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认为,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于是,只要是儿子放假,就兴冲冲的做攻略、订酒店,迫不及待的想带儿子出去见识世界,老公说我是打着带孩看世界的旗号满足自己的旅游心。哈哈,好吧我承认,从小就羡慕那些背上背包、说走就走的行者,那份洒脱、那份自由是你我所不能企及的。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好几次计划好的旅行都因为工作或家庭琐事成了牵绊,地点一变再变,从上海,天津,黄山,最后成了自驾爬泰山。
这是第一次爬泰山。以前对于泰山的印象,只不过停留在学生时代的那篇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中想象泰山得是多么的雄伟壮观才会让世人有这样的感叹。
来到景区门口,买好门票,从红门宫进入。周边已经比较商业化了,到处是卖旅游产品的,爷俩买好了拐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过了万仙楼,算是真正进入爬泰山的主线了。一路上儿子蹦蹦跳跳,开心的很,早把要写日记、要细致观察的事情抛在九霄云外了。沿途有不少牌坊和碑石刻字,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正如李健吾先生写得: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一路上,走走停停,途中遇见了有还在襁褓里的孩童,由爸爸或妈妈背着一步一个台阶往前走,儿子说像袋鼠妈妈一样。也有好多比儿子还小的孩子,自己勇敢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着。还有耄耋之至白发苍苍的老人,登山热情却丝毫不减,兴致勃勃,步伐稳健的往前走着。快到中天门的时候,遇见了两个挑山工,我一下子记起来学过的课文中还有篇冯骥才先生的《挑山工》。他们挑着近百斤重的大米,“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确实,先生描写的情景和我看到的是一致的。
经过壶天阁,发现有两棵古树是从城楼长出来的。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趁着他爹打电话休息的空,我们娘俩一下子超越过去,一口气走到了中天门,算是到了中点站了。腿酸得不行,拽着儿子休息吃东西去。休憩期间,极目四周,山峰连绵起伏,山势宏大。
从中天门下来,一路平坦,称“快活三里”,儿子高兴的说,再有几个“快活三里”就好了!快活三里在中天门北,又名快活山。登山至此,忽逢坦途,青山四围,下临绝涧,气爽景幽。南侧有名泉,武中奇题“玉液泉”,水甚甘冽,《泰山药物志》将其列为泰山十二大名药之一。
再往前走,山势深遂,遥见一座石桥──云步桥,横跨山涧。桥下水花四溅,如珠似玉。跨过云步桥瀑布,便来到了五松亭。据《史记》记载,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登泰山到此,不巧天降暴雨,他在这松树下避雨,因“护架”有功,后来便封五棵松树为“五大夫松”,故名五松亭。走过五松亭,有一巨松,枝干外伸,仿佛是一个人的手臂,随风飘摇,向我们招手致意,故得名泰山迎客松,又叫望人松。再往前走,眼前就是对松山了。登上路旁对松亭远眺,只见奇峰对峙,松挂绝壁,白云缭绕在丛翠叠嶂之间,有如画家笔下的瑶池仙境,使人“心荡松谷,不知自我”了。
攀上对松山,便到了泰山最艰险的地方─十八盘。终于来到了十八盘的起点。泰山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坊址东为大龙峪,雨季众水归峡,飞泉若泻。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级台阶。“紧十八”西崖有巨岩悬空, 侧影似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
望着这天梯高悬的十八盘,我的头都大了,没办法,在儿子面前要做好榜样,一步一步往上走吧。快到南天门的时候,石阶骤陡,只能往前走不能往下看。使劲拽着旁边的铁栏杆,好几次走不动了就靠它来支撑。“迂回十八盘,举步上青山”,真是形象得很啊!迎面好多看完日出下山的游客,好几次不得不小心翼翼,越过坐在台阶上休息的人群,向着南天门走去。
来到南天门前,一堵红色的城墙呈现眼前。南天门始建于明代,已有数百年历史。门上有“南天门”题匾,两边对联:“门关九霄仰步三天胜蹟;阶穿万级俯瞰千嶂奇观。”穿过南天门,歩入天街拾级而上,沿途店铺林立,一路上观赏摩崖题刻,字体或遒劲有力,或酣畅淋漓。坐在天街周边的围墙上,此时泰山景色尽收眼底。细细欣赏,“呈现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却像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的长轴,从下面倒展开来”。泰山比起已经到过的华山、庐山等,确实气势宏大,别具一格。
在山顶上玩了半天,到了瞻鲁台、碧霞祠、玉皇顶,在五岳之尊的石刻前留影,至此泰山之行算是圆满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了保护膝盖,再加上已经精疲力尽了,下山果断选择缆车+汽车。从缆车往下看,整个泰山就是一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到了中天门换乘大巴,一路上,山路曲折,山势险峻,盘山路两旁依旧青山绿水,凉风习习。一路到山底,狂补能量去!