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很深的还有一次,不是在海里,那时11岁,小时候在农村,正是麦子收完打麦场的时间,我父亲买了一台麦秸脱粒机,因为没日没夜地连轴转,皮带轮上的三条三角皮带太松了,需要更换。但农村集上没有卖,只能到县城去买,离家30多公里路。
县城位置在我们村子东向不到20公里的位置,但我们村子在一个600米高度山坡的半坡位置。我们住在半坡的人将住在坡上面的宽约15公里东西走向的平原地“塬上”,将只在坡下面又是一条宽约10公里,东西走向的带状平原成为成为“坡下”, 去县城有两条路可以走,上坡走“塬上”那条路或者下坡走“坡下”那条路。走“塬上”这条路要先爬上300米高的一个坡,到达一片几千平米的开阔地,再走10里路到集市上坐公交车去县城,相反,将我们村坡下300米那个村庄称为“沃坡”,“沃坡”村北有一条宽约200米东西走向的河,过了河对岸也是一条宽10公里,东西走向的河沟平川地带。
农村此时正是用人的时候,大人走不开,所以就决定派我这个“小人”拿着换下来的一条“样品”皮带去完成买3条新三角皮带的任务,前天夜里下了雨,父亲怕河水上涨,让我走“塬上”那条道,我吃完早饭大约8点钟就出发了,到县城不到12点,可是以前没进过县城,不知道在哪里买,走了很多冤枉路,等到买到与“样品”一模一样的三角带时,已是下午5点多。此时要是毫不犹豫返回来时下车的车站或许来得及,因为过了下午6:30就不发车了。但我在返回的过程中,无意间看到了一排终点车站上写着“xx——xx”字样,好多人在聚集着等车,这分明是从另一条下坡路回家的路线,而且此时天色已经变暗,想着来时走那么多路,我抱着侥幸心理坐上这辆车往回返,车上40分钟,下车又走了40多分钟就到河边了。
此时河水已经变混上涨,夏天因为雨多,一下雨山上的在源头汇集,一两天后河水肯定上涨,原先搭起的木头小桥早已冲垮,每到这个季节,行人都是挽起裤腿或者脱了长裤过河,小孩就由随行的大人架在脖子上扛着行李过到对岸去。我看但河水是涨起来了,但还是有个别壮汉背着行李,或者将自行车扛在肩上各自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段渡到对岸去。此时返回肯定错过了回塬上的车了。
我脱了短袖和长裤,右手攥着三角带和一个小布带,里面装了2斤白糖,左手领着我脱下的衣服,手指头扣在凉鞋带子间网格上,找了河流的一个窄口下去,因为我感觉这地方窄,路程短,这段地方下面的鹅软石比较大,都能看到河中间大鹅软石激起的浪花,起码没有淹没人的深坑,比起其他地段心里更踏实些。
石头很大,水流忒急,我快走到和中间的位置时,河水涨到我大腿根,虽不深但没迈出一步都很艰难,水太混不知道前面水下石头的形状,抬脚就有被吹走的危险,就在这样的艰难中迈出了4~5步后,终于在一次抬脚过程中被湍急的河水冲倒,首先感觉到的是屁股被水下面的一块石头重重地碰了一下,好痛!几次脚跟碰到石头想站起来,但身体还没反应调正过来就又被河水冲倒下一个地方。没倒下时衣服是干的,没几斤重,现在衣服浸了水,像铅块一样重,我虽然会游泳,但此时两只手都被东西占着,且不能靠近身体,只能紧紧地攥着。这里可以慢慢说,那时却是一两秒一转念之间的事,我身体仰面被卷在河水里,随着浪头上下沉浮,沉下去时身体被水下的石头碰撞着,浮上来时我抓紧时间换气,同时喊“救——命——啊!”但那个“啊”没喊出来,已经有河水灌进我口里,赶快闭嘴。大腿和臀部几处被碰,起先很痛,后来就慢慢感觉不到了,其实是从上游冲到下游的泥沙宽阔地带了。但当时在水里不知,只想着要沉住气,实在不行到下游宽阔处水流平缓时(过河前观察河流走向,在心里盘算好了的)就将衣服和行李都丢掉,自己随着河水的方向朝下游对岸游。就在我诚惶诚恐不知道自己会被河水冲何处,只顾换气和喊救命时,猛然间感觉胳膊什么东西曳住了,然后就是我被拽了起来,大约2秒钟后我清醒了,我得救了!
救我的是“沃坡”村里的两个小伙,当时他们下地干完活到河边石头垛子水坑里来洗澡,听到我的呼救声,两人就在下游宽阔平缓地带手拉着手,将我栏截住。拉上岸我心里满是感激,但嘴里却说不出来,只是说谢谢大哥救我。看着手里进了水溶解了不到半斤的白糖浆,都没舍得说送给人家,当时小也确实不敢擅自做主送人,感谢救命之恩是我后来成人后才想到的。此后周围陆续又来了几个”看热闹”的人,于是问我是哪个村的,父母是谁,为啥在这里等等问题,我都如实回答。救我的两个大哥也没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继续干他们之前没做完的活,洗澡。看我缓过神儿,说话不紧张了,就说天快黑了,你赶快回家吧。
我尽量拧掉衣服上的水,空了布袋里白糖的水,事实上白糖和包裹白糖的麻纸都搅合在一起了,我仅是将水挤出了一些,就象过河那样提着衣服和白糖在天黑时回到家里。父母起先很惊讶,等我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后,只是说幸运,遇到好人了,问把握从河里拉上来两个人的姓名时,我说不知道问,只知道别人称呼其中一人叫“拴象”,父亲说知道了,吃玩饭睡觉吧。这事从此就算过去了。
过后通过比对位置,我知道自己当时被河水漂流了大约70多米远,但当时感觉过也就了4~5秒的时间,或许精神太专注了没有时间的感念。时隔多年,当我再次想起我“唐雎不辱使命”的壮举,和救我两位大哥的朴实憨厚作风,及我父母后来没有专程给人家致谢的事情来时,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