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壮为钱愁眉不展的时候,欠打媳妇儿却在为自家妹子如何接近高成龙而费尽心机。
接下来的几天,她有事没事就带表妹外出逛村。见人就说这是自家妹子,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没对象。
村里几个娶不上老婆的单身汉,听说欠打家来了个漂亮姑娘,纷纷上门来打听情况,看看能不能通过欠打走个后门,为自己弄个老婆回家过幸福生活。
但欠打媳妇儿一个也看不上,说他们又老又懒,还长得不怎么样。每次那些男人上门来看漂亮姑娘,欠打媳妇儿就把妹子推进房间藏起来。
一些上门没看见姑娘的人,对湘妹子说:“你说了不算,叫她自己出来看。”
湘妹子说:“你连我这一关都过不了,就别想过她那一关了。”
单身汉们没法子,只好叹着气走了。
这天晚饭过后,湘妹子又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家孩子和妹子外出散步。这回她没去别的地方晃悠,而是直接把自家妹子带到高成龙门前那条道路走了又走。她本莱想给两人制造一个偶遇的机会,但两人却连高成龙的影儿都没见着。
她原想进屋里看看,但又不敢这么贸然行事。特别是见识过高成龙的强硬态度之后,她不想再做毫无准备的无效推荐。
转了几圈没看见人,她就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但是停下来一想,她又不甘心这么无功而返。想来想去,她就晃去了高成龙的邻居王叔那里。
此时,王叔一家正在吃饭。
她走进去往桌上一看,开口就夸他们家伙食好棒。
王叔谦虚地说:“我们也就是偶尔开一次荤,大部分日子都是吃糠咽菜。”
“王叔真会说笑,”湘妹子说,“高家庄就找不出一户像你这么富裕的家庭。”
其实,王叔家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她说的那样。只是比一般的家庭稍微好一点,但也不是湘妹子说的那种土豪家庭。
王叔听她讲这话,就知道她有事找自己,于是就说:“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她嘿嘿一笑,问道:“你最近去高婶家串门了吗?“
“我一个大男人去她家串什么门?”
湘妹子这才想起高妈是寡妇,男人的确不适合经常上门瞎晃悠。
一想到这层意思,她就转向王妈问:“婶,你最近去找高婶聊天了吗?”
王婶平常有个头疼脑热,免不了要找高妈帮忙刮刮痧。除此之外,她也甚少过去闲聊。但这几天,她却一反常态,吃了饭就往那边跑。
这么一来,收拾碗筷的活就全落到王叔身上。有一回,他拉住王婶问:“你怎么老往那边跑?”
她说:“高成龙的外婆来了,想找我解解闷。”
湘妹子一问完,王婶就直言不讳地说:“我这段时间经常往那边跑。”
“你看见高成龙了吗?”湘妹子迫切地问。
栋梁中学的老师听说高成龙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些天都抢着为他搞庆祝。湘妹子向王婶打听他的情况时,他正坐在原先的班主任家里,接受他衷心的祝福。
王婶对湘妹子说:“他出去好几天了,直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你知道他去哪儿了吗?”湘妹子问。
“不太清楚,“王婶想了想,又说,“听说去老师那里了。”
湘妹子又问:“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不知道,他妈没告诉我。”
王婶说完,就问她找高成龙什么事。
她呵呵一笑,说:“没事,我就是随口问问。”
然后,她就带着妹子怏怏不乐地走了。
王婶觉得她有点奇怪,问王叔:“我怎么感觉彩虹今天有点不对劲呢?“
“怎么不对劲了?”
“她打听高成龙在不在家干什么呢?”
“别人不是说了随口问问吗?”
“我看不是。”王婶撇嘴说。
“那是什么?”
王婶一想,就说:“我也说不上,但我感觉她一定有事。”
吃过饭后,王婶去了高成龙家里。那时候高妈正在洗澡,她就去找高成龙的外婆聊天。
她问老外婆:“他婆,你知道高成龙什么时候回来吗?”
