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普通读者
想为“心灵鸡汤”说两句话,可能会有点儿风险。“心灵鸡汤”我早都不喝了,但对它们还是颇为感念的。
一
从2013年开始,因为工作原因,我在全国各地很多所学校做了上百场演讲,主题是“阅读与成长”。这个主题乍一听高大上,但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嘴上说阅读如何如何好,不论学校、老师、家长还是学生,大家其实更想听的,还是高考语文如何得高分。
他们期待着,我在演讲中提供一种更实际的关联——阅读和人生成功有必然的联系——一种扯淡的成功学逻辑。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考虑拿起一本有趣的书。
为了演讲效果,好看的场面和实在的阅读推广,需要在这种功利十足的逻辑中,凸显阅读的“种种好处”,用好处劝大家读书。为此,我得准备足够多的故事。胜利最终属于那个会讲故事的人。
其中,我用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演讲的时候使得异常顺手。
2000年,是我高中的第5年,又在备战高考。我在自己的文章里描述过那个时候的状况:
这是我第N次准备高考:补习班班主任以用了多年的鸡血口号开道,新同学很亢奋。我当时有点要认命了,但心里总有些不甘。一切按部就班,时间过得急躁而缓慢。我的成绩不好不坏,可是状态极差。
这年2月,我按时从报刊亭买到最新的一期《读者》——2000年第3期。这是我读这本杂志的第8个年头,这本曾经陪伴过很多人成长的杂志,后来被称作“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当时,它被当作“心灵鸡汤”的集散地。
后来,有人笑话过我,说你竟然是读《读者》长大的。我很奇怪,一个小镇青年,没有网络,家里没有阅读习惯,《读者》《南方周末》是他们有限的书籍之外最好的读物。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三观”都受这些报章杂志的影响。
这期《读者》里,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开头写着:
俞敏洪站在垃圾桶上。
寒冷的风从近千人的头上吹过……他大声讲着,也可是说是大声喊叫着,重复着一个哲人的话语:“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
我是被这句话打动的。
用今天的标准看,这是一篇有明显“鸡汤”味的文章,只是,这句话直接砸到了我5年高中生涯绝望的外壳上。文章讲的是新东方的“中国合伙人”创业成功的事。它具备“鸡汤”文的基本要素,讲述成功者的励志故事,文章里包含很多“鸡血块”,让人一嚼就激动,它的文章逻辑沿着卑微——努力——挫折——不屈——坚持——成功的基本脉络发展。会有意无意忽略个人努力中的无限艰辛和无奈,忽略机遇和运气对个人生命走向无情地玩弄。
尽量不纠缠细节,只为读者提供能激荡他们情绪和心智的内容。
没有网络的时代,我第一次知道,北京有个叫新东方的英语学校。我知道了俞敏洪、王强和徐小平的名字,知道了他们从默默无闻到与新东方一同崛起的故事,也在记住了这样几句话:
目标——一刻的卓识值得一生的努力
命运——未来属于那些坚信他们美好梦想的人
毅力——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辛勤的工作
远见——先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做
那段时间,我确信我每天都在念叨这几句话,并把它们抄到我的所有课本和资料上,睁眼就能看到它们。
当时,我跟所有意志软弱的人一样,很难为一个目标付出长久的努力。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我自觉地把自己归到比较愚笨的那个人群中,是一个在不断复读的差生,妄想考上大学;目标和远见这种东西,跟我不熟,毅力缺货,任由命运摆弄。没错,这就是我当时的情况。
没想追究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么一篇看似普通的文章,突然让我很冲动,有些挣扎。我开始不切实际地奢望目标和远见,期冀有所谓的命运会眷顾我。我是像念咒一样,念叨着这几句话参加完这年的高考。
二
这年9月,5年的高中生活结束,我考上一所三流大学。学会上网,开始大量地读书,《读者》反倒读得少了,它似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把一个小镇青年送到阅读的大门口,然后拂袖离开。
一年半以后,我从朋友那里听到一段略带嘈杂的、含混不清的音频,据说那是一个新东方的英语老师的讲课音频实录。如果朋友不再三强调,这是一位有点传奇色彩的新东方英语老师的音频,我大概不会耐下性子听下去的,多听了几句,竟然听进去了很多。他的这些话,后来有人整理出来,叫“老罗语录”。
