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纳不完美,更能成就事业
大家好!
不知道在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花很长时间进行了详尽的事业规划,却从没有行动过;他们的PPT内容已经很精彩了,却还在展示的前一天修改到凌晨三四点;他们牺牲休息的时间,分析手里的资料,把整合最全面的一版交给领导后,马上就后悔了......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想要维护自己在工作上的完美形象,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可结果却正好相反,由于过度追求完美,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个浪费时间的拖延症患者。殊不知,这才是职场上的大忌。
一、今天能做的,不推迟到明天
前几天提到过“要直面缺憾,勇于迈出第一步,下定决心就行动”,这条法则在职场上同样试用。如果你想着去做一件事,那就去做,如果你不去做,别人就会抢占先机。
可人们往往是瞻前顾后,总觉得时机不对,或者自己做得不完美,要推翻了重来。在作者看来,这些都是借口,你不去做的理由一直都会存在,你不想开始就会找一千一万个理由不去开始。就像“72小时定律”说的那样: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而72小时内没去做,那么你会去做这件事的概率就无限趋近于零了。
网上有个HR招聘的故事曾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公司招聘时,这名HR招进了一个学校排名前三的名校毕业生。此人成绩优异,能力也很强,做事很有冲劲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迅速领会上级的意思,深得领导的喜爱。
可HR却发现这个毕业生有个问题,似乎有点过于追求完美。HR很担心他的过度追求完美会影响到工作,多次提醒他也无济于事。果然,一次领导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都到交接时间了,他还没有完成。原来是他在接手这个任务后,发现某个环节还可以优化,于是就推翻了先前做好的部分想要重新设计。谁知越弄越麻烦,反而发现了更多他自认为不够完美且需要改进的部分,最终耽误了进度。
后来这名HR表示,今后再招聘要尽量避免完美主义者。因为,一个人粗心马虎那是习惯问题,通过训练至少可以改善,但那些过度追求完美的人,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他们很难理解在职场上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对“工作是否完美”的判断取决于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塑造,如果你一直等待完美的时机,那将会陷入漫长的等待,因为完美的时机几乎不会出现。当然,这不是在鼓励你盲目地做出决定,你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要太早陷入对细节的打磨。否则你只会反复聚焦于某个细节,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无法完成任务,真是得不偿失了。
不是每一项任务都能达到同样优秀的水平,有时“足够好”已经够了。最重要的是先把上级交给你的任务做到合格线,以确保项目的流畅进行。这时,你再想去完善精进,就没有任何问题了。至少这样不会导致工作停滞,也不会让领导和同事感到失望。
二、拥有将某些事物排除在外的勇气
可能有人要说了,你这说得容易,实践起来很难呀,不苛求完美,不准备周全了再去开始,万一犯错怎么办?
这也是作者特别指出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在职场上,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只有那些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人才可能避免犯错。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通往事业成功的路上,错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铺路石作用,它也是我们能力的一种体现。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探索对出错的开放态度是否会影响公众演讲的焦虑,心理学家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了A、B、C三组,让他们分别进行演讲:
A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糟糕的”,也就是完美主义者的观点;B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这是在暗示他们犯错可以被原谅;C组的参与者被告知“演讲需要出一个错误,哪怕出现更多意外错误也没事”。
结果让人惊讶,C组的参与者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并且还得到了观众们一致的最高评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C组参与者已经把完美主义抛在了脑后,只专注于他们自己的表达。也正是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去探索其经历本身,发挥其最大潜能。这个时候,错误已经无关痛痒了,反而变成了他们的一个阶梯。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犯错并不是人们避之不及的坏事,就算错误发生了,也可以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因为,它能让人表现得更加出色。
没有偶尔出现的失败,我们便不会成长,也无法发展,我们需要在挫折和失败中进行学习。你会发现,自己在战胜错误的过程中,拥有了走好下一步的精神和力量,变得更强了。
作者表示,犯错也好,被批评也罢,你都无需自责。我们都要具备把某些事物排除在外的勇气,如果你总是沉浸在病态的完美中,反复纠结指责的声音,就会失去工作的乐趣,甚至忘记最后需要“交付”的任务。
实际上,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你的错误,就算他们批评你,也是暂时的,马上就会过去。正如没有人会在乎台灯底座有多干净一样,也不会有人真的记得你当时出错的时候有多丢脸。与其过分计较得失,倒不如对错误和批评持开放态度,使批评成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助推器。
三、和完美主义者相处
截止到目前,你自己可以尝试用恰到好处的完美去对待工作,可如果团队中有完美主义者该怎么办呢?的确,过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也会习惯于用同样的完美标准来要求他人,和对方一起合作不仅会很累,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成效。
为此,作者提到了在工作中和完美主义者相处的方式。
首先你要知道,完美主义者的自尊心是很强的,他们喜欢自己一个人工作,不喜欢由别人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想让一个完美主义者高兴,那就只能“顺便”指导一下他的工作,而非深入指导,并在指导的同时,充分利用“赞扬和认可”这个工具。
换句话说,就是要适当地表达赞美,委婉地表达批评。只要你能够让完美主义者理解,你是满意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的,以及尽可能准确地告诉他们做到什么程度就算达成目标了,你们的合作还是会很快乐的。
作者认为,团队领导者要在足够了解每一个团队成员个性的基础上去分配任务,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完美主义者更适合对责任心有所要求且极为细致的工作。在分配任务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他们,交付成果的时间节点,并向他强调如果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即使只是95%的完美,客户也会感到非常满意。毕竟目标的确定性,对完美主义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拜拜~
摘录《恰如其分的完美》于书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