老外婆闲不住,一来家里就把高妈所有的衣裤从箱底翻了出来。不管是好的或是坏的,全都拿出来补了一遍。王婶问她话的时候,她正在补一张被老鼠咬破的床单,根本没听见王婶说什么。
她把耳朵凑到王婶面前,问:“你刚才说什么?”
“高成龙什么时候回来?”王婶提高声音问。
“我不知道呀,他没告诉我。”
得知她不知道,王婶就不说话了。没一会儿,高妈洗完澡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么早就过来了?”高妈问。
“是的,我想早点过来找老太太聊聊。”
高妈看了看正埋头补衣服的老妈子,对她说:“最近我老妈耳朵有点背,你说话得大声点,她才能听见。”
“难怪我刚才问她外孙什么时候回来,她竟然没听见。”
“那小子出去的时候也没说要在外面呆多久,我们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
说完,她问王婶:“你为什么突然关心他什么时候回来?”
于是,王婶就把湘妹子来找自己的事跟她一说。
“欠打媳妇儿上你家去了?”
“嗯,她刚走一会。”
“她去你家就打听成龙的事?”
“是的,”王婶说,“她还带了一个漂亮妹子。”
“漂亮妹子?”高妈一惊,“那妹子是她什么人?”
“我没问,但是看起来应该像姐妹。”
高妈虽然没见过那妹子,但她在水井洗衣服的时候,也听见一些村民说欠打家来了一个漂亮姑娘。
她心想:莫非那姑娘就是她要介绍给儿子的妹子?
这么想着,她突然打了个寒战。
王婶问她怎么了。
“没什么,我突然感觉有点冷。”
老太太听她说冷,忙把刚补好的床单披到她身上。
高妈笑道:“关键时刻,我妈不聋了。”
几天后,一张令高家庄沸腾的大学通知书从遥远的北方飞到了高家庄。
通知书下来那天,正好是赶集日。高成龙和他妈在市场卖鱼,家里只有老外婆一人。负责派送通知书的工作人员进村问了好些人,才勉强找到他们家门口。
他看着用木板建成的房子愣了好一会,才走进去问:“高状元在家吗?”
老太太听见状元,赶紧站起来问:“我外孙中状元了。”
“是的,老太太。”工作人员说话的同时,把大学通知书递了上去。
老太太不识字,问他是什么大学。于是,工作人员就把信封上的信息给她念了一遍。
虽然最后她知道高成龙考上了大学,却不知道那是什么级别的大学。
工作人员告诉她:“你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大学,只要知道是国内最好的大学就行了。”
“最好的大学?”
“是的,“工作人员强调说,“你外孙上的是国内一流的大学。”
老太太一高兴,就倒地上了。工作人员吓得不轻,喊了半天也没把她叫醒。紧急时刻,他只好跑去隔壁叫邻居帮忙。
王叔赶紧叫万元户把她送去了医院。
晚上,一家三口从镇上回来。高成龙刚进屋,村干部就拿着通知书追了进来。
还没把通知书递上去,他就先向高成龙说了一番祝贺之词。
高成龙问:”通知书怎么到你那里了呢?”
“邮递员让我转交给你。”
高成龙迫不及待拆开袋子一看,不禁大声喊道:“考上了,考上了。”
正在一边忙活的高妈听见“考上了”,赶紧跑过来问:“考上哪个大学了?”
“北方大学。“
高妈不知道北方大学是什么等级的学校,于是问他:“那大学是什么来头?毕业出来干什么工作?”
“培养科学家的高等学府,一毕业就研究天文地理。”
“科学家?”高妈嘀咕道,“我儿子未来要做科学家?”
“是的,我未来就是研究宇宙的科学家。”
“是不是很厉害的人?”高妈不知道研究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就以厉害作为衡量一个人优秀的标准。
“当然了。”高成龙笑道,“成绩好的话,未来还可以去国外深造呢。”
“我儿子要出国?”