我告诉听众,我大概是在倦怠和绝望的边缘,被这篇“鸡汤”文拽住的。充满绝望和无奈的时候,突然有新东方那么激动人心的一个故事摆在面前,这一刻,我才不管这篇文章是不是一碗“心灵鸡汤”,如果我当时就是在沙漠里,一碗汤、一碗水,都能给我希望。
更重要的是,阅读这个动作,给我带来改变。我在这本杂志里遇到过不少“鸡汤”,但同样也遇到了很多好书和另外一些牛人对世界的看法,我后来的很多阅读,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对于一个小镇青年来说,这个很重要。如果说,阅读对人生有什么强力的推动,那么,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了。阅读给人一个机会,让他可以触碰另一个世界的边缘,充满渴望。
十几年后,我还会不断提起这篇文章,也还记得这期杂志的责任编辑的名字,他现在是我的上司。我曾跟他聊起这篇文章,他还记得这篇文章的内容,但显然,他不了解这篇文章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三
这个故事,我给一个朋友讲过。他听过后,谨慎地表示不以为然。他说:你的人生转折,竟然是因为一篇廉价的“鸡汤”文。
一篇“鸡汤”文,一个励志的故事,“鸡汤”腔调十足的写法,但是,怎么就廉价了呢?讨厌“心灵鸡汤”和“反心灵鸡汤”的人,站在真实、逻辑、理性的大门口,在审视如今泛滥的“鸡汤”甚至是“毒鸡汤”,他们会冷静又充满鄙夷地分析,到底是些什么人每天沉醉在“鸡汤”中不能自拔,然后感叹,这些人在用一些不真实的内容麻醉和欺骗自己。
我经历过这个阶段,走过了青春期,我是带着鄙夷告别“心灵鸡汤”的。因为太熟悉这种套路,乍见于丹之流的人生导师,就有自然的抵触。开始读整本书之后,从一本书里深入到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自然能知道人生的纠结和人性的复杂。
我跟自己的学生说过,从小学课本开始,大家都是在读一些汇集起来的“文摘”,跟读一本杂志是一样的。如果一直这样读下去,从来不接触整本书的阅读,你们永远都不能理解一个完整的人和完整的世界。不能妄图从一篇几千字的文章中了解一个人的一生。
我也曾尝试着告诉自己的学生,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你们不能泡在一碗看似简单、温馨的“鸡汤”里,梦想人生的辉煌,你们要有面对残酷的勇气。可是,每次这样看似苦口婆心地劝诫时,我总会心虚,因为我也有过十五六岁的时候,那时,我们最缺乏的恰好就是勇气和耐心。
一个扛过大风浪的英雄,风雪夜,在一家农户的屋檐下,只因为听到农夫夫妇絮叨明天的柴火和稀粥,内心的坚定都会土崩瓦解。
说回到我因为“鸡汤”文知道的新东方英语老师罗永浩。他在演讲中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浪迹江湖多年后,为了每年50万的年薪,他发愿要学好英语,去新东方当老师。他把自己关在一间斗室中背单词、做考试题。随身的除了英语书,就是称斤买来的一大堆“心灵鸡汤”励志故事。
这种故事,从20世纪80年代,由落魄的哈佛大学毕业生杰克·坎菲尔德创作出来之后,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个缝隙,无法摆脱。罗永浩说,每天背单词、做题,是件残酷甚至惨无人道的事情,每次到了他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那堆若干斤的“心灵鸡汤”书里,总会跳出几句话和几个故事,让他充满鸡血,继续拼命。
这是真正的现实,一个喊着“彪悍的人生不用解释”的胖子,靠着“鸡汤”麻醉和钞票诱惑,硬生生从一个投机倒把分子变成新东方的金牌教师。那年月,他已经是一个老江湖了,人生危局面前,毅然端起一碗鸡汤。
以老罗的性格,他是不会事后感谢这些“鸡汤”的,这大概是一种很靠谱的人生态度:承认自己有软弱的地方,承认软弱的时候,需要激发和麻醉,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跟罗永浩相比,我虽然很敬佩那些绝不靠“鸡汤”,就能坚定地在残酷世界活下去的人,但我更欣赏老罗的态度。疼的时候,忍得住刮骨疗伤的都是的大神,但我绝对尊重需要一点儿麻药才能扛过去的普通人。
想起来,我真是需要认真感谢一下,在我还很毛躁的时候,安慰和激励过我的那些“心灵鸡汤”。这是一种普通人正常的心态,疼了,找药,缓过劲了,不能拿药当饭吃。毕竟,还有那么多可以读的书,每一个人灵魂都能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震撼。
前两天,还有人跟我吐槽,说《读者》这种“心灵鸡汤”如何如何,云云。我很鄙夷地告诉他,你有多久没看过这本杂志了,我们早都不怎么提供“心灵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