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诊室的窗外,种植着一片红豆杉,每当我有闲暇时,望着窗外,便会想起一位已经远去的值得尊敬的老人。
他是位退休的大学教授,肺癌,多处转移。每次在医院里见到他,都是来去匆匆,消瘦但精神状态很好,不同于其他病人一副了无生机的样子。有一天我问他:“王教授,我感觉你最近都很忙的样子,在忙什么呀?”“嘿嘿,我在种树,种红豆杉!红豆杉你知道的吧?就是可以提取抗癌药紫杉醇的,现在红豆杉资源日益减少,需求量很大呢!省政府都在做“红豆杉工程”,积极倡导全民造林植树…一提起红豆杉,教授滔滔不绝…“他呀,心里只有种树不要命的,要不是我逼着他,这几次医院都不来了!”他的妻子在一边嗔怪着“嘿嘿,我就是想趁着自己还有一口气,也做点力能所及的事嘛!”他嘿嘿笑着,完全看不出死神已经逼近他的影子…
望着他,我在想,刚在被诊断为癌症的时候,他应该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常常在深夜里惊醒,浑身冒着冷汗,两眼空洞地圆睁着,瑟瑟发抖地想着自己的死亡,一遍又一遍经历着心碎的痛苦和绝望吧……
我想,他从日日夜夜的害怕中走出来,到能平静地面对死亡,并做出来这么积极而深远的改变,这一路一定是惊涛骇浪极其艰辛的吧!
在临床工作十多年里,我见证了数不清的癌症病人,他们中的好多人像教授一样并没有因为癌症而一蹶不振,相反很多人因此他们放弃了很多以前他们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重新安排了生活的重心,他们花时间陪伴至亲挚爱之人,与他们深切交流,对于生命中平常的事物比如四季的变化、美丽的花草等充满感激。一位病人幽默地说:癌症治好了我的神经病,另一位病人则告诉我:“直到现在,直到身体里长满癌细胞,我才知道一个人该怎样活着!”
影片《生之欲》中被同事称之为“木乃伊”的渡边先生,在得知自己患了胃癌,重新回到工作中之后,打破了所有的规矩,他完全改变了,癌症成为引发他觉醒的良药。他用自己的余生致力于建造一座社区公园,这样他就能看着孩子们在这里愉快地玩耍。弥留之际,渡边坐着公园的秋千之上,天虽然下着雪,但他却感觉非常温暖与平静,他带着全新的活力走向了死亡!
圣.奥古斯丁写道: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学习如何死亡,便是学习如何更好的活着!
是的,活着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东西,创造一些可以传递温暖丰富他人的事物,像王教授,像渡边一样,也许,当有一天面对死亡,我们可以将对死亡的恐惧转变为内心深深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