朝新创的诗体,它在字数、用韵、对仗、平仄各个方面都有讲究,和古体诗不同。
以上都是古典诗。“五四运动”后,创作一种新诗,虽有共同点,但新诗表现形式不同。
古典诗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体裁。
一、四言诗和杂言诗
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的诗,杂言诗是指一首诗每句字数不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字的都有。比如《诗经》的诗就是以四言为主,但也有杂言。《楚辞》的诗有四言,但多数是杂言。《汉乐府》有杂言,也有五言。我国从西周到东汉以前,都是上述体裁。
二、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又称古风)
东汉以后,出现了整齐的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比如《古诗十九首》就是最早的五言古诗,魏曹丕的《燕歌行》就是最早的七言古诗。这些古诗,每首不限句数,可长可短。每句的字不限平仄,只要隔句押韵,写起来比较自由。但古诗的句式比较古朴,要有一定的文言文水平。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五言诗)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七言诗)。
古体诗中还有一种歌行体,是长篇的叙事诗,还有故事情节,如掌握词语少也不容易写。还有接近民歌的《竹枝词》,多用通俗浅近词语。等等。
古体诗还有一种杂言诗,大体是五字或七字句,但中间掺杂三、四、六、八、九字句。如李白《蜀道难》或《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杂言古诗。
三、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
五言近体诗有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五言绝句每首四句、五言律诗每首八句(中间有两个对偶句)。七言近体诗也有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句数和五言诗一样。这是隋唐以后才兴起的诗体称近体诗。近体诗的句式没有古体诗那样古朴,词语比较接近近代,容易学懂。但是近体诗要求每首诗按照规定的格律写,句中每个字规定了用平声还是仄声,这是难点。所以必须有勇气攻克这一关,学会调每个字的声调,分清平仄声。
比如五绝有《宿建德江》《寻隐者不遇》《登黄鹤楼》《马诗》。
比如七绝有《送孟浩然之广陵》《暮江吟》《游园不值》《题西陵壁》《早发白帝城》。
第三、分清平仄
诗讲究韵律美,特别是近体诗要按格律写,规定了诗中每个字的平仄,因此,分清平仄是学写近体诗的第一个基本功。这是一次音韵学的攻关,不仅要懂得理论,还要亲自实践。分清平仄有一定困难:一是平仄是用古代的四声,和我们现代的口语不同,一时不能适应;二是由于思想上怕麻烦或学习上没有掌握方法,越学越困难,于是丢下不学了。其实花半年功夫就能分清每个字的平仄。
分清平仄有三种办法:一是四声法,二是优选法,三是使用工具书或常用平声字表。
一、先研究四声问题
从《诗经》开始都是押韵的,这说明古代人已经有音韵常识,而诗歌中严格规定按平仄用字,讲究对偶的新形势诗歌称为“永明体”诗歌。这些诗歌每首有一定格律要求,每个字规定用平声或仄声,这就是近体诗的开始。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写了一本《四声谱》,提出我国的语言有四种声调,就是平、上、去、入四声。念平声的字叫平声字,念上、去、入声的字叫仄声字。作诗时,按格律规定用平声的地方要用平声字,用仄声的地方要用仄声字。比如五言近体诗有一种格律,开头是“仄仄平平仄”作第一句,那就是说,规定了这一句五个字的诗句,第一二字用仄声字,第三四字用平声字,第五字用仄声字。比如“白日依山尽”这句诗就是按这规定写的。这个规定对当时人来说不困难,因为他们的口语就有这四个声调。但是,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到了元朝,北方语音首先起了变化,入声声调消失了,念入声的字不念入声,有些变了阳平或阴平或上声或去声,这叫“入化三声”。因此,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只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没有入声。这样,如果用普通话来调声调,便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入声字本来是仄声,如果古代的入声变成了现代的上声或去声,问题还不大,因为还是仄声。
入声字本来是仄声,如果古代入声变了现代话阴平或阳平,若作诗时当作平声字,那就错了。
比如“剥”字,按古代为入声字,现普通话念bo是阴平声,若作诗当平声用就错了平仄。又如“室”字,古代为入声字,现普通话念shi是去声仍为仄声字,所以不算搞错。有些人以为现在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就是古代的平声,现在普通话的上声、去声就是古代的仄声,这是错误的。
二、要分清古代平、上、去、入、四声的方法
1.按四声表的字,学调四声。
明朝有个真空的和尚写了一本关于音韵的书,《玉钥匙歌诀》,把四声讲得很形象。
“平声平道莫低昂”——平声字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频率要保持不变,不要低,也不要高。
“上声高呼猛烈强”——上声字发音时,先低后高。
“去声分明衰远道”——去声字发音时,先高后低。
“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字发音时,发音非常短促,马上收音,不能拉长。
2011年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编写《海淀诗词》一部,2013编写《晓阳书画》一部,中国邮政《美丽中国》,《传递正能量,更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集邮》三部。2014年畅春斋主杨秀和在瀚海当代拍卖会一副价格以13000元成交,2015年瀚海当代拍卖一副价格以23000元成交。
2015年3月15日,在珠海市参与义卖,三尺大公鸡价格4000元,四尺对开四字吉祥语价格10000元。杨秀和书法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喜爱,上百幅作品在瀚海0起价拍卖中,进入全国20各省市爱好者收藏家收藏。杨秀和一部分作品,被日本、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际友人和老舍茶馆及企业家所收藏。
畅春斋主杨秀和是当代隶书名家,他的隶书被誉为当代枯枝体隶书名家,可以说杨秀和把隶书写到了精致程度,并且在书法风格上也自成一体,是在继承中以所发展的。他出版了很多部书法学习的专著和书籍,为普及书法教育、学习书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对于杨秀和的书法作品来说,很多搞书法的人也有不同看法,但无可否认杨秀和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当代书法大家。
畅春斋主杨秀和是当代著名书法名家、画家,杨秀和的书法作品,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来说,价格一般都在3万元左右。2018年春,杨秀和经写了八个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保利拍卖行上拍卖,规格是四尺整张,估价是15000元,最终成拍价格是8万元。一般情况下,杨秀和每平尺书法润格在3000元,但个别精品每平尺润格可能达到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