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平兄乃金专同门、交行旧识,今证券业之高管。他素爱写作,二十余年前才名已闻于当时。后笔耕不辍至今,著作有六七十万言之巨,且篇篇精彩、字字珠玑,虽名家亦不过如是,而兄仅为余业,足见其笔力之健、学养之厚、毅力之强、经历之丰。
我虽与兄为故交,却于文章一道多年未与之有交流,错失向其学习的机会,深以为憾。甚幸今年五月机缘倏至,言公事之余,我们谈起读书写作,后遂于微信中经常交流。日前他向我推荐了手机上的电子写作平台《简书》,并将其在《简书》上发表的近作《古琴曲<山水间>》及乐曲一并发给了我。品读、品听后获益良多,故欲写点感想类文字,呈予学兄以示敬意。然六七十万言的文字像山一样矗立在我面前,他亦仿佛纵览古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一般站在我身边,虽目光殷切,但学养之不足让我脸红心跳、手额出汗,不敢下笔。今勉力为之,惟望得其赐教,如能进步一二,余愿足矣。
(二)
听琴论曲,诚大雅之事,我不解音律、也不会操琴,对古琴知之更少。只记得有俞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故事出自战国《列子·汤问》中的《伯牙与钟子期》。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再有机会接触古琴,便是醉后和友人在茶馆喝茶。酒后舌味尽失,故不敢言“品”。茶馆之中皆陈设古朴、格调高雅,播放的音乐多为古琴或古筝曲,虽炉香袅袅、琴韵悠悠,奈何醉后已不辨琴筝,不识何曲?实有负国乐之雅和店家美意。
为识古琴,我还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番,方知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古代十大名曲有:1. 广陵散 2. 高山流水(唐后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 3. 平沙落雁 4. 渔樵问答 5. 阳春白雪 6. 潇湘水云 7.阳关三叠 8. 梅花三弄 9. 胡笳十八拍 10 . 醉渔唱晚。明清以前的古代演奏名家中,我们熟知的有:春秋的伯牙、师旷、孔子、列子;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 东汉的蔡邕、蔡文姬;三国的诸葛亮、周瑜;西晋的嵇康、阮籍;北宋的苏轼等。
(三)
《山水间》是青年作曲人苏一创作的琴曲,由著名古琴家杨青演奏。听闻此曲有绕梁之音,能令人陶然乎其中,故深为高平兄所喜,已至痴迷之境,居家和外出散步均须有此曲相伴。后更一展文才,亲自为曲配词,词曰:
云抱山兮月探窗,依稀故人,红炉暖茶;
㕍飞断兮君何在,悠悠往事,隔岸花开;
声声兮诉衷肠,曲曲兮入梦来;
离离流年影,渺渺岁月波;
一弦一梦,一片幽篁;
问春风何处来,问秋水何处去;
心中有山水,何处不渔樵;
一篙一舟,一片逍遥。
匠才出手,自是词彩不凡。词曲相匹后,意境更妙,兄不愿独享其乐,纷纷荐与诸友,还著文《古琴曲<山水间>》以载此事,并乐此不疲,迭出新作。由是我方知此文,始听此曲。兴奋之余,许诺也正式为文一篇,写读后感想,盖余文之由来也。
《古琴曲<山水间>》看似闲适为文,题目也不博人眼球,然其内有千秋,非十数年功力不足以为之,非大才不足以拿捏,稍有不慎,则成造作,失之真趣。而兄之大作恰到好处,“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文章整体架构清晰,叙事和修辞皆用笔自然如行云流水,老道处若高僧说禅。读来赏心阅目,既似清风徐来、又如暗香浮动。全篇的核心是上边那首《山水间》的配词,虽短短八行字,亦足能见古典文学修养上的深功夫。虽假以辞赋之外形,实宋词之意韵,其中可见渊明之率真、摩诘之闲逸,东坡之放旷,与曲自然相和,相得益彰,尤若当年香港黄霑先生为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歌《沧海一声笑》配曲,虽然他更擅长作词,但此曲一经问世,即成绝唱,被国人奉为经典。文章中还见兄文友众多,有识琴音者,有习翰墨者,有通诗文者,与其就《古琴曲<山水间>》相和往来,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足见高平兄有才气、有雅好、更有人格魅力,能聚文人雅士于周围,行唱和之古风,着实让我羡慕。愿古琴曲《山水间》和兄之配词能传播更广,让更多人喜欢,让国乐、雅乐真正走进百姓生活。同时也愿更多的人能为古琴曲配上自己钟意的词,并在韵味悠长的琴音中吟唱一番,在奔行世路感到疲倦时,作为一种调节情绪、放松身心的方法,或者是作为一种闲适疏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吧!
夜深词尽,不复赘言。
2020年5月30日志远记于玫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