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标准,本身就没有褒义、贬义的附加之意。它是个规则,或者是判断,更有可能是权威。比如一个行业的标准,法律规定下人的行为标准等。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以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标准,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完成这个标准,同时,这个标准有时候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标准。是岁月的沉淀,亦或者是意见领袖的亲身教授。但不管这个标准是对是错,总有人信服并执意去完成,并去靠拢。一旦去抨击它,就会遭受诸多回击。
而对于标准,不缺乏真正的勇士去掀翻它,打破旧标准的壁垒,开创新时代思想的弄潮儿。而我不敢称为这个弄潮儿,见识浅薄,酒后荒唐语。
在新年期间,有部电影打破了传统院线电影的平静,他就是《囧妈》。他被徐峥以六亿多的价钱卖给字节跳动,免费在西瓜视频上给全国人民观看。我在此不深究他对于传统院线的影响,乃至后面毕志飞微博叫骂徐峥,网上悠悠众口也说徐峥吃相难看,但他就是个打破传统标准的人。而现在深究的是《囧妈》这部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东西。里面也有谈到对于标准这一词汇的诸多见解。
在电影中,徐伊万的妈妈总是想要控制自己的儿子,小到吃什么喝什么大到什么时候要孩字,都想儿子按照自己的理想状态去发展。其中很有意思的一幕就是他妈妈总是要往他的嘴里塞小番茄。徐伊万的反抗方式是从车窗把小番茄扔掉,他没告诉妈妈,如果他告诉妈妈,也是没用的,他妈妈依旧会这么做。还有一幕,徐伊万在火车外面冻了一夜,到车厢里,妈妈问他要不要喝粥?他回答不喝,但是妈妈根本没听。徐伊万就说:“我刚才跟你说的我不喝,你听到了吗,如果你每次问我喝不喝的时候,我回答不喝,然而你的心里又认定了我一定要喝的话,你又何必问我喝不喝呢?”这些细节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心,他们试着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没几个父母能听得进去,最后就演变成像电影里徐伊万那样偷偷甚至光明正大的用行为反抗,不再跟父母加以解释,只来一句“你别管我!”得到的就是电影中徐伊万妈妈的说辞:“我是你妈,我不管你谁管你。”甚至愈演愈烈,最后变成父母口中的不孝子,对你好你也不知道。
“我是活生生的人啊,我不是你养的宠物狗”徐伊万道出了心声。而对于他的爱情,何尝不是像他妈对他一样,他以自己的标准束缚着自己的妻子张璐。张璐在电影开头的时候就对徐伊万说过:“我告诉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这个台灯。从它进家门第一天起,我就觉得它长得很做作。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问题,你心里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徐伊万一直在反抗着他妈的控制,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同样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子。
而这个例子则是我开头讲的,“以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标准,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完成这个标准”。当然这句话里还要有更多的例子,比如,父母口中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多优秀多优秀,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像别人的孩子一样优秀。于是,经常叼扰着对孩子说,你怎么就不能像那个谁的孩子一样好怎么怎么。孩子一有什么做错,就开始批评,骂得狗血淋头。可孩子心里实在委屈,你既然说我做错了,那为什么不告诉我怎么做会更好,只怕你自己也不懂。其实,这个现象用一句话就可概括:以他人标准为标准,只因自己心中没标准。有些家长宁可相信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再加上自己几十年岁月沉淀的信念,也不愿相信受到多少年现代义务教育孩子的一席话,哪怕这个孩子已经读到大学即将步入社会的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很显然,这个价值观是跟家长们是有冲突的。
家长们的价值观的形成复杂,累积时间也足够长,所以,不是一句话可以撼动的,毕竟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权威,生活上、家庭上的权威。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有个名词——功能性文盲。
在《圆桌派》中有一期的主题是讲关于看书,有人提到一个名词叫做:功能性文盲。指的是有的人,到一定年纪很难再接受新的事物和思想了,那么他读的所有书都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看书的时候会有类似于“你看,果然不出我所料。”的想法。并且在生活中只要跟他相左的,他都视为异端。也就是说,你总会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所以人要在年轻的时候,要多看多学。这也就解释了家长们为什么固执己见,哪怕是给他们灌输新思想也很难一时之间接受。所谓学到老活到老,也只是粗枝末叶的学习知识,对于真正的思想难以撼动。你能说他们坚持的就无道理吗?你也佐证不了。
从标准讲到价值观,你不难发现,我讲的是同一件事情。我看到有朋友说,她就因为是姐姐凭什么就要处处忍让弟弟,凭什么委屈都是她独自承担。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真正承受了才知道感受,外人很难感同身受,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还有朋友讲道,家里格外的重男轻女,“她的四个姐妹,不仅得不到更多受教育的机会,还只能囿于传统观念所要求的、早早踏入嫁人生子的人生轨迹中,成为与父权一起欺侮她的帮凶”,这说的就是不少人中,看重男丁的标准。
现在的年轻人除了面对社会逐步累加的压力,仍要与相悖于自己的价值观摩擦,可年轻人们却是一边倒的,因为他们反抗越激烈,来自道德标准的绑架就让他们无力。
笔者我见识浅薄,我写的不知对错,写的也不是反对父母反对长辈,更不是反对传统,但这一席话,希望可以给你们留下思考的种子。
毕竟,对于活在标准里的人,你我皆是。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