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我不好,这个不好是谁的标准呢?
当我还是小孩子时,我会觉得自己不好吗?起初一定不是,后来慢慢的通过别人的描述,我在内心给自己画了自画像,一个完美的孩子,这个孩子渐渐生根,成为我不断追逐的对象,而我永远追不到。
当情绪来袭,自己无力应对时,这个形象格外清晰,挫败、沮丧、无力袭来,我被淹没。被淹没的真是我吗?还是只是我的自恋呢?可能是自恋,因为破碎的不是真实的我,而是我的想象。那就破碎吧,它的破碎,才会呈现真实的我,真实的我不正是我一直在找寻的吗?她对于我很陌生,但我会练习如何与她相处的。
接纳真实的我自己,问问当下最在乎的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非暴力沟通》中说:自责是因为我的行为没有我的需求,那么,我需要停下来看看,如何满足我的需求?而不是如何满足我的自恋,看着自恋一次又一次灭亡,也是我的功课。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样是我的功课。前者去觉察,后者去行动。
看到一次完美的画像,修改一次,让原本的自己得以呈现。即使在别人眼中不那么好,又怎么样,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这条漫长的路,我会好好陪伴自己,一直走下去。掉坑就掉坑,看看风景,继续往上爬!继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