高妈高兴得不行,拉着儿子看了又看,然后说:“我儿子终于有出息了。”
话一说完,她就抹起了眼泪,说她这辈子就算累死也值了。
高成龙赶紧制止道:“我现在还没去学校报到呢,你怎么能说死呢。”
村干部也说她不该说这么晦气的话,而是让她再坚持几年,等高成龙毕业就可以出去享福了。
高成龙也说:“是的,我叔说得对。再等几年,我就接你出去生活。”
“我都这把骨头了,还能去哪里?只要你在外面开心就行,妈就呆在家里守老房子。”
“这样哪成呢?”高成龙说,“我现在就你一个亲人。你不跟我住一起,生病了谁理?”
“这话我赞同,”村干部说,“家里儿子有出息了,当妈的应该跟着享福才是。”
接着,他又说了一大堆苦尽甘来的话。让她再坚持几年就可以洗脚上岸,等着高成龙接她到国外享福。
“现在提那事还早呢。”
她沉思一会,突然又皱起眉来。村干部问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让她说出来大家商量一下。
“孩子考上大学是好事,可是我还不知道学费在哪儿呢。”
“学费不是问题,你先凑一点。余下部分,我们再帮你想办法。”
听村干部这么说,她才松了口气。
晚上吃完饭,母子俩就坐在桌前计算了一下大学的费用。高妈把家底儿跟儿子一说,就问他还差多少学费。
高成龙根据招生简章上的信息核算了一下,家里的存款离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差了一大截。于是他就跟老妈说了实话,又说这段时间可以把鱼卖掉一部分,这样也差不了多少钱了。
接下来的几个赶集日,母子俩人就把鱼捞上来拉到镇上售卖。值得庆幸的是,那几天他们运气异常的好。每次把鱼拉到市场,没费多少工夫,盆子里的鱼就销售一空了,而且所有顾客都不讨价还价。
后来,有人说是老天爷不忍心看他们为学费的事伤脑筋。临近开学的时候,有关学费的问题就差不多解决了。
这天,村干部上门来问高妈:“孩子的学费还差多少?”
“差不多了,“高妈说,“我们再卖几回鱼,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这么快就筹够学费了?”村干部有点难以置信。
“是的。”高妈说,“自从孩子收到入学通知书以后,我们每个赶集日都去镇上卖鱼。一到市场,顾客都抢着买我们的鱼,而且都不跟我们讨价还价。”
“这么会这样呢?”村干部对这种现象有点摸不着头脑。
据他所知,只要在镇上买东西的人,从来就没有不讲价的人。部分人不但讲价,而且杀价还非常狠。像高妈说的这种情况,他活了几十岁也没见过一回。
他问高妈:“跟你买鱼的人都是什么人?”
“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高妈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个头和长相都跟我们差不多,一看就和我们一样在家务农。”
“这就奇怪了,平民百姓买菜都不讲价了?”
接着他又问:“你们的鱼卖多少钱一斤?”
“三块钱。”
三块钱一斤鱼在当时不算便宜。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卖二块五一斤或二块八一斤。高妈早前也是按这个价格出售,但她现在要挣钱给儿子上大学,所以就把价格稍微提高了一点。
她原以为顾客会跟她讲价,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每回她把鱼盆往市场上一放,顾客就源源不断。
鱼行里除了她家之外,还有不少卖鱼的农户。大家看见她生意火爆,都以为她便宜大甩卖。于是大家都过来打听行情,得知她卖的价格比自己定的价位还高,心里一下就不平衡了。
旁边一位卖主对她们的火爆场面非常有意见,让他们赶紧挪个地方。但高妈不愿意,说自己孤儿寡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摊位,无论如何也要把鱼卖完再走。
但那人很不讲理,不管她同不同意,就叫人把她的鱼盆子挪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高妈虽然很生气,但是为了少惹麻烦,只好接受那人的“安排”。
她以为换了个偏僻的地方,生意就会一落千丈。但是奇迹再次发生了,母子俩刚在鱼盆旁边坐下,又涌来一群结伴买鱼的人。那些人连价钱都不问,就要求过称。走之前,有些顾客还说下次再来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