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文化课是我们的主要学科,其他体育、音乐之类的课排得很少,还经常会被文化课莫名替换。
所以,同学们对每周仅有的那么几节非文化课都非常期待,那是少有的放松机会。即使课表上明确写着这节该是什么课了,我们也会在课前盼着进入教室的,千万别是其他科的老师。尤其体育是室外课,遇到差天气,文化课老师就更有理由来替课了。
高一的冬天,有一次,已经持续下了一夜的大雪,地上积了厚厚的雪层,时间掠过中午,到了上课时间,我们已经完全放弃了上体育课的念想,只是不知道走进教室的会是语数英,还是物化生的老师。
学生的幸福要求就是那么低——当体育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竟然欢呼起来。
体育老师是个年轻帅哥,刚结婚。做事说话很干脆。可能也有年轻人的冲动吧。
“咱们上室内课,还是室外课?”老师看着欢呼雀跃的我们,估计也没想到他自己会这么受欢迎,他看着窗外依然飞舞着的雪花,对我们说。
“室外!”全班异口同声的回应。
“室外的话,我们踢足球,全班分两队。体委带队,热热身,我去教研室取个足球。出教学楼不要发出声音。”他大手一挥,把教室按座位,左右分成两队。
我们静悄悄的带着内心的狂吼,涌着澎湃的激情,奔向操场。
漫天的雪花依旧纷纷扬扬,与三分钟前的心情相比,我们此刻实在是太爱这飞舞着的洁白的雪精灵了。
很快热完身,其实体委也没怎么带队热身,因为我们来到操场就已经开始玩雪撒欢了。
操场上除了我们班的同学,就只剩下空中飞的雪和地上积的雪。
足球来了。
50人,两队,一个足球,没有裁判。
对于我们来讲,此前班里仅有几个人玩过足球,但绝不超过5人。但是那节课,全班同学无一例外的喜欢上那颗足球,全力追逐。也没什么配合,甚至连队友是谁都不知道,总之看见球在哪里就追过去,只是,球会被早先到的同学一脚又踢出去,于是,大家又转头奔向另一个方向。
积雪很厚,大家都跑不快,跑起来很费力,球也踢不远。但是所有人,都拼命跑,拼命追,也不怕摔跤,厚厚的雪像一层厚厚的垫子,摔上去,软绵绵的,也许还有人会故意把自己狠狠的摔到雪地上去。
进个球,全班欢呼,那时候好像全班都是一个队的,反正看见门就往里踢,即使是个乌龙,管他呢。
四十多分钟一节课,过得飞快。全场结束,至少一半同学没碰到球,只是跟着跑了。但是这不影响他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下课时,飞扬的雪花下,每个人脸和头上都蒸腾着热气。
高中时期太缺少这样放纵的机会。如今回顾成就感依然爆棚。
感谢老师!我怀念那场雪和雪里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